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0416发布日期:2021-11-10 09:0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2.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的特性,目前主要用其亚纳秒级超窄脉冲来做近距离精确室内定位。
3.对于装载uwb电气元件的控制单元的壳体,一般情况下对于发射单元或者uwb基站都有专门的支架,这些设备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支架上。但是随着uwb技术的发展,应用层面逐步普及到大众,特别是室内使用。使用环境不允许使用专门的支架来支撑这些控制单元。
4.而一般的使用环境,只可能将这些单元悬空设置,因此需要考虑控制单元在墙面或者屋顶的悬挂设置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壳体结构,使得具备顶挂或者背挂的功能,完成对控制单元的悬空设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与壳体扣合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沿着边缘设置有外凸的第一台阶,沿着第一台阶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壳体的底部沿着边缘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台阶,沿着壳体底部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壳体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内凹面。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上对称的两个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每一个台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部。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三棱柱结构。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上对称的两个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台阶,与第二台阶相邻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出部沿着侧边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三棱柱结构。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扣合后的壳体与盖体,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在同一侧,内凹面设置在第二台阶的侧面上。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与支撑柱对应的盖体上设置有通孔,扣合后的盖体通过螺钉与支撑柱连接。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扣合后的壳体与盖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第三台阶上。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接口。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上的第一凸出部可以实现将整个壳体结构悬空与连接处进行顶部连接,通过第二凸出部可以实现将整个壳体结构悬空与连接处进行背部连接,第二台阶可以用于与连接处进行整体支出壳体结构。
19.整个结构悬空设置后,壳体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是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是盖体,1

1是第一台阶,1

2是第一凸出部,2是壳体,2

1是第二凸出部,2

2是第二台阶,2

3是凹面,2

4是通孔,2

5是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相互扣合的盖体1和壳体2,整体为箱体结构。在盖体1上,对称的两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台阶1

1,在第一台阶1

1内侧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

2,第一凸出部1

2为三棱柱结构,第一凸出部1

2与盖体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凸出部1

2向着与盖体1上表面相反的方向凸出,使得扣件可以与第一凸出部1

2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于第一凸出部1

2的连接。而第一台阶1

1可以用于当第一凸出部1

2在进行连接时对连接端的端面进行支撑接触。
25.在壳体2上,壳体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其中一个侧面沿着侧边设置第二凸出部2

1,第二凸出部2

1与第一凸出部1

2的结构一致,均为三棱柱结构,壳体2的另一个侧面上,在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台阶2

2,而在设置有第二台阶2

2的壳体侧面上设置有内凹面2

3。
2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对称结构设置,壳体2的对称侧面上均设置有内凹面2

3,可以用于与被连接处进行卡接,而第二台阶2

2可以用于设置在被连接处上用于支撑整个壳体结构。
27.本实施例具有两种连接方式,顶端连接和背端连接,当进行顶端连接时,通过第一凸出部1

2进行连接,整个壳体结构悬挂在空中。当进行背部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二凸出部2

1与被连接处进行连接,并通过第二台阶2

2对壳体进行支撑,或者通过内凹面2

3对壳体结构进行整体的限定。
28.如图2所示,在壳体2的内壁上沿着壁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2

5,每一个支撑柱2

5上设置有螺纹孔,当盖体1与壳体2进行扣合时,通过螺钉将盖体1固定连接到支撑柱2

5上。而盖体1与壳体2的连接端面相互基础,在其连接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密封圈3使得壳体内部为密封防水结构。
29.在壳体2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

4,通孔2

4采用防水结构,用于设置各种信号接口。
30.本实施例的结构,无论是顶端连接还是背部连接,都是悬挂在半空中,因此壳体上
除开连接面以外都是与空气接触,因此壳体采用金属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不需要额外的散热结构。
31.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与壳体扣合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沿着边缘设置有外凸的第一台阶,沿着第一台阶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壳体的底部沿着边缘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台阶,沿着壳体底部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壳体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内凹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对称的两个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每一个台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三棱柱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称的两个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台阶,与第二台阶相邻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沿着侧边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三棱柱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扣合后的壳体与盖体,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在同一侧,内凹面设置在第二台阶的侧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与支撑柱对应的盖体上设置有通孔,扣合后的盖体通过螺钉与支撑柱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扣合后的壳体与盖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第三台阶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接口。

技术总结
一种控制单元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与壳体扣合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沿着边缘设置有外凸的第一台阶,沿着第一台阶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壳体的底部沿着边缘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台阶,沿着壳体底部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壳体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内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上的第一凸出部可以实现将整个壳体结构悬空与连接处进行顶部连接,通过第二凸出部可以实现将整个壳体结构悬空与连接处进行背部连接,第二台阶可以用于与连接处进行整体支出壳体结构。进行整体支出壳体结构。进行整体支出壳体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 李秋实 任耕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靓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