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25431发布日期:2024-01-16 12:3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及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尤其是一种散热器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向大容量、大功率、高集成、轻量化方向发展,由此导致了设备系统的热耗密度越来越大,环境适应性需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高可靠性散热问题已经逐渐成为遏制各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目前的散热器主要通过两相翅片的高导热、高均温特性,用以替代传统散热器的金属翅片,虽然可以显著提升散热效率,但是当基板局部热耗过高时,两相散热齿片依然难以解决高热流密度处的局部超温问题,而且可靠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及通信设备,能满足高热流密度、大功率模块的散热需求,并且提升散热器整体的可靠性及冗余性。

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

4、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用于吸收热源热量,所述散热基板的内部设置有基板空腔和挡隔结构,所述挡隔结构用于将所述基板空腔分割为多个基板腔体,相邻两个所述基板腔体中的冷媒工质不流通;

5、多个散热齿片,与所述散热基板连接。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齿片为两相散热齿片。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两相散热齿片中的两相管道与所述基板腔体连通。

8、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基板腔体与对应的所述两相管道形成独立的回路。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两相散热齿片中的两相管道的数量与所述两相散热齿片连通的所述基板腔体的数量相同。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两相散热齿片的两相管道与所述基板腔体不连通。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的内腔面设置有凹槽以形成局部储液结构。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的内腔面为粗糙面。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粗糙面通过喷砂工艺生成,和/或通过颗粒冷喷工艺生成。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空腔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柱的直径不同。

16、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散热齿片的顶部设置有折弯部,多个相邻的散热齿片的所述折弯部形成盖板结构。

17、在一实施例中,散热基板可设置外周凸缘,所述外周凸缘用于与外部壳体进行连接。

18、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器。

19、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器及通信设备,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多个散热齿片,散热基板用于吸收热源热量,散热基板的内部设置有基板空腔和挡隔结构,挡隔结构用于将基板空腔分割为多个基板腔体,相邻两个基板腔体中的冷媒工质不流通;多个散热齿片,与散热基板连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一体式腔体设计的散热器,而该类散热器的腔体体积大,制造过程中难以保证其密封性,成品存在密封性低、可靠性低的问题,需要经常维护。而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对散热基板的分多个基板腔体设计,在工艺上相对于一体式腔体的设计更容易满足每个小的基板腔体的密封性,而且在遇到干烧情况时也是部分基板腔体存在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个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因此该分多个基板腔体设计的散热器的可靠性、冗余性得到提高,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的热源要求,不同的基板腔体可以针对热源做匹配的结构设置,能够针对性地强化散热器的局部散热能力。

2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片为两相散热齿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散热齿片中的两相管道与所述基板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基板腔体与对应的所述两相管道形成独立的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散热齿片中的两相管道的数量与所述两相散热齿片连通的所述基板腔体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散热齿片的两相管道与所述基板腔体不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内腔面设置有凹槽,以形成局部储液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内腔面为粗糙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通过喷砂工艺生成,和/或通过颗粒冷喷工艺生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空腔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柱的直径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散热齿片的顶部设置有折弯部,多个相邻的散热齿片的所述折弯部形成盖板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还设置有外周凸缘,所述外周凸缘用于与外部壳体进行连接。

14.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及通信设备,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多个散热齿片,散热基板用于吸收热源热量,散热基板的内部设置有基板空腔和挡隔结构,挡隔结构用于将基板空腔分割为多个基板腔体,相邻两个基板腔体中的冷媒工质不流通;多个散热齿片,与散热基板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散热基板的分多个基板腔体设计有利于提高散热器的可靠性、冗余性,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的热源要求,基板腔体可以针对热源做匹配的结构设置,能够针对性地强化散热器的局部散热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段凯文,聂志东,刘欣,汪艳,陈晓雪,刘帆,李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兴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