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9725发布日期:2023-10-29 10:2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制冷,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数据中心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串联冷水机组的制冷方式。

2、板式换热器串联冷水机组的制冷方式有三种工作模式,根据环境湿球温度的高低采用单独开启板式换热器以自然冷源制冷、板式换热器联合冷水机组制冷,或单独开启冷水机组制冷的工作模式。而这种制冷模式受环境湿球温度影响,在环境湿球温度波动大时,冷水机组需频繁启停,对冷机压缩机损耗较大,且制冷模式频繁在自然冷源制冷和联合制冷之间频繁切换,影响制冷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模式频繁在自然冷源制冷和联合制冷之间频繁切换,对冷机压缩机损耗较大且影响制冷运行的稳定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

3、冷却塔,用于提供制冷系统中的冷却水,并对冷却水进行降温;

4、预冷装置,用于采用冷水机组输出的冷冻水对冷却塔中的水进行降温,得到冷却水;

5、板式换热器,用于容纳所述冷却塔通过冷却泵输出的冷却水,以及预冷装置输出的冷冻水;

6、冷水机组,用于对所述板式换热器输出的冷冻水制冷,得到降温后的所述冷冻水,降温后的所述冷冻水的第一分支输出至预冷装置,降温后的所述冷冻水的第二分支输出至目标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降温。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冷装置包括换热器,用于对冷水机组输出的冷冻水与冷却塔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得到降温后的冷却水。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所述预冷装置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

9、所述第一子单元,用于容纳通过第一水泵抽取的所述冷却塔输出的冷却水,并通过所述第一子单元中的冷却水对所述冷却塔中的水进行降温,得到第一子单元中的冷却水回水和冷却塔中的冷却水;

10、所述第二子单元,用于容纳所述冷水机组输出的降温后的冷冻水的第一分支对冷却塔中的水进行降温;

11、其中,所述第一子单元的输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冷却塔的输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子单元中的冷却水回水输出至所述冷却塔。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单元与冷却水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子单元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

13、所述第一子单元,用于对第一热传导介质与所述冷却塔输出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得到降温后的第一热传导介质;

14、所述第二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子单元输出的所述降温后的第一热传导介质与所述降温后的冷冻水的第一分支进行热交换,得到降温后的第二热传导介质,并将所述第二热传导介质输出至冷却塔;

15、所述冷却塔,用于采用所述第二热传导介质对所述冷却水回水进行降温,得到冷却水。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传导介质和所述第二热传导介质包括空气。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冷装置包括阀门和控制设备;

18、所述阀门,用于控制预冷装置的开始和停止工作;

19、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在获取到环境湿球温度时,基于环境湿球温度与水流量的对应关系,控制水泵按照与所述环境湿球温度对应的水流量输入至所述预冷装置。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冷冻泵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所述冷冻泵,用于将抽取的所述目标设备输出的冷冻水回水输出至所述板式换热器。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冷装置。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子单元停止工作;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单元停止工作以及第一子单元开始工作;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单元开始工作;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单元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设备包括数据中心的机房空调。

24、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冷却塔、预冷装置、板式换热器和冷水机组,其中,冷却塔,用于提供制冷系统中的冷却水,并对冷却水进行降温;预冷装置,用于采用冷水机组输出的冷冻水对冷却塔中的水进行降温,得到冷却水;板式换热器,用于容纳冷却塔通过冷却泵输出的冷却水,以及预冷装置输出的冷冻水;冷水机组,用于对板式换热器输出的冷冻水制冷,得到降温后的冷冻水,降温后的冷冻水的第一分支输出至预冷装置,降温后的冷冻水的第二分支输出至目标设备,为目标设备降温。这样,冷却水出水温度不再受环境湿球温度影响,降低冷水机组启停次数,降低了对冷机的损耗,提高了制冷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包括换热器,用于对冷水机组输出的冷冻水与冷却塔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得到降温后的冷却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所述预冷装置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单元与冷却水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子单元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传导介质和所述第二热传导介质包括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包括阀门和控制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冷冻泵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所述冷冻泵,用于将抽取的所述目标设备输出的冷冻水回水输出至所述板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预冷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子单元停止工作;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单元停止工作以及第一子单元开始工作;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单元开始工作;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环境湿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单元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包括数据中心的机房空调。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冷却塔,用于提供制冷系统中的冷却水,并对冷却水进行降温;预冷装置,用于采用冷水机组输出的冷冻水对冷却塔中的水进行降温,得到冷却水;板式换热器,用于容纳冷却塔通过冷却泵输出的冷却水,以及预冷装置输出的冷冻水;冷水机组,用于对板式换热器输出的冷冻水制冷,得到降温后的冷冻水,降温后的冷冻水的第一分支输出至预冷装置,降温后的冷冻水的第二分支输出至目标设备,为目标设备降温。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系统,冷却水出水温度不再受环境湿球温度影响,降低冷水机组启停次数,降低了对冷机的损耗,提高了制冷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赞,朱学军,刘世水,吴志学,吴晓康,钱钊钏,马银龙,李耀飞,钟爽,杨浩,李杨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