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6042发布日期:2020-07-10 16:0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线圈盘,尤其涉及一种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厨具,是未来加热炊具的发展趋势,主要由线圈盘、控制电路、磁条等结构组成。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厨具,主要由高频交变电流通过线圈盘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再利用高频交变磁场在铁磁性炊具中产生的涡电流对食物进行加热,效率高、使用方便。

线圈盘是电磁炉核心元件之一,主要由铜漆包线加工而成。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及产品的普及需求,电磁炉的线圈盘材料正有使用铝线代替铜线的趋势。铝线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导电率、延展性、易加工性均不如铜线。

高频电流受趋肤效应的影响只在导体表面流动,也就是导体截面的中心部位几乎没有电流流过,这就等同于导体的有效面积被减小,增大了线圈的等效电阻。为了增大导体的有效面积,降低等效电阻,一般采用较细的单体铜线,覆以绝缘漆后多股绞合成束后绕制线圈。

多股铜漆包线绞合后,受邻近效应的影响,线束的等效电阻会有所增大。邻近效应是指在邻近导体中有高频电流通过时,导体之间产生的磁场会相互影响,使电流分布出现偏移。导体间的电流方向一致程度越高、距离越近时,邻近效应会越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包括云母底片,云母底片的外圈面上设有预留安装孔,云母底片上设有由铜漆包线和铝漆包线经过多次绞合复合而成的复合绞线绕组,复合绞线绕组共心同轴安装于云母底片之上,复合绞线绕组与云母底片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紧密粘合成一个整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多次绞合复合而成的复合绞线绕组由二次绞合线和铜漆包线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二次绞合线由两股一次绞合线沿左旋方向绞合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一次绞合线上设置绝缘漆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一次绞合线包括铜漆包线和铝漆包线集束后沿右旋方向绞合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复合绞线绕组通过密绕的绕线方式,紧密的盘绕在云母底片之上,各匝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铝漆包线的直径为铜漆包线直径的1到1.5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复合绞线绕组一端连接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另一端连接接线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和接线端子通过冷压焊或热熔焊的方式连接复合绞线绕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线圈盘上的绞线采用铜铝复合的绞合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铜的用量,并且通过多次绞合配合左旋、右旋及分层的绞合思路,能够有效降低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的等效电阻,降低线圈的直流电阻损耗,提高线圈q值,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与接线端子连接采用冷压焊或热熔焊的方式,工艺流程短,实施简单,可以有效保证焊接处的机械强度和电气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次绞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截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二次绞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截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三次绞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铜漆包线,2、铝漆包线,3、一次绞合线,4、二次绞合线,5、三次绞合线,6、复合绞线绕组,7、云母底片,8、预留安装孔,9、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10、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主要由复合绞线绕组6和云母底片7组成,在云母底片7中心位置留有温度保护的预留孔,云母底片外围小孔为安装预留孔8,孔洞位置和尺寸视具体要求而定。

复合绞线绕组6由铜漆包线1和铝漆包线2经过多次绞合复合而成,复合绞线绕组6共心同轴安装于云母底片7之上,复合绞线绕组6与云母底片7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紧密粘合成一个整体。线圈盘形状与圈数根据设计方案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不做具体限定。通过采用铜铝复合的绞合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铜的用量,并且通过多次绞合配合左旋、右旋及分层的绞合思路,能够有效降低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的等效电阻,降低线圈的直流电阻损耗,提高线圈q值。

在复合绞线绕组6一端连接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9、另一端连接接线端子10,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9和接线端子10通过冷压焊或热熔焊的方式连接复合绞线绕组6上。冷压焊或热熔焊的方式工艺流程短,实施简单,可以有效保证焊接处的机械强度和电气连接。

优选例

复合绞线绕组6通过密绕的绕线方式,紧密的盘绕在云母底片7之上,各匝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mm。

复合绞线绕组6的结构由二次绞合线4和铜漆包线1组成,二次绞合线4由两股一次绞合线3沿左旋方向绞合组成,一次绞合线3包括铜漆包线1和铝漆包线2集束后沿右旋方向绞合组成,在一次绞合线3上设置绝缘漆涂层,具体的绕制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单丝绞合,按比例取铜漆包线1和铝漆包线2数根,其中,铝漆包线2的直径应为铜漆包线1直径的1到1.5倍,集束后按右旋方向绞合,得到一次绞合线3,如图2、3所示;

第二阶段为反向绞合,将一次绞合线3喷涂绝缘漆后,按左旋方向绞合,得到二次绞合线4,如图4、5所示;

第三阶段为复合绞合,将二次绞合线4集束,取铜漆包线1若干,与二次绞合线4按右旋方向绞合,得到三次绞合线5,如图6所示。

最后将复合绕组线按照规定的圈数卷绕成规定的形状。



技术特征:

1.一种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包括云母底片(7),云母底片(7)中心位置设有温度保护的圆孔,云母底片(7)外围设有预留安装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底片(7)上设有由铜漆包线(1)和铝漆包线(2)经过多次绞合复合而成的复合绞线绕组(6),复合绞线绕组(6)共心同轴安装于云母底片(7)之上,复合绞线绕组(6)与云母底片(7)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紧密粘合成一个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绞线绕组(6)由二次绞合线(4)和铜漆包线(1)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绞合线(4)由两股一次绞合线(3)沿左旋方向绞合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绞合线(3)上设置绝缘漆涂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绞合线(3)包括铜漆包线(1)和铝漆包线(2)集束后沿右旋方向绞合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绞线绕组(6)通过密绕的绕线方式,紧密的盘绕在云母底片(7)之上,各匝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漆包线(2)的直径为铜漆包线(1)直径的1到1.5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绞线绕组(6)一端连接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9)、另一端连接接线端子(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绞线绕组自由端子(9)和接线端子(10)通过冷压焊或热熔焊的方式连接复合绞线绕组(6)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圈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这种铜铝复合绞线的电磁线圈盘包括云母底片,云母底片的外圈面上设有预留安装孔,云母底片上设有由铜漆包线和铝漆包线经过多次绞合复合而成的复合绞线绕组,复合绞线绕组共心同轴安装于云母底片之上,复合绞线绕组与云母底片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紧密粘合成一个整体。铜铝复合绞线绕组能够降低线圈盘在高频电流下的等效电阻,可以大幅降低铜的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夏磊;徐自强;丁晨光;吴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宝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