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1669发布日期:2023-06-28 14: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路板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特指一种电路板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电子装置(例如m.2固态硬盘)在与电路板连接装配时,需要先将电子装置一端插入电路板上设置的连接器上,并形成电性导通,且该电子装置另一端置于电路板上设置的定位柱上,并通过螺丝穿过该电路板的孔位螺旋固定于该定位柱上,以此将电子装置另一端紧固于电路板上,最终将整个电子装置稳定装配于电路板上,并保证电子装置与电路板形成稳定的电性导接。

2、以上的装配方式需要螺丝锁固,无论是安装还是移除,均需要拆卸螺丝,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组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螺丝体积较小,在组装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螺丝丢失的稳定,对操作员造成较大的困扰。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机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路板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固定件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固定件上端的旋转扣以及设于固定件与旋转扣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旋转扣相对固定件旋转后,可通过弹性元件复位;所述旋转扣上端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扣体,且该扣体上端设置有导向斜面;电子装置一端与连接器连接,该电子装置另一端被旋转扣的扣体锁定。

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电子装置另一端压向扣体的导向斜面,迫使该旋转扣相对固定件旋转并压缩弹性元件,当电子装置另一端被压下至越过扣体后,该旋转扣通过弹性元件的扭力复位,驱使该扣体扣压在电子装置另一端上端面,以锁定电子装置另一端;所述旋转扣上端外侧还设置有手柄。

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扣沿其上端向下开设有贯通的穿孔,且该固定件上端设置有与穿孔对应的螺孔,一螺丝穿过该穿孔螺旋固定于该螺孔中,且该旋转扣以螺丝作为转轴相对固定件旋转,且该螺丝将旋转扣、弹性元件和固定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该整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电路板上。

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扣下端设置有行程限位槽,该固定件上端设置有滑块,该滑块置于该行程限位槽内。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或弹片。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有弹性主体以及成型于该弹性主体上端的上定位部和成型于该弹性主体下端的下定位部,该弹性主体套设于该固定件上端,且该下定位部穿设于该固定件设置的下限位孔中,该上定位部穿设于该旋转扣设置的上限位孔中。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下端成型有螺纹柱;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若干呈一排分布的螺母,该固定件通过螺纹柱螺旋固定于任意一个螺母中,以固定于电路板上。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母外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性元件的下定位部穿过固定件的下限位孔以伸出该固定件下端面外,并可在下限位孔中上下活动,并且在螺纹柱相对螺母螺旋到位后,该下定位部嵌入该螺母外围的限位槽中。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槽一侧壁设置成倾斜引导面。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没有使用的螺母贴一层麦拉;或者是,没有使用的螺母被密封帽扣盖,其中,所述密封帽下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扣和第二弧形扣及位于该第一弧形扣和第二弧形扣旁侧的定位柱,该第一弧形扣和第二弧形扣扣入该螺母内,并张紧定位,且该定位柱嵌入该螺母外围设置的限位槽中。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于旋转扣与固定件之间设置弹性元件,该旋转扣上端外侧设有向外凸出的扣体,且该扣体上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在使用过程中,将电子装置一端与连接器连接,并压下电子装置另一端,驱使该电子装置另一端压向扣体的导向斜面,迫使该旋转扣相对固定件旋转并压缩弹性元件,当电子装置另一端被压下至越过扣体后,该旋转扣通过弹性元件的扭力实现自动复位,驱使该扣体扣压在电子装置另一端上端面,以锁定电子装置另一端,以此实现将电子装置固定于电路板上,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电性导通,且本实用新型在直接压下电子装置另一端后,即可实现将电子装置另一端锁定于电路板上,其操作起来极为方便,并可实现快速更换,组装效率极高,并且无需像传统方式那样需要采用螺丝起子等工具不断地拆卸螺丝,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操作时间,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特征:

1.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在电路板(1)上的连接器(2)、固定件(3)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固定件(3)上端的旋转扣(4)以及设于固定件(3)与旋转扣(4)之间的弹性元件(5),所述旋转扣(4)相对固定件(3)旋转后,可通过弹性元件(5)复位;所述旋转扣(4)上端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扣体(41),且该扣体(41)上端设置有导向斜面(411);电子装置(6)一端与连接器(2)连接,该电子装置(6)另一端被旋转扣(4)的扣体(41)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当电子装置(6)另一端压向扣体(41)的导向斜面(411),迫使该旋转扣(4)相对固定件(3)旋转并压缩弹性元件(5),当电子装置(6)另一端被压下至越过扣体(41)后,该旋转扣(4)通过弹性元件(5)的扭力复位,驱使该扣体(41)扣压在电子装置(6)另一端上端面,以锁定电子装置(6)另一端;所述旋转扣(4)上端外侧还设置有手柄(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4)沿其上端向下开设有贯通的穿孔(42),且该固定件(3)上端设置有与穿孔(42)对应的螺孔(31),一螺丝(7)穿过该穿孔(42)螺旋固定于该螺孔(31)中,且该旋转扣(4)以螺丝(7)作为转轴相对固定件(3)旋转,且该螺丝(7)将旋转扣(4)、弹性元件(5)和固定件(3)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该整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电路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4)下端设置有行程限位槽(44),该固定件(3)上端设置有滑块(32),该滑块(32)置于该行程限位槽(4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为扭簧或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包括有弹性主体(51)以及成型于该弹性主体(51)上端的上定位部(52)和成型于该弹性主体(51)下端的下定位部(53),该弹性主体(51)套设于该固定件(3)上端,且该下定位部(53)穿设于该固定件(3)设置的下限位孔(34)中,该上定位部(52)穿设于该旋转扣(4)设置的上限位孔(45)中。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下端成型有螺纹柱(35);所述电路板(1)上固定有若干呈一排分布的螺母(11),该固定件(3)通过螺纹柱(35)螺旋固定于任意一个螺母(11)中,以固定于电路板(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1)外围设置有限位槽(111),所述弹性元件(5)的下定位部(53)穿过固定件(3)的下限位孔(34)以伸出该固定件(3)下端面外,并可在下限位孔(34)中上下活动,并且在螺纹柱(35)相对螺母(11)螺旋到位后,该下定位部(53)嵌入该螺母(11)外围的限位槽(111)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1)一侧壁设置成倾斜引导面(11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没有使用的螺母(11)贴一层麦拉;或者是,没有使用的螺母(11)被密封帽(12)扣盖,其中,所述密封帽(12)下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扣(121)和第二弧形扣(122)及位于该第一弧形扣(121)和第二弧形扣(122)旁侧的定位柱(123),该第一弧形扣(121)和第二弧形扣(122)扣入该螺母(11)内,并张紧定位,且该定位柱(123)嵌入该螺母(11)外围设置的限位槽(111)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路板连接机构,其包括固定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固定件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固定件上端的旋转扣及设于固定件与旋转扣之间的弹性元件,旋转扣相对固定件旋转后,可通过弹性元件复位;旋转扣上端外侧设有扣体,且扣体上端面设有导向斜面;电子装置一端与连接器连接,压下电子装置另一端,电子装置另一端被旋转扣的扣体锁定;当电子装置另一端压向扣体的导向斜面,迫使旋转扣相对固定件旋转并压缩弹性元件,当电子装置另一端被压下至越过扣体后,旋转扣通过弹性元件的扭力复位,驱使扣体扣压在电子装置另一端上端面,以锁定电子装置另一端,其操作简便,并可实现快速更换,且组装效率极高,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娜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