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线和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3392发布日期:2023-12-01 10:5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加热线和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弯曲性优异的加热线和配设有该加热线的发热体。


背景技术:

1、作为一例,加热线用于车辆用制热部件的发热源、一般制热产品的发热源等。以往,提出了在纤维芯的外周呈螺旋状卷绕多根发热线且设置护套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047087号公报)。另外,为了提高弯曲性,提出了使用被由氟树脂构成的绝缘膜包覆的多根导体线材的结构(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20951号公报)。

2、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在现有结构中,各发热线均必须绝缘包覆导体线材是技术常识。即,在各发热线为裸导体的情况下,若一根断线,则整体的电阻值的变化小,另一方面,断线部位局部成为高电阻,因此存在该断线部位的发热量上升而导致局部成为异常高温的问题。与此相对,在绝缘包覆各发热线的情况下,若一根断线,则整体的电阻值相应地变高,整体发热量下降,因此能够防止断线部位局部成为异常高温。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047087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209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汽车的座椅等所使用的加热线除了要求高弯曲耐久性之外,还要求迅速加热的功能(速暖功能),为了与其对应,要求窄间距下的布线,因此要求细径化。另一方面,实际情况是由于各发热线具有绝缘膜的结构花费材料费、工时,因此难以应对高弯曲耐久性、细径化和低成本化的所有要求。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线,该加热线通过采用能够具有高弯曲耐久性而应对细径化,并且能够防止局部成为异常高温的新结构,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5、作为一个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公开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6、本发明的加热线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发热部,其在纤维芯的外周呈螺旋状卷绕有发热线;以及护套,其配置于所述发热部的外周,所述发热线交替地卷绕有由第一金属线材构成的第一发热线和在第二金属线材的外周设置有绝缘膜的第二发热线。

7、根据该结构,通过制成将不具有绝缘膜的第一发热线和具有绝缘膜的第二发热线交替地呈螺旋状卷绕于纤维芯的外周的构造,能够维持第一发热线与第二发热线的绝缘,因此能够防止局部成为异常的高温,能够具有高弯曲耐久性而应对细径化,并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8、本发明的加热线优选所述第一发热线和所述第二发热线分别配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第一发热线为多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热线相互隔开间隔地卷绕,且具有所述第一发热线和所述第二发热线相互接触的集合部。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发热线为一根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绝缘性,并且能够通过集合部迅速地加热,能够容易地应对窄间距下的布线。另外,在第一发热线为多根的情况下,能够相互隔开间隔地维持绝缘,并且能够通过集合部迅速地加热,能够容易地应对窄间距下的布线。

9、本发明的加热线优选所述发热线的导体直径为0.03~0.15mm,所述发热线的数量为2~10根。根据该结构,能够充分应对细径化的要求,并且能够通过集合部迅速地加热,能够容易地应对窄间距下的布线。

10、本发明的加热线中的上述绝缘膜优选由聚氨酯、聚酯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润滑性尼龙或润滑性聚酰胺酰亚胺中的任一种以上构成。作为一例,所述绝缘膜有时设为多层结构,在该情况下,具有由聚氨酯、聚酯酰亚胺、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中的任一种以上构成的下层以及由润滑性尼龙或润滑性聚酰胺酰亚胺构成的上层。

11、本发明的发热体的特征在于,其配设有上述本发明的加热线。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通过制成将不具有绝缘膜的第一发热线和具有绝缘膜的第二发热线交替地呈螺旋状卷绕于纤维芯的外周的构造,能够维持第一发热线与第二发热线的绝缘,因此能够防止局部成为异常的高温,能够实现具有高弯曲耐久性而应对细径化、并且实现低成本化的加热线。另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加热线,能够实现能够防止由于断线所导致的局部的异常高温,弯曲耐久性优异的结构的发热体。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发热部,其在纤维芯的外周呈螺旋状卷绕有发热线;以及护套,其配置于所述发热部的外周,所述发热线交替地卷绕有由第一金属线材构成的第一发热线和在第二金属线材的外周设置有绝缘膜的第二发热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线和所述第二发热线分别配置有一根或多根,在所述第一发热线为多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热线相互隔开间隔地卷绕,且具有所述第一发热线和所述第二发热线相互接触的集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的导体直径为0.03mm~0.15mm,所述发热线的数量为2根~10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由聚氨酯、聚酯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润滑性尼龙或润滑性聚酰胺酰亚胺中的任一种以上构成。

5.一种发热体,其配设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线,通过采用能够具有高弯曲耐久性而应对细径化,并且能够防止局部成为异常高温的新结构,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加热线(1)具备:发热部,其在纤维芯(2)的外周呈螺旋状卷绕有发热线;以及护套(7),其配置于所述发热部的外周,所述发热线是交替地卷绕有由第一金属线材(4a)构成的第一发热线(4)和在第二金属线材(5a)的外周设置有绝缘膜(5b)的第二发热线(5)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裕昭,中山毅安,田中大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 TOTOKU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