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器的散热外壳及变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593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变换器的散热外壳及变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换器的散热外壳,包括主体、底板、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所述前盖板或所述后盖板上设有透气阀。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外壳,通过设置具有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的主体,将发热的功率器件贴合所述主体安装;在前盖板或后盖板上设置透气阀,从而能够将变换器内部的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有效导出到变换器外部,由此提升了变换器的整机散热性能。
【专利说明】
变换器的散热外壳及变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换器的散热外壳及具有所述散热外壳的变换器。
【背景技术】
[0002]交流/直流变换器的设计正日益朝着大功率、小尺寸的方向发展,功率密度更高而体积更小的交流/直流变换器倍受市场青睐。然而现有的交流/直流变换器,随着变换器内功率器件的集成密度提高,变换器整机的发热也愈加明显,变换器整机的散热性能亟待提尚O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换器的散热外壳,能够提升变换器的整机散热性能。
[0004]—种变换器的散热外壳,包括主体、底板、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主体包括承载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相对两端,所述承载板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承载板的同一端,且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承载板的相对两面;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承载板的同一端,且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承载板的相对两面;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上朝向所述承载板外部的一面均凸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底板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前盖板设于所述主体的前端,且靠近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一面;所述后盖板设于所述主体的后端,且靠近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一面。
[0005]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平行。
[000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在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
[0007]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
[0008]其中,所述前盖板或所述后盖板上还设有透气阀。
[0009]其中,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将所述散热外壳安装在供电设备上。
[0010]其中,所述前盖板上还设有端子孔。
[001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变换器的散热外壳,通过设置具有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的主体,将发热的功率器件贴合所述主体安装;在前盖板或后盖板上设置透气阀,从而能够将变换器内部的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有效导出到变换器外部,由此提升了变换器的整机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1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散热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散热外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变换器的散热外壳10包括主体11、底板14、安装支架13、前盖板15和后盖板12。散热外壳10内部安装有功率器件。本实施例的散热外壳10,不限于为交流/直流变换器的外壳,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变换器的外壳。
[0017]如图2所示,主体11包括一个承载板110,承载板110—边设有第一侧板111和第三侧板112,第一侧板111与第三侧板112分别位于承载板110的上下两面。承载板110另一边,即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三侧板112相对的一边设有第二侧板114和第四侧板113,第二侧板114与第四侧板113分别位于承载板110的上下两面。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14平行,第三侧板112与第四侧板113平行,主体11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14可以不平行,和/或第三侧板112与第四侧板113可以不平行。
[0018]承载板110上位于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14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一散热片115。第一散热片115包括多个散热齿,第一散热片115中的散热齿平行于第一侧板111或第二侧板114,且分布在承载板110上位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4之间的整个表面。第三侧板112和第四侧板113上朝向承载板110外部的一面均凸设有第二散热片116,第二散热片116包括多个散热齿,第二散热片116中的散热齿分别沿第三侧板112和第四侧板113的延伸方向分布在第三侧板112和第四侧板113的整个表面上。散热齿平行设置有利于主体11的一体化加工,而散热齿大面积分布更有利于散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115中的散热齿也可以不与第一侧板111或第二侧板114平行,和/或第一散热片115可以分布在承载板110上位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4之间的部分表面,和/或第二散热片116可以分布在第三侧板112和第四侧板113的部分表面。功率器件安装在承载板110上位于第三侧板112和第四侧板113之间的空间内。在组装时,功率器件上涂覆有散热膏,功率器件上涂覆散热膏的那一端被固定在承载板110上,由此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被直接、有效地导引至承载板110、第一散热片115以及第二散热片116上。
[0019]底板14固定在主体11的底部,底板14、承载板110、第三侧板112和第四侧板113围成一个安装功率器件的空间。底板14上设有安装支架13,安装支架13为横截面呈阶梯状的连接板,用于将散热外壳10连接安装至供电设备上。本实施例中,设有2个安装支架13。在他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3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和/或安装支架13为其他形状。
[°02°]前盖板15盖设于主体11的前端,且靠近承载板110上设有第三侧板112与第四侧板113的一面,即前盖板15位于承载板110上靠近第二散热片116这一面。前盖板15上开设有3个端子孔151,端子穿过端子孔151与其他外设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端子孔15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0021]后盖板12盖设于主体11的后端,且靠近承载板110上设有第三侧板112与第四侧板113的一面,即后盖板12位于承载板110上靠近第二散热片116这一面。后盖板12上设有透气阀121,透气阀121具有防水防尘透气的特性,起到平衡主体11的功率器件安装空间的内外压差与温度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气阀121可以安装于散热外壳10的其他位置,例如,安装于前盖板15上。
[002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变换器的散热外壳,通过设置具有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的主体,将发热的功率器件贴合所述主体安装;在前盖板或后盖板上设置透气阀,从而能够将变换器内部的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有效导出到变换器外部,由此提升了变换器的整机散热性能。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变换器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底板、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主体包括承载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相对两端,所述承载板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承载板的同一端,且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承载板的相对两面;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承载板的同一端,且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承载板的相对两面;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上朝向所述承载板外部的一面均凸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底板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前盖板设于所述主体的前端,且靠近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一面;所述后盖板设于所述主体的后端,且靠近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一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在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或所述后盖板上还设有透气阀。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将所述散热外壳安装在供电设备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上还设有端子孔。
【文档编号】H02M7/00GK205509870SQ201620269536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邓华新, 莫光铖, 李竹君
【申请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