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7708发布日期:2021-12-28 22:5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使电子信息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化、轻量化方向进行发展,目前已有柔性电路板作为元器件的线路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故柔性电路板通过折叠分层,可以显著节省空间。
3.经过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10381463u,公告日2020年04月21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柔性电路板,文中提出“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自左向右分别分为第一部分电路板、第二部分电路板、第三部分电路板以及第四部分电路板;所述第一部分电路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电路板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还设置有卡件;所述第三部分电路板设置有两个卡件,位于两个卡件中间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部分电路板设置有卡件;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以及第四凸起的形状大小相同”,此现有技术虽能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稳定性,但此现有技术的四部分电路板是通过卡件进行折叠的,而卡件装配较为复杂,且卡件是通过卡件头及支撑杆卡入通孔内的,卡件头及支撑杆极易损伤到柔性电路板,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使用。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阶段柔性电路板折叠装配过程复杂,且极易损伤柔性电路而影响电路板正常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包括印制板,所述印制板上固定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叠设置为底层、中层和上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通过底层与中层连接设置,所述底层的一端通过折弯板ⅰ与上层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ⅰ与中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的另一端通过折弯板ⅱ与中层一端连接,所述中层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ⅱ与底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固定设置在印制板上。
6.其中,所述缓冲组件ⅰ包括黏性泡棉ⅰ,所述黏性泡棉ⅰ设置在上层和中层之间,使上层在黏性泡棉ⅰ的支撑下稳定地折叠在中层上方,所述缓冲组件ⅱ包括黏性泡棉ⅱ,所述黏性泡棉ⅱ设置在中层和底层之间,使中层能够在黏性泡棉ⅱ的支撑下稳定地折叠在底层上端。
7.所述黏性泡棉ⅰ的高度与黏性泡棉ⅱ高度相等,所述上层通过黏性泡棉ⅰ与中层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ⅰ,所述中层通过黏性泡棉ⅱ与底层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ⅱ,所述电路件ⅰ的结构与电路件ⅱ的结构相等,使电路件ⅰ和电路件ⅱ能够安装上数量相等的元器件,继而节省了大量的空间。
8.所述折弯板ⅰ的高度大于折弯板ⅱ的高度,使上层能够在折弯板ⅰ的折弯下折叠在中层的上方。
9.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柔性电路板折叠成底、中、上三层,有效地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达到了小型化的目的,再通过缓冲组件ⅰ和缓冲组件ⅱ支撑于底、中、上三层之间,使底、中、上三层在缓冲组件ⅰ和缓冲组件ⅱ支撑缓冲下提高了层与层之间的稳定性和抗振性,在简化了折叠装配过程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减振效果,避免了元器件之间的晃动,保证了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10.2.本发明通过黏性泡棉ⅰ和黏性泡棉ⅱ对柔性电路板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使柔性电路板在折叠时不易损伤到柔性电路板本体,有效地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折叠的平稳度。
11.3.本发明通过高度相等的黏性泡棉ⅰ和黏性泡棉ⅱ,使上层与中层构成的电路件ⅰ和中层与底层构成的电路件ⅱ能够安装上数量相等的元器件,继而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保证了小型化的设计。
12.4.本发明通过折弯板ⅰ的高度大于折弯板ⅱ的高度,使上层能够折叠在中层的上方,保证了上层与中层之间的元器件安装。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印制板;2、柔性电路板;3、黏性泡棉ⅰ;4、黏性泡棉ⅱ;5、底层;6、中层;7、上层;8、折弯板ⅱ;9、电路件ⅱ;10、折弯板ⅰ;11、电路件ⅰ。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实施例1:(以折叠柔性电路板2为例)请参阅图1

图3,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包括印制板1、柔性电路板2、黏性泡棉ⅰ3和黏性泡棉ⅱ4,印制板1的上方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有柔性电路板2,且印制板1与柔性电路板2电连接,而柔性电路板2只有中段部分固定设置在印制板1上,柔性电路板2的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分别进行折叠,折叠之后将柔性电路板2分成底层5、中层6和上层7,底层5即为柔性电路板2的中段部分,底层5的前端进行折弯成折弯板ⅱ8,再将折弯板ⅱ8再次进行折弯成中层6,即为柔性电路板2的前段部分,中层6与底层5之间粘附设置有黏性泡棉ⅱ4,使底层5通过黏性泡棉ⅱ4与中层6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ⅱ9,用于安装元器件,而底层5的后端再进行折弯成折弯板ⅰ10,再将折弯板ⅰ10再次进行折弯成上层7,即为柔性电路板2的后段部分,由于折弯板ⅰ10的高度大于折弯板ⅱ8的高度,使得上层7能够折叠在中层6的上方,上层7与中层6之间粘附设置有黏性泡棉ⅰ3,使中层6通过黏性泡棉ⅰ3与上
层7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ⅰ11,用于安装元器件。
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电路板的空间时,将柔性电路板2的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分别进行折叠即可节省电路板的使用空间,实现电路板的小型化设计,由于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ⅱ9和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ⅰ11的结构相等,故安装的元器件的数量也相等,大大提高了柔性电路板2的利用率。
18.实施例2:(以解开柔性电路板2为例)请参阅图1

图2和图4,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包括印制板1、柔性电路板2、黏性泡棉ⅰ3和黏性泡棉ⅱ4,当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生故障时,此时取下黏性泡棉ⅰ3和黏性泡棉ⅱ4即解开柔性电路板2的折叠,对安装在柔性电路板2上的元器件进行维修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包括印制板,所述印制板上固定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叠设置为底层、中层和上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通过底层与中层连接设置,所述底层的一端通过折弯板ⅰ与上层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ⅰ与中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的另一端通过折弯板ⅱ与中层一端连接,所述中层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ⅱ与底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固定设置在印制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ⅰ包括黏性泡棉ⅰ,所述黏性泡棉ⅰ设置在上层和中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ⅱ包括黏性泡棉ⅱ,所述黏性泡棉ⅱ设置在中层和底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性泡棉ⅰ的高度与黏性泡棉ⅱ高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通过黏性泡棉ⅰ与中层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ⅰ,所述中层通过黏性泡棉ⅱ与底层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件ⅰ的结构与电路件ⅱ的结构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板ⅰ的高度大于折弯板ⅱ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包括印制板,所述印制板上固定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叠设置为底层、中层和上层,所述上层通过底层与中层连接设置,所述底层的一端通过折弯板Ⅰ与上层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Ⅰ与中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的另一端通过折弯板Ⅱ与中层一端连接,所述中层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Ⅱ与底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固定设置在印制板上。本发明通过柔性电路板折叠成底、中、上三层,有效地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达到了小型化的目的,再通过缓冲组件Ⅰ和缓冲组件Ⅱ支撑于底、中、上三层之间,提高了层与层的稳定性和抗振性,简化了折叠装配的过程,保证了电路板的正常使用。常使用。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阁 朱红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1/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