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9595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延时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延时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电子产品中,大多数采用了开关芯片。现有技术中,开关芯片内均设有过流保护电路,但是当开关芯片进入过流保护状态时,使得控制信号势能的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增加了过流保护电路,从而使得芯片的成本较高,进而导致电路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时开关电路,旨在降低电路的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时开关电路,该延时开关电路包括用于对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延时的延时子电路和用于控制输出电源的开或关的开关控制子电路,其中,所述延时子电路包括接收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延时控制信号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控制端,该控制端与所述延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延时子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其中三极管为NPN三极管,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阻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通过第一电容与公共接地端连接,发射极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集电极分别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通过第三电阻与开关控制子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为所述延时子电路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延时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该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且当开关控制子电路的控制端无控制信号输入时,所述三极管截止。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三极管的开关控制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为APM4953。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源极输入端、与第三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源极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漏极输出端、第二漏极输出端、第一栅极输入端和第二栅极输入端,其中第一栅极输入端和第二栅极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的控制端,且第一栅极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栅极输入端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并根据所述三极管的导电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漏极输出端和第二漏极输出端分别输出第三电源电压和第一电源电压。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该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漏极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容,该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漏极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关控制子电路的前级设置一延时子电路,由该延时子电路对控制信号延时后输送至开关控制子电路,从而可有效保证开关控制子电路的控制信号的势能电平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可减少过流保护电路,从而降低整个电路的成本。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电源进行供电,且需要对各个电路中的电源进行上电先后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的实用性较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延时开关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延时开关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包括用于对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延时的延时子电路10和用于控制输出电源的开或关的开关控制子电路20,其中,延时子电路10包括接收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延时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开关控制子电路20包括控制端,该控制端与所述延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当控制信号从延时子电路10的输入端输入后,经该延时子电路10的对该控制信号进行延时后形成延时控制信号,该延时控制信号从输出端输送至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端,该控制端接收到延时控制信号后,根据该延时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开关控制子电路20所输出的电源的开或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前级设置一延时子电路10,由该延时子电路10对控制信号延时后输送至开关控制子电路20,从而可有效保证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信号的势能电平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可减少过流保护电路,从而降低整个电路的成本。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电源进行供电,且需要对各个电路中的电源进行上电先后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的实用性较强。由于复杂的电源系统,包括多个电源,而每个电源需要启动的时间具有先后顺序,若同一时间启动,将使得整个电源系统的工作时序混乱。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可对各个电源启动的时间起到延时作用,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具体地,上述延时子电路包括三极管Ql、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容Cl,其中三极管Ql为NPN三极管,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l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通过第一电容Cl与公共接地端连接,发射极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集电极分别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通过第三电阻R3与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为延时子电路10的输入端。例如,上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l的基极为低电平,使得三极管Ql截止,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为高电平,从而导致开关控制子电路20关闭,进而使得开关控制子电路20无电源输出。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l的基极为高电平,使得三极管Ql导通,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为低电平,从而使得开关控制子电路20处于工作状态,进而使得开关控制子电路20输出相应的电源电压。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并根据三极管Ql集电极的电平控制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端的电平的势能变化较为稳定。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可减小开关控制子电路中的过流保护电路,因此简化了电路结构,有效降低了电路的成本。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源的电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第一电源的电压优选为+12V。延时的时间,可通过调节第一电容Cl的大小调整延时时间达到用户所需。进一步地,上述延时子电路10还包括第五电阻R5,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且当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端无控制信号输入时,三极管Ql截止。本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端无控制信号输入,或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l的基极为低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l截止。同时第二电源可对第一电容Cl进行充电,使得第一电容Cl两端具有微电压,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可对第一电容Cl充电,从而迅速使得第一电容Cl两端电压大于三极管Ql的导通电压,进而使得三极管Ql导通。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源通过第五电阻R5为三极管Ql的基极提供微弱电压,从而缩短控制信号延时的时间。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在第一电阻Rl和第五电阻R5分压后,使得三极管Ql的基极电压小于三极管Ql的导通电压即可。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延时开关电路的电路延时时间,可通过调节第一电容Cl以及第五电阻R5的大小,从而调整电路的延时时间达到用户所需。具体地,上述开关控制子电路20包括控制芯片Ul,该控制芯片Ul用于根据三极管Ql的开关控制控制芯片Ul的输出端输出电压。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芯片可以为APM4953。具体地,上述开关控制子电路20还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其中控制芯片Ul包括:第一源极输入端S1、与第三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源极输入端S2、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漏极输出端D1、第二漏极输出端D2、第一栅极输入端Gl和第二栅极输入端G2,其中第一栅极输入端Gl和第二栅极输入端G2为上述开关控制子电路20的控制端,且第一栅极输入端Gl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栅极输入端G2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并根据三极管Ql的导电状态控制第一漏极输出端Dl和第二漏极输出端D2分别输出第三电源电压和第一电源电压。本实施例中,当三极管Ql的截止时,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为高电平,使得第一源极输入端SI与第一漏极输出端Dl截止,第二源极输入端S2与第二漏极输出端D2截止,从而使得第一漏极输出端Dl和第二漏极输出端D2输出低电平,因此无电源输出。当三极管Ql的截止时,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为低电平,使得第一源极输入端SI与第一漏极输出端Dl导通,第二源极输入端S2与第二漏极输出端D2导通,从而使得第一漏极输出端Dl和第二漏极输出端D2输出高电平,此时第一漏极输出端Dl输出的电压为第三电源电压,第二漏极输出端D2输出的电压为第一电源电压。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三电源的电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该第三电源的电压优选为5V。进一步地,上述开关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该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漏极输出端Dl连接,另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二漏极输出端D2连接,另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可有效提高第一漏极输出端Dl和第二漏极输出端D2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从而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因此更加适于人们使用。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种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延时的延时子电路和用于控制输出电源的开或关的开关控制子电路,其中,所述延时子电路包括接收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延时控制信号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控制端,该控制端与所述延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子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其中三极管为NPN三极管,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阻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通过第一电容与公共接地端连接,发射极与公共接地端连接,集电极分别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通过第三电阻与开关控制子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为所述延时子电路的输入端。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该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且当开关控制子电路的控制端无控制信号输入时,所述三极管截止。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三极管的开关控制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电压。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为APM4953。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控制芯片包括: 第一源极输入端、与第三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 第二源极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 第一漏极输出端、第二漏极输出端、第一栅极输入端和第二栅极输入端,其中第一栅极输入端和第二栅极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的控制端,且第一栅极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栅极输入端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一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并根据所述三极管的导电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漏极输出端和第二漏极输出端分别输出第三电源电压和第一电源电压。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该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漏极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
8.权利要求6所述的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容,该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漏极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公共接地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时开关电路,该延时开关电路包括用于对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延时的延时子电路和用于控制输出电源的开或关的开关控制子电路,其中,所述延时子电路包括接收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延时控制信号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控制端,该控制端与所述延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减少了过流保护电路,从而降低了整个电路的成本,此外还可对复杂的电源系统起到延时作用,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3K17/28GK202931268SQ20122054326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陈信文 申请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