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夜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571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夜灯电路。



背景技术:

夜灯是常用的电器设备,目前广泛的设置于卧室中进行使用,特别是有婴幼儿的家庭,方便人们起夜。目前夜灯一般是采用直插式的适配器和干电池进行供电。其中直插式的夜灯由于需要将灯插在室内用电220v插座上,而婴幼儿对于夜灯会有一定的好奇心,因而存在一定的用电安全隐患,并且重复的擦拔也会影响夜灯的寿命;干电池供电式的小夜灯其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池也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夜灯电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夜灯电路,包括功率发射模块和功率接收模块;

所述功率发射模块包括时基芯片,光敏电阻、第一电位器、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一led灯以及场效应管,其中时基芯片的1脚接地,4脚和8脚连接到5v电源,7脚和8脚之间接入光敏电阻,7脚和6脚之间接入第一电位器,2脚和6脚相连接,6脚接到第二电容一端,5脚连接到第一电容的一端,3脚连接到场效应管的g极;第一电位器的1脚与2脚短接;第二电阻一端连接到5v电源,另一端连接到第一led灯的正极;第一led灯的负极接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时基芯片的6脚,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以及第一电感相互并联,其中一端接连到电源,另一端连接到场效应管的d极;场效应管的s极接到地;

所述功率接收模块包括第二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以及第二led灯,其中第二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以及第二led灯四者并联连接。

所述功率发射模块的时基芯片为ne555芯片。

所述第一电位器为10k的可调式电位器。

所述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均为100nf的电容。

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的大小均为40μh。

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为半径65mm的电感线圈,采用漆包线进行绕制。

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的漆包线绕制圈数为25圈。

所述第五电容与第六电容均为100nf的电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采用了无线电能传输的方式对led灯进行供电,并且可以通过光敏电阻感受外界光照强度,并自动调节功率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实现智能调光,而无线电能传输避免了重复的电源插拔,提高了用电安全和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路成本低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夜灯电路,包括功率发射模块和功率接收模块;

所述功率发射模块包括时基芯片u1,光敏电阻r1、第一电位器r2、第二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l1、第一led灯d1以及场效应管q1,其中时基芯片u1的1脚接地,4脚和8脚连接到5v电源,7脚和8脚之间接入光敏电阻r1,7脚和6脚之间接入第一电位器r2,2脚和6脚相连接,6脚接到第二电容c2一端,5脚连接到第一电容c1的一端,3脚连接到场效应管q1的g极;第一电位器r2的1脚与2脚短接;第二电阻r3一端连接到5v电源,另一端连接到第一led灯d1的正极;第一led灯d1的负极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时基芯片u1的6脚,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一电感l1相互并联,其中一端接连到电源,另一端连接到场效应管q1的d极;场效应管q1的s极接到地;

所述功率接收模块包括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以及第二led灯d2,其中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以及第二led灯d2四者并联连接。

所述功率发射模块的时基芯片u1为ne555芯片。

所述电位器r2为10k的可调式电位器。

所述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均为100nf的电容。

所述电感l1与l2的大小均为40μh。

所述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为半径65mm的电感线圈,采用漆包线进行绕制。

所述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的漆包线绕制圈数为25圈。

所述第五电容c5与第六电容c6均为100nf的电容。

图1中,第四电容c4、第三电容c3为100nf,第一电感l1为40uh,由这三个元件构成的电容并电感谐振频率为47k赫兹。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为100nf,第二电感l2为40uh,由这三个元件构成的电容并电感谐振频率也为47k赫兹。

工作时由第二电阻r3和第一led灯d1作为电源指示用;功率发射部分由时基芯片u1、光敏电阻r1、第一电阻r2、第一电容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构成多谐振荡器,并由时基芯片u1的3脚产生脉宽占空比大于1频率接近47k赫兹的方波,将方波接到场效应管q1的g极,从而控制场效应管q1的导通和截止。

由第一电感l1以及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构成的谐振电路通过场效应管q1的截至和导通使并联电感处在中心谐振频率附近振荡,从而使得线圈产生47k赫兹的交流电,通过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当功率接收模块靠近功率发射模块部分线圈时,第二电感l2产生交变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无线电能传输,并且由于第二led灯d2具有单向导电性,led灯d2被点亮。

第一电位器r2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多谐振荡器的脉宽占空比调节发射功率,从而改变接收灯的亮度;光敏电阻r1为感光元件,当外界光照强度变弱时其电阻阻值变小,从而使得多谐振荡器的脉宽占空比变大,发射功率也随之变大,使第二led灯d2变亮从而实现自动调光。

本发明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采用了无线电能传输的方式对led灯进行供电,并且可以通过光敏电阻感受外界光照强度,并自动调节功率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实现智能调光,而无线电能传输避免了重复的电源插拔,提高了用电安全和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路成本低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夜灯电路,包括功率发射模块和功率接收模块;使用时基芯片作为控制芯片,并通过合理的设置电感线圈,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采用了无线电能传输的方式对LED灯进行供电,并且可以通过光敏电阻感受外界光照强度,并自动调节功率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实现智能调光,而无线电能传输避免了重复的电源插拔,提高了用电安全和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路成本低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亮;徐春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16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