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616发布日期:2020-05-22 22:2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街区的照明灯控制或者采用人工控制早晚开启的方式,又或者采用定时器设定照明灯开启时间的自动控制方式。但人工控制或定时器自动控制的方式往往难以准确的根据季节或天气进行准确的适用环境亮度的控制,导致夏季傍晚照明灯过早打开照明,早晨迟迟不能关闭,造成电能浪费以及照明灯的寿命的损耗;或者冬季夜晚不能及时照明而早晨过早关闭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准确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照强度变化使照明灯实时开启的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照明系统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照明控制电路,能准确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照强度变化实时控制照明灯的亮灭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桥d1、稳压管zd1、三极管q1、电阻r1、r2以及光敏电阻r3;整流桥d1输入端连接照明灯,输出端串联电阻r1后并接稳压管zd1;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电阻r1输入端,电阻r1输出端连接电阻r2输入端,电阻r2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光敏电阻r3输入端连接电阻r2输出端,输出端接地。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电容c1和/或c2,电容c1、c2与稳压管zd1并联。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电阻r4,电阻r4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在现有的人工控制与定时器控制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光敏电阻对环境光线的感应来控制三极管的通断,进而控制照明灯的亮灭变化,电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控制实现、稳定性高,且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

本技术:
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桥d1、稳压管zd1、三极管q1、电阻r1、r2、r4以及光敏电阻r3;整流桥d1输入端连接照明灯,输出端串联电阻r1后并接稳压管zd1;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电阻r1输入端,电阻r1输出端连接可调电阻r2输入端,可调电阻r2输出端连接电阻r4输入端,电阻r4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光敏电阻r3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r2输出端,输出端接地。电容c1与c2均与稳压管zd1并联。

本实施例中外部的交流电串接照明灯后经二极管构成的全桥整流后变为直流电,再经电阻r1、电容c1、c2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稳压管zd1稳压后,输出低压直流稳压电源。通过光敏电阻r3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控制三极管q1的通断,进而通过三极管q1的通断控制照明灯的亮灭。三极管q1导通时,路灯点亮;三极管q1关断时,路灯熄灭。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控制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光敏电阻gl3516拾取外部光线亮度,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光照愈强,光敏电阻阻值就愈低,随着环境光照强度的升高,电阻值迅速降低到5-10k。在白天光线强烈时,闭合外部的电源开关k1,由于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低到5-10k,光敏电阻r3和电阻r2串联分压,二者连接处的电压较小,不足以使三极管q1开通,三极管q1处于关断状态。此时,尽管外部的电源开关k1闭合,但照明灯上的电压依旧是0v,照明灯不亮。

而在早晨、傍晚、夜间等光线微弱时,闭合外部的电源开关k1,光敏电阻r3阻值升高,光敏电阻r3和电阻r2串联分压,二者连接处的电压较大,使三极管q1开通,三极管q1处于开通状态,此时,照明灯上的电压为220v,照明灯点亮。

由此可见,在照明灯外部电源开关k1闭合且环境光线亮度足够低时照明灯“亮”。照明灯外部电源开关k1断开或环境光线亮度足够高时照明灯“灭”。因此,在以定时器方式自动控制照明灯外部电源开关的条件下,可以将定时器按照冬季白昼时间最短的情况进行“开”和“关”的控制。即照明灯尽可能的早开而晚关。在春、秋、夏季白昼时间延长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控制装置将在环境亮度足够的情况下自动关掉照明灯,避免电能的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d1、稳压管zd1、三极管q1、电阻r1、r2以及光敏电阻r3;整流桥d1输入端连接照明灯,输出端串联电阻r1后并接稳压管zd1;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电阻r1输入端,电阻r1输出端连接电阻r2输入端,电阻r2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光敏电阻r3输入端连接电阻r2输出端,输出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电容c1和/或c2,电容c1、c2与稳压管zd1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电阻r4,电阻r4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桥D1、稳压管ZD1、三极管Q1、电阻R1、R2以及光敏电阻R3;整流桥D1输入端连接照明灯,输出端串联电阻R1后并接稳压管ZD1;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电阻R1输入端,电阻R1输出端连接电阻R2输入端,电阻R2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光敏电阻R3输入端连接电阻R2输出端,输出端接地。在现有的人工控制与定时器控制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光敏电阻对环境光线的感应来控制三极管的通断,进而控制照明灯的亮灭变化,电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控制实现、稳定性高,且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临;任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