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1821发布日期:2024-03-05 14:5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便携式终端设备逐渐向轻薄化发展,有效散热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均温板作为相变热传导器件,由于其优异的传热性能及均温性能被广泛用于解决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散热问题。

2、但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受热区域的气态换热介质除了向远离受热区域的冷端扩散外,还向受热区域附近扩散,影响均温板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均温板,所述均温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均温腔,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所述受热区域与热源对应;

3、所述均温腔中设置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受热区域的一侧,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受热区域受热后,所述受热区域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

4、所述均温腔中设置气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液态换热介质通道,所述液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设置于不同平面。

5、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受热区域,所述阻挡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之间,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至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中。

6、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板包括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设置于所述均温腔中,所述均温腔中的液态换热介质贮存于所述毛细结构中并能够于所述毛细结构中流动,所述毛细结构形成所述液态换热介质通道。

7、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所述均温腔,所述毛细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8、所述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

9、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中,所述阻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10、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自由端部与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11、沿所述均温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与所述阻挡部的高度相同。

12、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沿所述均温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阻挡部的长度为所述均温板的长度的50%至70%。

13、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包括实体金属隔层、毛细金属网、毛细金属编织结构和金属毛细隔层中的至少一种。

14、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实体金属隔层通过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15、和/或,

16、所述毛细金属网或所述毛细金属编织结构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17、和/或,

18、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和烧结方式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所述金属毛细隔层。

19、本公开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热源以及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提出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的受热区域与所述热源对应设置。

20、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和电池盖,所述均温板嵌设于所述中框和/或所述电池盖。

21、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22、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为分体结构时,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粘接连接。

23、采用本公开的上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在受热区域的一侧设置阻挡部,阻止受热区域受热后均温腔内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避免受热区域的热量流动至受热区域附近较低温度区域而导致均温腔内气液循环受阻,影响均温板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能。

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均温腔,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所述受热区域与热源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受热区域,所述阻挡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之间,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至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包括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设置于所述均温腔中,所述均温腔中的液态换热介质贮存于所述毛细结构中并能够于所述毛细结构中流动,所述毛细结构形成所述液态换热介质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所述均温腔,所述毛细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中,所述阻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自由端部与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均温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阻挡部的长度为所述均温板的长度的50%至7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包括实体金属隔层、毛细金属网、毛细金属编织结构和金属毛细隔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金属隔层通过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热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的受热区域与所述热源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和电池盖,所述均温板嵌设于所述中框和/或所述电池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均温板包括壳体,壳体围成均温腔,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受热区域与热源对应;均温腔中设置阻挡部,阻挡部位于受热区域的一侧,阻挡部用于阻止受热区域受热后,受热区域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均温腔中设置气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液态换热介质通道,液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气态换热介质通道设置于不同平面。本公开通过设置阻挡部避免受热区域的热量流动至受热区域附近温度较低的区域,提高均温板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琪,黄犊子,刘明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