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4147发布日期:2022-03-20 02:3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2.开关是平时使用的最多的器件。它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基本原理是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现阶段设备上用的较多的是机械开关较多。
3.虽然控制开关方法各异,但是基本都是属于触点开关,易产生火花,使用是次数多以后,触点处易烧黑,导致阻抗变大,时间久会导致发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火花、长期使用无异常、使用寿命长的光电控制开关。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光电控制开关,包括底座和转动设于底座上的翘板按钮,所述翘板按钮设有触动杆,所述触动杆伸入容置槽内,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光敏可控硅和活动翘片,所述活动翘片以杠杆的形式转动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活动翘片上设有挡光板,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光敏可控硅分别位于挡光板的两侧,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与红外光敏可控硅相对设置。
7.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8.所述底座为非透明底座,因此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不会受外界红外光线的影响。
9.所述活动翘片中部转动设于容置槽内,所述挡光板设于活动翘片的端部。
10.所述活动翘片的两端设有所述挡光板,从而便于安装。
11.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两根第一引脚往外伸出底座,所述红外光敏可控硅的两根第二引脚往外伸出底座。
12.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弹性卡扣,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弹性卡扣卡紧在固定件,从而便于底座固定在固定件上。
13.所述翘板按钮转动设于容置槽的开口处。
14.所述活动翘片与挡光板一体设置,从而便于生产和制造。
15.所述弹性卡扣为与底座一体成型的弹性扣臂,所述弹性扣臂的下端与底座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弹性扣臂的上端与底座的外侧壁存在间隙,以使弹性扣臂具有更好弹性,便于实现弹性形变。
16.所述活动翘片为两端高、中间低状的圆弧形片,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实用新型通过挡光板、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光敏可控硅配合,实现控制电路的
通断,用户按动翘板按钮,翘板按钮会带动挡光板运动,挡光板不再挡住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线,红外光敏可控硅接收到红外信号,然后导通电路,相反,若挡光板挡住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线,红外光敏可控硅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则断开电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杜绝以往开关容易产生火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因使用频繁导致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电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电控制开关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控制开关的俯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电控制开关的a-a处的剖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电控制开关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5.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光电控制开关,包括底座1和转动设于底座1上的翘板按钮2,所述翘板按钮2设有触动杆7,所述触动杆7伸入容置槽8内,所述底座1上设有容置槽8,所述容置槽8内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3、红外光敏可控硅4和活动翘片5,所述活动翘片5以杠杆的形式转动设置在容置槽8内,所述活动翘片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一挡光板6和第二挡光板61,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3和红外光敏可控硅4分别位于第一挡光板6的两侧,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3与红外光敏可控硅4相对设置。
26.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27.所述底座1为非透明底座1。
28.所述活动翘片5中部转动设于容置槽8内。
29.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3的两根第一引脚31往外伸出底座1,所述红外光敏可控硅4的两根第二引脚41往外伸出底座1。
30.所述底座1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上设有弹性卡扣9。
31.所述翘板按钮2转动设于容置槽8的开口处。
32.所述活动翘片5、第一挡光板6和第二挡光板61一体设置。
33.所述弹性卡扣9为与底座1一体成型的弹性扣臂91,所述弹性扣臂的下端与底座1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弹性扣臂91的上端与底座1的外侧壁存在间隙。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往一侧按下翘板按钮时,翘板按钮往该侧转动,触动杆往另一侧转动,触动杆驱动活动翘片转动,活动翘片的第一端及第一挡光板翘起,挡光板不再挡住红外光敏可控硅接的红外光线,红外光敏可控硅接收到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红外信号后,红外光敏可控硅导通电路,家用电器开始工作。相反,当用户往另一侧按下翘板按钮时,触动杆驱动活动翘片的第一端和第一挡光板向下转动,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线被第一挡光板挡住,红外光敏可控硅接收不到红外信号,红外光敏可控硅断开电路,家用电器停止工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光电控制开关实现了控制电路通断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转动设于底座上的翘板按钮,所述翘板按钮设有触动杆,所述触动杆伸入容置槽内,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光敏可控硅和活动翘片,所述活动翘片以杠杆的形式转动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活动翘片上设有挡光板,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光敏可控硅分别位于挡光板的两侧,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与红外光敏可控硅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为非透明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翘片中部转动设于容置槽内,所述挡光板设于活动翘片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翘片的两端设有所述挡光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两根第一引脚往外伸出底座,所述红外光敏可控硅的两根第二引脚往外伸出底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弹性卡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翘板按钮转动设于容置槽的开口处。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翘片与挡光板一体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卡扣为与底座一体成型的弹性扣臂,所述弹性扣臂的下端与底座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弹性扣臂的上端与底座的外侧壁存在间隙。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光电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翘片为两端高、中间低状的圆弧形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控制开关,它包括底座和转动设于底座上的翘板按钮,容置槽内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光敏可控硅和活动翘片,活动翘片以杠杆的形式转动设置在容置槽内,活动翘片上设有挡光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挡光板、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光敏可控硅配合,实现控制电路的通断,用户按动翘板按钮,翘板按钮会带动挡光板运动,挡光板不再挡住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线,红外光敏可控硅接收到红外信号,然后导通电路,相反,若挡光板挡住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线,红外光敏可控硅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则断开电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杜绝以往开关容易产生火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因使用频繁导致异常的问题。异常的问题。异常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君天恒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