一种智能防漏电的充电宝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44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平面412压在承压平台21上方从而将上壳2紧紧压在所述下壳3上。当需要上壳2和下壳3分离,打开外壳的时候,只需要转动转动杆4,使得施压头41不压在承压平台21的上即可。
[0023]本装置中的观察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封盖5配和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封盖5安装至观察孔中。封盖5内设置的转动头6就是专门用来驱动转动杆4转的的。本装置安装好之后,转动头6的杆体61插入圆孔44中,凸块611和凹槽43互相配合。这样,转动头6就一直处于准备工作状态,随时能够转动转动杆4。
[0024]当充电宝工作的时候,其内部的内置电芯I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为外壳的上壳2和下壳3封住了气流的流通,所以外壳表面会升温。当过长时间使用之后,其内部温度会过高,这样会损坏充电宝,此时就需要及时的散热。为了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只需要打开外壳,将上壳2和下壳3分离即可。
[0025]内置电芯I工作之后产生的大量热量,会传导至散热板11从而散热。但是散热板11的散热能力是有限的,当内置电芯I长时间持续工作之后,其产生的热量过多,散热板11无法及时散热,这样散热板11温度就会过高。集热块12能够吸收散热板11上的热量,并传导至金属顶杆13处。因此设置在集热块12上的金属导杆13就会受热膨胀。金属导杆13顶在挡板63上,当其线性膨胀之后,就会使得挡板63发生位移,从而使得转动头6发生转动。当转动头6转动之后,也会带动转动杆4转动,从而使得施压平面412就不再施加压力在所述承压平台21上了。这样,上壳2就能够离开下壳3,两者互相分离,从而使得外壳内部和外部空气互相流通,从而提高散热能力。
[0026]为了更加优秀的效果,金属导杆13的材料选择铜为最佳。因为铜的成本低而且线性膨胀率优秀,这样吸热膨胀效果佳。
[0027]当本装置的上壳2和下壳3互相分离的时候,就表明工作时间太长,充电宝内部的温度太高了,需要散热。此时,使用者应该停止使用充电宝,并对充电宝进行散热。
[0028]本装置中设置了导向弧面411和斜边,当上壳2被下压的时候,在两者的配合之下,转动杆4能够发生转动,从而减少了上壳2的阻碍。方便将上壳2和下壳3安装在一起。
[0029]本装置中下壳3的侧壁上设置了凸边,这样该侧壁就是具有一个台阶,呈外高里低的形状。上壳2的侧壁配合下壳3的侧壁,呈外低里高的状态,这样设置,当上壳2和下壳3安装好之后,两者之间就不会发生水平位移了,从而保证了外壳整体的美观。并且也能够保证外壳内部的零部件其位置能够固定部件,不会收到影响。
[0030]指示灯22能够指示本装置中的内置电芯I的工作状态。
[0031]本装置设置的橡胶密封块7除了具有防尘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将通孔以及通孔内的零部件隐藏,放置儿童意外转动转动头6,从而打开外壳。因为市场上所有的充电宝内置电芯,对儿童来说都是不能够当玩具使用的,否则就会出现意外事故。
[0032]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在充电宝内置电芯温度过高的时候,自动的将上壳和下壳分离,从而帮助充电宝散热,能够很好的保护充电宝,防止发生因为高温而导致的爆炸事故,提高充电宝的质量,保护使用者。
【主权项】
1.一种智能防漏电的充电宝,包括外壳和内置电芯(I),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2)和下壳(3),所述下壳(3)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螺纹连接有封盖(5),所述封盖(5)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设置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6)包括杆体¢1)且该杆体¢1)端部设置有凸块¢11),所述上壳(2)设置有承压平台(21),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立柱(31),所述立柱(31)转动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顶端设置有施压头(41),所述施压头(41)底部设置有施压平面(412),所述施压平面(412)压在所述承压平台(21)上方从而将所述上壳(2)紧紧压在所述下壳(3)上,所述转动杆(4)上位于其转动中轴(45)下方设置有凸台(42),所述凸台(42)上设置有圆孔(44),所述圆孔(44)上设置有和所述凸块(611)相配合的凹槽(43),所述杆体(61)插入所述圆孔(44)中且两者互相配合工作从而驱动所述转动杆(4)发生转动,所述转动头¢)的端部设置有一字形槽(62)且该一字形槽(62)和螺丝刀配合转动所述转动头(6),所述杆体(61)上设置有挡板(63),所述内置电芯(I)外设置有散热板(11),所述散热板(11)连接有集热块(12),所述集热块(12)上设置有金属顶杆(13),所述金属顶杆(13)顶在所述挡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漏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头顶部设置有导向弧面(411),所述承压平台(21)的下方设置有斜边,所述斜边和所述导向弧面(411)配合工作从而转动转动杆(4)使得所述承压平台(21)安装到所述施压平面(412)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漏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外侧设置有指示灯(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漏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有限位台阶(51),所述限位台阶(51)单向限制所述转动头(6)移动离开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外设置有密封孔,所述密封孔连接所述一字形槽¢2)和外界大气,所述密封孔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块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漏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平台(21)上设置有橡胶垫(211),所述橡胶垫(211)承受所述施压头(41)的压力从而保护所述承压平台(21)提高其使用寿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漏电的充电宝,包括外壳和内置电芯,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下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内螺纹连接有封盖,封盖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活动设置有转动头,转动头包括杆体,上壳设置有承压平台,外壳内设置有立柱,立柱转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顶端设置有施压头,施压头底部设置有施压平面,施压平面压在承压平台上,转动杆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上设置有凹槽,杆体插入圆孔中,转动头的端部设置有一字形槽,杆体上设置有挡板,内置电芯外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连接有集热块,集热块上设置有金属顶杆,金属顶杆顶在挡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的将上壳和下壳分离,帮助散热。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4696734
【申请号】CN201520352494
【发明人】郑金元
【申请人】宁波奥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