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1327发布日期:2020-05-20 03:4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在全球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人类面临能源短缺、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质量下降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具有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热辐射低、噪音低且环境优化等优点,是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批量生产化,必须解决集成cpu技术、电磁兼容技术与高压安全技术、热管理技术、系统故障诊断与失效策略、制动分配与能量回馈策略、主动安全控制技术、整车匹配与标定等关键技术上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控制器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里面的功率器件在持续大负载大电流的工作条件下会发出大量的热量,而电动大巴因运营需要,控制器长时间持续运行,导致控制器一直处于高温环境中,这种高温环境容易使控制器发生故障,甚至会烧坏控制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散热效果佳、适合7合1电动大巴应用的水冷控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良好的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内设有吸热水箱,吸热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吸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通第一散热水箱,所述第一散热水箱通过第一水管连通第二散热水箱,所述第二散热水箱通过进水管连通吸热水箱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一散热水箱顶部设有电机,电机下端设有延伸进第一散热水箱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散热水箱的上部设有若干呈平行排列横向布置的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上设有通口与第一水管连通,每根所述第二进水管下方设有若干呈平行排列纵向布置的第三水管,若干所述第三水管的下端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侧壁上设有开口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电机和水泵分别与控制器本体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散热水箱上部为敞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散热水箱的顶部设有若干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球形的橡胶气罩,其中,橡胶软管和橡胶气罩一体成型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管的直径大于第二水管的直径,第二水管的直径大于第三水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散热水箱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扇与控制器本体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散热水箱的侧壁和第三水管管壁均为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散热水箱中部设有若干平行横向布置的散热鳍片,所述第三水管贯穿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水箱和第二散热水箱,循环水在第一散热水箱中进行一次散热,然后在第二散热水箱中进行二次散热,使得循环水在进入吸热水箱之前的温度足够低,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散热效果更佳,能够满足控制器长时间运行的散热要求,保证控制器正常运行,增加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散热水箱的俯视图。

中图中符号说明:

1:控制器本体,2:出水管,3:第一散热水箱,4:第一水管,5:第二散热水箱,6:进水管,7:水泵,8:电机,9:转轴,10:搅拌叶片。11:橡胶软管,12:橡胶气罩,13:第二水管,14:通口,15:第三水管,16:集水槽,17:散热风机,18:散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所述控制器本体1内设有吸热水箱,吸热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吸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2连通第一散热水箱3,所述第一散热水箱3通过第一水管4连通第二散热水箱5,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通过进水管6连通吸热水箱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水泵7。

所述第一散热水箱3顶部设有电机8,电机8下端设有延伸进第一散热水箱3内部的转轴9,所述转轴9下端设有搅拌叶片10,第一散热水箱3的顶部还设有若干橡胶软管11,所述橡胶软管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球形的橡胶气罩12,其中,橡胶软管11和橡胶气罩12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一起,橡胶软管11与第一散热水箱3的连接处采用密封处理,第一散热水箱3的侧壁由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板制成,如导热良好的铝合金型材,电机8与控制器本体1电性连接。

第一散热水箱3内的水为从吸热水箱吸收热量后的水,此时,水的温度较高,在搅拌叶片10的搅拌下,第一散热水箱3内的水的散热速率加快,第一散热水箱3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速度加快,而橡胶软管11和橡胶气罩12可以缓冲因温度升高使得第一散热水箱3内的空气体积膨胀,以及缓冲因散热速率过快造成的空气体积膨胀,避免安全隐患。

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上部为敞口结构,第二散热水箱5的上部设有若干呈平行排列横向布置的第二水管13,第二水管1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散热水箱5的上部侧壁上,每根第二水管13上均设有通口14与第一水管4连通,每根所述第二水管13下方设有若干呈平行排列纵向布置的第三水管15,若干所述第三水管15的下端设有集水槽16,从第三水管15出来的水均汇入集水槽16中,所述集水槽16侧壁上设有开口与进水管6连通,水泵7与控制器本体1电性相连。所述第一水管4的直径大于第二水管13的直径,第二水管13的直径大于第三水管15的直径,例如,可以将第三水管15的管径设计成第二水管13管径的一半,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散热风机17,第二散热水箱5中部设有若干平行横向布置的散热鳍片18,所述第三水管15贯穿散热鳍片18,所述散热风机17与控制器本体1电性相连。

从第一水管4出来的水通过分流管分别流进各个第二水管13中,然后再经过每根第三水管15流入集水槽16。因为第三水管15的管径较小,因此管中的水相当于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效果会更佳,再加上第二散热水箱5的侧壁上还设有散热风机17,散热风机17对准第三水管15送风,进行强制空气对流,带走空气的热量,进一步加快了第三水管15中水的散热速率,使得水的温度更低,最终使得水在进入吸热水箱之前的温度足够低,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散热效果更佳,能够满足控制器长时间运行的散热要求,保证控制器正常运行,增加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所述控制器本体(1)内设有吸热水箱,吸热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2)连通第一散热水箱(3),所述第一散热水箱(3)通过第一水管(4)连通第二散热水箱(5),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通过进水管(6)连通吸热水箱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水泵(7),所述第一散热水箱(3)顶部设有电机(8),电机(8)下端设有延伸进第一散热水箱(3)内部的转轴(9),所述转轴(9)下端设有搅拌叶片(10),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的上部设有若干呈平行排列横向布置的第二水管(13),第二水管(13)上设有通口(14)与第一水管(4)连通,每根所述第二水管(13)下方设有若干呈平行排列纵向布置的第三水管(15),若干所述第三水管(15)的下端设有集水槽(16),所述集水槽(16)侧壁上设有开口与进水管(6)连通,所述电机(8)和水泵(7)分别与控制器本体(1)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上部为敞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水箱(3)的顶部设有若干橡胶软管(11),所述橡胶软管(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球形的橡胶气罩(12),其中,橡胶软管(11)和橡胶气罩(12)一体成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4)的直径大于第二水管(13)的直径,第二水管(13)的直径大于第三水管(1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散热风机(17),所述散热风机(17)与控制器本体(1)电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水箱(3)的侧壁和第三水管(15)的管壁均为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水箱(5)中部设有若干平行横向布置的散热鳍片(18),所述第三水管(15)贯穿散热鳍片(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7合1电动大巴水冷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内设有吸热水箱,所述吸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通第一散热水箱,所述第一散热水箱通过第一水管连通第二散热水箱,所述第二散热水箱通过进水管连通吸热水箱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一散热水箱顶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散热水箱的上部设有第二水管,每根所述第二进水管下方设有第三水管,若干所述第三水管的下端设有集水槽,所述搅拌装置和水泵分别与控制器本体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水在第一散热水箱中进行一次散热,然后在第二散热水箱中进行二次散热,使得循环水在进入吸热水箱之前的温度足够低,带走更多的热量,散热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祝忠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昊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8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