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熔炉用的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8010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熔炉用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熔炉用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业用熔炉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燃料燃烧来实现对熔炉的加热升温,一种是利用电热钨丝对锅体进行加热。这两种现有的熔炉加热方式,都先要对锅体进行加热升温,然后通过热传导作用,利用锅体的热量对锅体熔炉内的被熔融物体加热。而现有的电磁熔炉的加热源一般为,线圈套在坩埚的外侧,要熔融物放在坩埚里面,利用电磁加热,对要熔融物进行加热,由于坩埚外侧表面积大于内侧表面积,此种加热方式用内表面进行加热,相对来讲,加热面积较小,同时,外表面裸露在环境中,散热面积也大,热量损失较快,热量利用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种工业熔炉用的加热器,通过将线圈放置在发热体的内侧,以加热器外侧为加热面,增加了加热器的加热面积,减少了加热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一种工业熔炉用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线圈、保温层以及发热体,所述保温层贴合于发热体内壁形成半开放式的保温层腔体,所述线圈螺旋缠绕成具有多匝数的线圈组适配置于保温层腔体内。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分隔板,所述固定分隔板为绝缘材料制成,置于螺旋线圈组形成的空腔中间。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陶瓷纤维材料一次成型制成。

优选地,所述线圈的端头通过开放端与电源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在开放端向垂直方向延伸,覆盖住发热体开放端面。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在开放端向垂直方向延伸,覆盖住发热体开放端面,并再向外再延伸,形成把手。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导电的耐高温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石墨碳化硅坩埚。

优选地,所述线圈为空心铜管,空心铜管中注入高沸点油。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圆桶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线圈放置在发热体的内侧,线圈通过交变电流,产生磁场,电磁感应的形式加热加热器外侧,这样利用电磁感应功率密度高的特性,以加热器外侧为加热面,增加了加热器的加热面积,减少了加热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加热器实施例的主视图的剖面图;

图2为加热器实施例的立体整体图;

图3为加热器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加热器14线圈端口

11线圈15发热体

12线圈端口16保温层

13固定分隔板17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结合图1为加热器100实施例的主视图的剖面图,在桶状的发热体15内,设置有一层保温层16,保温层16贴附于发热体15内壁,在发热体15开放端面处,保温层16沿开放的垂直方向进行延伸形成延伸部17,延伸部17使保温层16覆盖住发热体15端面,这样可以减少发热体15端面散发到环境的热量,提高热的利用率。且延伸部17还可以往外进行延伸,形成加热器100的把手,当发热体15与保温层16粘合成一个整体时,在高温情况下,可以方便的将加热器100取出。当然,发热体15与保温层16也可以为两个独立可以分开。在发热体15及保温层16形成的半开放式的保温层16腔体中,垂直放置有线圈11,线圈11螺旋缠绕成具有多匝数的线圈组。固定分隔板13置于螺旋线圈组形成的空腔中间,线圈组通过固定分隔板13与保温层16固定,防止线圈11在腔体移动,导致线圈11短路,同时防止加热器100加热时,由于保温层16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如果与线圈11直接接触的话,可能会烧坏线圈11。其中,保温层16也可以认为是隔热层,即将发热体15的热量与线圈11及环境隔开,防止热量散失及线圈11损坏。通过将线圈放置在发热体的内侧,线圈通过交变电流,产生磁场,电磁感应的形式加热加热器外侧,这样利用电磁感应功率密度高的特性,以加热器外侧为加热面,增加了加热器的加热面积,减少了加热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铜管电线的材料使用。

结合图2及图3,图2为圆形加热器100实施例的立体整体图,图3为圆形加热器100实施例的俯视图。加热体的外形为圆桶形状,线圈端口12、14接外界的高频交流电源,线圈11为中空的空心金属管,一般为空心铜管,当半开放式的保温层16腔体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可以往空心管内通流通的水或者高沸点油,或者通过风机鼓风,将热量带出,同时直接给线圈11降温,防止腔内温度过高,将铜管融化,造成加热器100损坏。

工作时,线圈端口12、14与高频交流电源相连,利用电磁感应,发热体15产生热量,即为热源。

其中,加热器10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可以视工厂的面积,及工艺需要进行灵活的变动,线圈11也不一定要用铜管,也可以用高温线进行替代,发热体15只要是耐高温的导体材料,一般有石墨坩埚,石墨碳化硅坩埚,对于熔融物熔融温度较低的,也可以铸铁锅。保温层16一般用陶瓷纤维材料进行保温,且可以一次成型,当然也可以拼接。固定分隔板13一般用绝缘的耐高温材料。



本技术:
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加热器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加热器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材料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实施例对本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熔炉用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线圈、保温层以及发热体,所述保温层贴合于发热体内壁形成半开放式的保温层腔体,所述线圈螺旋缠绕成具有多匝数的线圈组适配置于保温层腔体内。本发明通过将线圈放置在发热体的内侧,以加热器外侧为加热面,增加了加热器的加热面积,减少了加热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高捷工业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9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