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9763发布日期:2023-06-15 01:3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导流片的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


背景技术:

1、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产品已与日常生活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各种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供由散热装置将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排出至外界,以确保可携式电子装置正常运作。风扇是最常被使用的散热装置的一,通过将发热元件附近的热空气吹散或抽离,使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可由附近的空气带走而达到散热效果。

2、以影像处理器为例,一般来说,电脑厂商会在影像处理器上架设散热鳍片,并将风扇架设于散热鳍片上。散热鳍片用以吸收影像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能,并供由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来将累积于散热鳍片中的热能带走。

3、然而,除了影像处理器的散热需求逐渐增加外,影像处理器周围的其他电子元件,如电阻或电容同样有散热需求。因此,目前的散热鳍片的设计恐难以兼顾影像处理器与影像处理器周围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借以兼顾热源与热源周围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

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装置包含多片鳍片、至少一第一热管及至少一第二热管。些鳍片各包含一鳍片本体及二第一导流片。每一该鳍片本体具有一入风侧边、一出风侧边及二第一连通口。该二第一连通口位于该入风侧边及该出风侧边之间。该二第一导流片分别倾斜设置于该二第一连通口的一侧,且自该二第一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二第一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二第一导流片之间。第一热管位于该二第一导流片之间。第二热管位于其中一该第一导流片远离另一该第一导流片的一侧。

3、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装置包含多片鳍片、至少一第一热管及至少一第二热管。些鳍片各包含一鳍片本体、一第一导流片及一第二导流片。每一该鳍片本体具有一入风侧边、一出风侧边、一第一连通口及一第二连通口。该第一连通口与该第二连通口位于该入风侧边及该出风侧边之间。该第一导流片与该第二导流片分别倾斜设置于该第一连通口的一侧与该第二连通口的一侧,且自该第一连通口流出的气流用以受该第一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第一导流片远离该第二导流片的一侧,以及自该第二连通口流出的气流用以受该第二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第二导流片远离该第一导流片的一侧。第一热管位于该第一导流片远离该第二导流片的一侧。第二热管位于该第一导流片与该第二导流片之间。

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显示卡组件包含一显示卡体及一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设置于该显示卡体,该散热装置包含多片鳍片、至少一第一热管及至少一第二热管。些鳍片各包含一鳍片本体及二第一导流片。每一该鳍片本体具有一入风侧边、一出风侧边及二第一连通口。该二第一连通口位于该入风侧边及该出风侧边之间。该二第一导流片分别倾斜设置于该二第一连通口的一侧,且自该二第一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二第一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二第一导流片之间。第一热管位于该二第一导流片之间。第二热管位于其中一该第一导流片远离另一该第一导流片的一侧。

5、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与显示卡组件,通过第一导流片与第二导流片的设计,能够让气流直接经连通口与导流片导引而直接将气流吹向热管,或是仅经导流片导引而吹向热管。如此一来,散热装置除了能够针对温度较高的热管进行散热,亦能够兼顾出风侧边处的热源与热源周围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

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气流方向垂直于该入风侧边,并自该入风侧边朝向该出风侧边,该第一导流片的长边与该气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导流片的二长边的间距自靠近该入风侧边的一端朝远离该入风侧边的一端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导流片,该鳍片本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二连通口,该至少一第二连通口位于其中一该第一导流片远离另一该第一导流片的一侧,该至少一第二导流片倾斜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二连通口靠近该二第一导流片的一侧,且自该至少一第二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至少一第二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至少一第二导流片远离该二第一导流片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气流方向垂直于该入风侧边,并自该入风侧边朝向该出风侧边,该第二导流片的长边与该气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导流片的长边与相邻的该第一导流片的长边的间距自靠近该入风侧边的一端朝远离该入风侧边的一端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二第三导流片,该鳍片本体还具有二第三连通口,该二第三连通口位于该入风侧边及该出风侧边之间,且该二第三连通口较该二第一连通口远离该入风侧边,该二第三导流片分别倾斜设置于该二第三连通口的一侧,且自该二第三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二第三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二第三导流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气流方向垂直于该入风侧边,并自该入风侧边朝向该出风侧边,该第三导流片的长边与该气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三导流片的长边的间距自靠近该入风侧边的一端朝远离该入风侧边的一端递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大间距大于该二第三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大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小间距大于该二第三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小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四导流片,该鳍片本体还具有至少一第四连通口,该至少一第四连通口较该至少一第二连通口远离该入风侧边,该至少一第四导流片倾斜设置于该至少一第四连通口靠近该第三导流片的一侧,且自该至少一第四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至少一第四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至少一第四导流片远离该二第三导流片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气流方向垂直于该入风侧边,并自该入风侧边朝向该出风侧边,该至少一第四导流片的长边与该气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四导流片的长边与相邻的该第三导流片的长边的间距自靠近该入风侧边的一端朝远离该入风侧边的一端递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五导流片,该鳍片本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五连通口,该至少一第二连通口位于该至少一第五连通口与相邻该第一连通口之间,该至少一第五导流片倾斜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五连通口靠近该第二导流片的一侧,且自该至少一第五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至少一第五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至少一第五导流片远离该第二导流片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五导流片的长边与该至少一第二导流片的长边平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三热管,介于该第二导流片与该第五导流片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热管、该至少一第二热管及该至少一第三热管至少有其中二热管的直径相异。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导流片与该鳍片本体夹一锐角。

20.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片的长边与该第二导流片的长边的间距自靠近该入风侧边的一端朝远离该入风侧边的一端递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导流片,该鳍片本体还具有一第三连通口,该第三连通口位于该入风侧边及该出风侧边之间,且该第三连通口较该第一连通口远离该入风侧边,该第三导流片倾斜设置于该第三连通口的一侧,且自该第三连通口流出的气流流向相同于自该第一连通口流出的气流流向。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气流方向垂直于该入风侧边,并自该入风侧边朝向该出风侧边,该第三导流片的长边与该气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四导流片,该鳍片本体还具有一第四连通口,该一第四连通口较该一第二连通口远离该入风侧边,该第四导流片倾斜设置于该第四连通口靠近该第三导流片的一侧,且自该第四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第四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第四导流片远离该二第三导流片的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气流方向垂直于该入风侧边,并自该入风侧边朝向该出风侧边,该至少一第四导流片的长边与该气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四导流片的长边与相邻的该第三导流片的长边的间距自靠近该入风侧边的一端朝远离该入风侧边的一端递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片的长边与该第二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大间距小于该第三导流片的长边与该第四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大间距。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片的长边与该第二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小间距小于该第三导流片的长边与该第四导流片的长边的最小间距。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五导流片,该鳍片本体还具有一第五连通口,该第二连通口位于该第五连通口与该第一连通口之间,该第五导流片倾斜设置于该第五连通口靠近该第二导流片的一侧,且自该第五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第五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第五导流片远离该第二导流片的一侧。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导流片的长边与该第二导流片的长边平行。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三热管,介于该第二导流片与该第五导流片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热管、该至少一第二热管及该至少一第三热管至少有其中二热管的直径相异。

3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片与该鳍片本体以及该第二导流片与该鳍片本体皆夹一锐角。

34.一种显示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气流产生器,设置于该散热装置,且该鳍片本体的该入风侧边与该出风侧边分别邻近于该气流产生器与该显示卡体。


技术总结
一种散热装置,包含多片鳍片、至少一第一热管及至少一第二热管。些鳍片各包含一鳍片本体及二第一导流片。每一该鳍片本体具有一入风侧边、一出风侧边及二第一连通口。该二第一连通口位于该入风侧边及该出风侧边之间。该二第一导流片分别倾斜设置于该二第一连通口的一侧,且自该二第一连通口流出的气流受该二第一导流片导引而流至该二第一导流片之间。第一热管位于该二第一导流片之间。第二热管位于其中一该第一导流片远离另一该第一导流片的一侧。

技术研发人员:石舜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