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4245发布日期:2021-07-23 21:0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内器件运行时,常常会使温度升高,但是温度升高后其内部器件的运行速度会随之变慢,严重情况下会烧毁器件,另一方面高温环境会对电子设备运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导致电子设备设备损坏。

现有对电子设备降温的方法包括利用风扇降温、利用循环水降温,其中,利用风扇对电子零件进行散热,风扇在散热时,只能进行定点散热,散热效果差。利用循环水降温时,当冷水将热量带走后,再次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的循环水不可能快速的冷却,也会导致降温速度慢。另一方面,当降温设备损坏时,电子设备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对电子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箱,导温板,制冷芯片,其中导温板一端设置在冷却箱内,另一端设置在冷却箱外,与制冷芯片连接。当制冷芯片作为制冷剂开始制冷时,对导温板进行降温,导温板从而对冷却箱内冷却介质进行降温,需要降温的的设备浸入在冷却介质内,进而对需要降温的设备进行降温。用冷却芯片作为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

进一步的,降温装置还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与第一管道连接,其中制冷芯片设置在第一管道外壁。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一管道流出,从而对第一管道进行降温。第一管道外壁的制冷芯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管道内冷却水带走,进而对制冷芯片进行降温,提高制冷芯片制冷效率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冷却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一个出油口。还包括油冷却箱,油泵,油冷却箱任意两面设置有圆孔,第四管道(44)和/或第五管道(45)穿过圆孔(71)。冷却箱内冷却介质在油泵的作用下,从出油口经过第五管道、油泵、第四管道,最后经过进油口进入主机冷却箱内,形成闭路循环。

进一步的,冷却水箱通过第二管道和油冷却箱连接,油冷却箱连接第三管道。冷却水从冷却水箱通过第二管道流入油冷却箱,从而油冷却箱内冷却水对通过圆孔穿过油冷却箱的第四管道和/或第五管道进行降温,进而对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其中冷却介质优选变压器油,需降温的设备浸入导变压器油中。如果芯片降温出现问题的时候保证油箱温度恒定不会升高,进行辅助降温。

进一步的,降温装置还包括热水箱,热水箱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接收由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流出的冷却水,第一管道的冷却水经过对冷却芯片进行降温,水温升高;同理第三管道的冷却水通过油冷却箱对第四管道和/或第五管道降温,水温升高。热水箱设置有出水口,水温升高的热水通过出水口排出,可用于其他需要温度的设备装置。

进一步的,冷却水箱的水平高度高于油冷却箱的水平高度,油冷却箱的水平高度高于热水箱的水平高度,在不需要其他能源的情况下,通过压力差使冷却水通过管道流入热水箱。

进一步的,在第一管道靠近热水箱处设置第一阀门,在第三管道靠近热水箱处设置第二阀门。通过第一阀门控制第一管道内水流速度,通过第二阀门控制第三管道内水流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机冷却箱;11、进油口;12、出油口;2、导温板;3、制冷芯片;41、第一管道;42、第二管道;43、第三管道;44、第四管道;45、第五管道;5、冷却水箱;6、油冷却箱;7、油泵;71、圆孔;8、热水箱;81、出水口;82、第一阀门;83、第二阀门;9、需降温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的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箱,导温板2,制冷芯片3,其中导温板2一端设置在冷却箱内,另一端设置在冷却箱外,与制冷芯片3连接。当制冷芯片3作为制冷剂开始制冷时,对导温板2进行降温,导温板2从而对冷却箱内冷却介质进行降温,需要降温的的设备浸入在冷却介质内,进而对需要降温的设备进行降温。用冷却芯片作为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

降温装置还包括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与第一管道41连接,其中制冷芯片3设置在第一管道41外壁。冷却水箱5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一管道41流出,从而对第一管道41进行降温。第一管道41外壁的制冷芯片3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管道41内冷却水带走,进而对制冷芯片3进行降温,提高制冷芯片3制冷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冷却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油口11和至少一个出油口12。还包括油冷却箱6,油泵7,油冷却箱6任意两面设置有圆孔71,第四管道44(44)和/或第五管道45(45)穿过圆孔71(71)。冷却箱内冷却介质在油泵7的作用下,从出油口12经过第五管道45、油泵7、第四管道44,最后经过进油口11进入主机冷却箱1内,形成闭路循环。

冷却水箱5通过第二管道42和油冷却箱6连接,油冷却箱6连接第三管道43。冷却水从冷却水箱5通过第二管道42流入油冷却箱6,从而油冷却箱6内冷却水对通过圆孔71穿过油冷却箱6的第四管道44和/或第五管道45进行降温,进而对第四管道44、第五管道45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其中冷却介质优选变压器油,需降温的设备9浸入到变压器油中。如果芯片降温出现问题的时候保证油箱温度恒定不会升高,进行辅助降温。

降温装置还包括热水箱8,热水箱8连接第一管道41和第三管道43,接收由第一管道41和第三管道43流出的冷却水,第一管道41的冷却水经过对冷却芯片进行降温,水温升高;同理第三管道43的冷却水通过油冷却箱6对第四管道44和/或第五管道45降温,水温升高。热水箱8设置有出水口81,水温升高的热水通过出水口81排出,可用于其他需要温度的设备装置。

冷却水箱5的水平高度高于油冷却箱6的水平高度,油冷却箱6的水平高度高于热水箱8的水平高度,在不需要其他能源的情况下,通过压力差使冷却水通过管道流入热水箱8。

在第一管道41靠近热水箱8处设置第一阀门82,在第三管道43靠近热水箱8处设置第二阀门83。通过第一阀门82控制第一管道41内水流速度,通过第二阀门83控制第三管道43内水流速度。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温板(2)、制冷芯片(3),其中所述导温板(2)一端设置在冷却箱(1)内,另一端设置在冷却箱(1)外,与所述制冷芯片(3)连接。在所述冷却箱(1)内设置有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与第一管道(41)连接,其中所述制冷芯片(3)设置在第一管道(41)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箱(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油口(11)和至少一个出油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冷却箱(6),油泵(7),油冷却箱(6)任意两面设置有圆孔(71),第四管道(44)和/或第五管道(45)穿过圆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箱(5)通过第二管道(42)和油冷却箱(6)连接,油冷却箱(6)连接第三管道(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箱(8),热水箱(8)连接第一管道(41)和第三管道(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变压器油,其中所述导温板(2)浸入变压器油中,需降温的设备(9)浸入变压器油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箱(5)的水平高度高于油冷却箱(6)的水平高度,油冷却箱(6)的水平高度高于热水箱(8)的水平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水箱(8)设置有出水口(81)。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管道(41)靠近热水箱(8)处设置第一阀门(82),在第三管道(43)靠近热水箱(8)处设置第二阀门(83)。


技术总结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箱、导温板、制冷芯片,其中导温板一端设置在冷却箱内,另一端设置在冷却箱外,与制冷芯片连接。制冷芯片设置在第一管道外壁,第一管道内冷却水可以带走制冷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公开的高效降温装置,用冷却芯片作为制冷剂,可连续工作,同时通过冷却水给冷却箱降温,确保如果芯片降温出现问题的时候保证冷却箱温度恒定不会升高,进行辅助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伟
技术研发日:2021.04.13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