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8447发布日期:2022-07-23 09:5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集成灶正在取代传统的油烟机和灶具,逐渐成为当今家庭的常用电器。集成灶的电控电器的温升会对集成灶的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风机采用直流变频控制的集成灶,其直流风机驱动板温升较高。而目前集成灶是通过自带散热铝片来实现降低温升,但由于电器盒的实际安装条件,空气不流动,集成灶长时间运行后,热量仍聚集在电器盒内,直接影响到电控电器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故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器盒温升较高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包括集成灶本体、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容纳于所述集成灶本体下部,所述集成灶本体下部设置有负压箱,所述负压箱内设置有风机,所述负压箱与所述电器盒相互连通。
6.负压箱用于产生负压区,将热量排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风机用于抽气,从而形成负压。负压箱与电器盒相互连通,使电器盒的热量更容易被负压箱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提高了集成灶电器盒的散热性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所述负压箱上设置有负压箱通孔,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电器盒通孔,所述负压箱通孔与所述电器盒通孔适配。
8.负压箱通孔与电器盒通孔适配,使电器盒的热量更容易被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
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所述负压箱通孔与所述电器盒通孔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负压箱通孔与所述电器盒通孔通过所述导流板相互连通。
10.导流板的设置,使电器盒通孔到负压箱通孔的气流流动更顺畅,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
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所述电器盒包括上盖、下盖、盒底,所述上盖、所述下盖、所述盒底依次拆卸式连接,所述电器盒通孔位于所述上盖侧面。
12.上盖、下盖、盒底依次拆卸式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电器盒通孔位于上盖侧面,使热气流自然向上流动更易流出,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
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所述下盖顶部设置有驱动板,所述上盖盖住所述驱动板。
14.驱动板单独设置在下盖顶部,散热空间更大,从而更利于散热。
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所述盒底顶部设置有电源板,所述下盖盖住所述电源板。
16.驱动板单独设置在盒底顶部,散热空间更大,从而更利于散热。
1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所述下盖侧面设置有散热窗。
18.散热窗用于透气散热,尤其在负压箱工作时能与电器盒通孔通适配形成稳定气流,气流从散热窗进,从电器盒通孔通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2.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器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器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1-7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包括集成灶本体1、电器盒3,所述电器盒3容纳于所述集成灶本体1下部,所述集成灶本体1下部设置有负压箱11,所述负压箱11内设置有风机111,所述负压箱11与所述电器盒3相互连通。
29.集成灶使用时,风机111工作,负压箱11产生负压区,电器盒3的热量通过负压区排出,实现高效散热。
30.作为优选,所述负压箱11上设置有负压箱通孔112,所述电器盒3上设置有电器盒通孔31,所述负压箱通孔112与所述电器盒通孔31适配。
31.作为优选,所述负压箱通孔112与所述电器盒通孔31之间设置有导流板2,所述负压箱通孔112与所述电器盒通孔31通过所述导流板2相互连通。
32.作为优选,所述电器盒3包括上盖32、下盖33、盒底34,所述上盖32、所述下盖33、所述盒底34依次拆卸式连接,所述电器盒通孔31位于所述上盖32侧面。
33.作为优选,所述下盖33顶部设置有驱动板331,所述上盖32盖住所述驱动板331。
34.作为优选,所述盒底34顶部设置有电源板341,所述下盖33盖住所述电源板341。
35.作为优选,所述下盖33侧面设置有散热窗332。
36.更为具体的,集成灶使用时,风机111工作,负压箱11产生负压区,驱动板331、电源板341工作产生热量,热量被气流经过电器盒通孔31、导流板2、负压箱通孔112排出,实现高效散热。
37.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包括集成灶本体(1)、电器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3)容纳于所述集成灶本体(1)下部,所述集成灶本体(1)下部设置有负压箱(11),所述负压箱(11)内设置有风机(111),所述负压箱(11)与所述电器盒(3)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箱(11)上设置有负压箱通孔(112),所述电器盒(3)上设置有电器盒通孔(31),所述负压箱通孔(112)与所述电器盒通孔(31)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箱通孔(112)与所述电器盒通孔(31)之间设置有导流板(2),所述负压箱通孔(112)与所述电器盒通孔(31)通过所述导流板(2)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3)包括上盖(32)、下盖(33)、盒底(34),所述上盖(32)、所述下盖(33)、所述盒底(34)依次拆卸式连接,所述电器盒通孔(31)位于所述上盖(32)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3)顶部设置有驱动板(331),所述上盖(32)盖住所述驱动板(33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34)顶部设置有电源板(341),所述下盖(33)盖住所述电源板(34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3)侧面设置有散热窗(3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电器盒散热结构,包括集成灶本体、电器盒,电器盒容纳于集成灶本体下部,集成灶本体下部设置有负压箱,负压箱内设置有风机,负压箱与电器盒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提高了集成灶电器盒的散热性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拆装方便。拆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勇 陈月华 廖建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