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3200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气运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无触点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低压电气运行设备中的继电器都是采用继电器与散热器分离的方式,安装时用螺丝连接在一起,其整体一般都是用螺栓固定在电气柜上。这种安装方式比较烦琐,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散热不好,体积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散热好、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的固态继电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固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和散热器,继电器采用光电耦合电路,继电器与散热器采用导热胶粘接成一体;在散热器另一面连接有滑轨卡板。
继电器与散热器粘接后,连接得更紧密,其散热效果比螺丝连接的更好,因而可将继电器整体的体积做得更小,节省成本和安装空间。同时,采用滑轨安装方式使得继电器的安装十分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电炉加热控温系统、计算机外部接口以及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办公设备、消防保安等等。特别适用于要求抗震、防潮、防腐蚀、防爆等特殊环境中,对比传统的交流接触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将继电器1与散热器2用导热胶粘接在一起,成为一体。散热器2采用立体式散热,增大散热面积。散热器2的另一面连接有用于安装的滑轨卡板3,滑轨卡板3上有上、下两组挂钩,其中一组挂钩位于卡板内侧的滑板上,滑板穿接在卡板的弹簧杆上。卡板3是为配电柜中的45滑道设计的,安装时,将有弹性的挂钩搭在滑道上沿并向下拉,使下面的挂钩挂在滑道下沿,即安装完毕,整个操作一瞬间即可完成。而且继电器可以横向串动,按规定的间隔可随意布置安装,比普通类型的继电器可多安装30%。
继电器中的光电耦合电路是由控制电源一端接电阻R1、R2,R1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1阳极,D1阴极接控制电源另一端和光电耦合集成电路IC的3脚;R2另一端接IC的1、2脚,IC的5脚悬空,6脚接电阻R3,R3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KS的1脚;IC的4脚接电阻R4和可控硅的触发脚2,R4的另一端接可控硅3脚,双向可控硅KS的1、3脚即为继电器的输出控制端。光电耦合集成电路IC选用3081。当外部设备在控制电源端输出一个3~32V的控制电压信号时,R1和D1有电流导通,这时,二极管D1发光,同时通过R2的降压作用,保持光电耦合器IC的工作状态。这时IC的4、6脚导通,从而使双向可控硅KS的触发脚2上有一个触发信号,使双向可控硅导通。
权利要求1.一种固态继电器,它包括继电器(1)和散热器(2),继电器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其特征是继电器(1)与散热器(2)采用导热胶粘接成一体;在散热器(2)另一面连接有滑轨卡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其特征是滑轨卡板(3)上有上、下两组挂钩,其中一组挂钩位于卡板内侧的滑板上,滑板穿接在卡板的弹簧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光电耦合电路是由控制电源一端接电阻R1、R2,R1另一端接二极管D1阳极,D1阴极接直流电源另一端和集成电路IC的3脚;R2另一端接IC的1、2脚,IC的5脚悬空,6脚接电阻R3,R3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KS的1脚;IC的4脚接电阻R4和可控硅的触发脚2,R4的另一端接可控硅3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继电器,它包括继电器和散热器,继电器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其特征是继电器与散热器采用导热胶粘接成一体;在散热器另一面连接有滑轨卡板。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体积可做得更小,节省成本和安装空间。同时,采用滑轨安装方式使得继电器的安装十分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电炉加热控温系统、计算机外部接口以及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办公设备、消防保安等等。特别适用于要求抗震、防潮、防腐蚀、防爆等特殊环境中,对比传统的交流接触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文档编号H03K17/72GK2586296SQ0225118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范庆国 申请人:范庆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