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4907发布日期:2021-07-23 14:3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起弧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体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弧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起弧组件是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起弧的辅助装置,其在等离子体技术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起弧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刺眼的光,这会对工作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起弧组件工作时对工人眼睛的伤害,提高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实用性的起弧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包括起弧组件、第一连接件、第一转杆、第一销子、第二连接件、第二销子、第二转杆和弹性挡板,起弧组件右部顶端与第一连接件底端连接,第一转杆底端通过第一销子与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一转杆上设置有第一方形孔,第二连接件顶端与起弧组件右部底端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销子与第二转杆可转动连接,第二转杆上设置有第二方形孔,弹性挡板底端分别穿过第一方形孔和第二转杆,弹性挡板底端设置有两组卡条,弹性挡板顶端设置有两组卡头组件,其中一组卡头组件包括转动底座、弯杆和第三销子,转动底座后端与弹性挡板前端可转动连接,弯杆通过第三销子与转动底座可转动连接,弯杆底端设置有卡头,弯杆顶部右端设置有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弹性挡板采用透明遮光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弹性挡板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弯杆顶部左侧设置有多组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防滑槽上设置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还包括连杆和滚轮,第一方形孔底端和第二方形孔顶端均设置有多组滚轮槽,多组连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多组滚轮槽左右两端连接,多组滚轮内圈分别与多组连杆外圈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多组滚轮槽外圈上均设置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弹性挡板顶端内部设置有卡带,弹性挡板底端穿过卡带与弹性挡板顶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按压两组弯杆带动两组卡头向上抬起,根据需要调整弹性挡板折叠的大小,松开两组弯杆,在两组扭簧的作用下两组卡头向下分别卡住两组卡条,减小起弧组件工作时对工人眼睛的伤害,提高了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向视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1、起弧组件;2、第一连接件;3、第一转杆;4、第一销子;5、第一方形孔;6、第二连接件;7、第二销子;8、第二转杆;9、第二方形孔;10、弹性挡板;11、卡条;12、转动底座;13、弯杆;14、第三销子;15、卡头;16、扭簧;17、防滑槽;18、滚轮槽;19、连杆;2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包括起弧组件1、第一连接件2、第一转杆3、第一销子4、第二连接件6、第二销子7、第二转杆8和弹性挡板10,起弧组件1右部顶端与第一连接件2底端连接,第一转杆3底端通过第一销子4与第一连接件2可转动连接,第一转杆3上设置有第一方形孔5,第二连接件6顶端与起弧组件1右部底端连接,第二连接件6通过第二销子7与第二转杆8可转动连接,第二转杆8上设置有第二方形孔9,弹性挡板10底端分别穿过第一方形孔5和第二转杆8,弹性挡板10底端设置有两组卡条11,弹性挡板10顶端设置有两组卡头组件,其中一组卡头组件包括转动底座12、弯杆13和第三销子14,转动底座12后端与弹性挡板10前端可转动连接,弯杆13通过第三销子14与转动底座12可转动连接,弯杆13底端设置有卡头15,弯杆13顶部右端设置有扭簧16;按压两组弯杆13带动两组卡头15向上抬起,根据需要调整弹性挡板10折叠的大小,松开两组弯杆13,在两组扭簧16的作用下两组卡头15向下分别卡住两组卡条11,减小起弧组件工作时对工人眼睛的伤害,提高了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弹性挡板10采用透明遮光材质;既方便工人观察工作情况又能避免强光对眼睛的伤害,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弹性挡板10内部设置有隔热层;起弧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通过设置隔热层减小高温对弹性挡板10的伤害,提高了弹性挡板1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弯杆13顶部左侧设置有多组防滑槽17;通过设置防滑槽17增加手与弯杆13的摩擦力,使操作弯杆13时更加方便省力,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防滑槽17上设置有防滑层;通过设置防滑层增加手与防滑槽17的摩擦力,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还包括连杆19和滚轮20,第一方形孔5底端和第二方形孔9顶端均设置有多组滚轮槽18,多组连杆19左右两端分别与多组滚轮槽18左右两端连接,多组滚轮20内圈分别与多组连杆19外圈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滚轮20减小弹性挡板10与第一方形孔5和第二转杆8的摩擦力,减小了弹性挡板10的磨损,提高了弹性挡板1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多组滚轮槽18外圈上均设置有防滑套;通过设置防滑套增加滚轮20与弹性挡板10的摩擦力,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弹性挡板10顶端内部设置有卡带,弹性挡板10底端穿过卡带与弹性挡板10顶端连接;通过设置卡带使弹性挡板10收尾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了弹性挡板10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其在工作时,按压两组弯杆13带动两组卡头15向上抬起,根据需要调整弹性挡板10折叠的大小,松开两组弯杆13,在两组扭簧16的作用下两组卡头15向下分别卡住两组卡条11,减小起弧组件工作时对工人眼睛的伤害,提高了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起弧组件,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弧组件(1)、第一连接件(2)、第一转杆(3)、第一销子(4)、第二连接件(6)、第二销子(7)、第二转杆(8)和弹性挡板(10),所述起弧组件(1)右部顶端与第一连接件(2)底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杆(3)底端通过第一销子(4)与第一连接件(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3)上设置有第一方形孔(5),所述第二连接件(6)顶端与起弧组件(1)右部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通过第二销子(7)与第二转杆(8)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8)上设置有第二方形孔(9),所述弹性挡板(10)底端分别穿过第一方形孔(5)和第二转杆(8),所述弹性挡板(10)底端设置有两组卡条(11),所述弹性挡板(10)顶端设置有两组卡头组件,其中一组卡头组件包括转动底座(12)、弯杆(13)和第三销子(14),所述转动底座(12)后端与弹性挡板(10)前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弯杆(13)通过第三销子(14)与转动底座(12)可转动连接,所述弯杆(13)底端设置有卡头(15),所述弯杆(13)顶部右端设置有扭簧(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板(10)采用透明遮光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板(10)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杆(13)顶部左侧设置有多组防滑槽(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17)上设置有防滑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19)和滚轮(20),所述第一方形孔(5)底端和第二方形孔(9)顶端均设置有多组滚轮槽(18),多组所述连杆(19)左右两端分别与多组滚轮槽(18)左右两端连接,多组所述滚轮(20)内圈分别与多组连杆(19)外圈可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滚轮槽(18)外圈上均设置有防滑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板(10)顶端内部设置有卡带,所述弹性挡板(10)底端穿过卡带与弹性挡板(10)顶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体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弧组件,其减小起弧组件工作时对工人眼睛的伤害,提高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实用性;包括起弧组件、第一连接件、第一转杆、第一销子、第二连接件、第二销子、第二转杆和弹性挡板,起弧组件右部顶端与第一连接件底端连接,第一转杆底端通过第一销子与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一转杆上设置有第一方形孔,第二连接件顶端与起弧组件右部底端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销子与第二转杆可转动连接,第二转杆上设置有第二方形孔,弹性挡板底端分别穿过第一方形孔和第二转杆,弹性挡板底端设置有两组卡条。

技术研发人员:韩同印;许春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硕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