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和信号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2325发布日期:2023-07-19 14:2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和信号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和信号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在无线网络遍布的时代,移动设备的无线通讯方式给我们带来了通讯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信号屏蔽仪装置的使用很有必要,而便携式信号屏蔽装置例如便携式频率干扰仪,出于其便携的特点,在各种涉密场合的使用需求日益增长。

2、由于信号屏蔽装置的使用场所经常为室外且此装置所需的功率较大,所以防水性和散热性是信号屏蔽装置设计时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然而二者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一个矛盾点:如果要防水,特别是防雨水,密封就要好,而密封好,就无法做到高效的散热和排气,而要想散热和排气好,则需要足够的散热空间,散热空间又会带来产品整体体积的增加。

3、当前市面主流的便携式信号屏蔽装置在设计时,既受到装置外形体积尺寸的限制,又受到大功率排气散热效果及防水性的限制,依然存在体积大、携带不便、防水效果不理想、散热不理想等缺陷,无法满足便携式信号屏蔽装置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和信号屏蔽装置。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包括:

3、第一通风部,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部包括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贯穿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和

4、第二通风部,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部包括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贯穿所述第二板部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5、所述第二通风部与所述第一通风部配合形成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内部围成一腔室,其中,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面对设置;

6、所述防水通风组件装配于一设备的侧壁状态下,所述腔室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与所述设备的侧壁的内外两侧空间连通;

7、所述第一通风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为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为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贯通;

8、所述第一部分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其下半部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低于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其上半部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低于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或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平齐。

9、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屏蔽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信号屏蔽元器件,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贯通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通风口处装配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

10、其中,所述腔室通过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与所述壳体外部的空气连通,所述腔室还通过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与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连通。

11、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2、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和信号屏蔽装置,该防水通风组件既可以用于进风,也可以用于排风,当上述防水通风组件装配于一设备的侧壁作为排气组件,在进行排风工作时,气流通过第二通风部的多个第二通风孔进入到腔室,再通过第一通风部的多个第一通风孔从腔室排出到外界空气;而当上述防水通风组件装配于一设备的侧壁作为进气组件,在进行进风工作时,外界空气通过第一通风部的多个第一通风孔进入到腔室,再通过第二通风部的多个第二通风孔从腔室排出。在该防水通风组件用作该信号屏蔽装置的进气组件的情况下,外界空气经该防水通风组件进入该信号屏蔽装置的箱体内部,实现箱体内部降温,而该防水通风组件用作该信号屏蔽装置的排气组件的情况下,该信号屏蔽装置的箱体内部产生的热的气流经防水通风组件排出至外界空气。

13、同时,由于该防水通风组件的第一通风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其下半部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低于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其上半部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低于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或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平齐,从而,从外界环境中溅入的水滴在进入该第一通风孔时,容易附着到第一通风孔内部,并在重力作用下从该第一通风孔流出,而不容易进入到该腔室内,即使有少量溅起的水滴在惯性力作用下,在第一通风孔内向上运动进入到腔室内,也会在腔室汇聚后及时排出,而不容易进入第二通风孔,实现了有效防水的目的。

1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通风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防水通风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孔,用于排出由外界进入所述腔室中的水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外周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板部下端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出水孔;或/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板部下端的第一侧壁倾斜,且,所述第一板部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以形成排水导流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一部分或/和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呈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一部分或/和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倾斜设置的角度为45°至7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上围成所述第一部分的孔壁与围成所述第二部分的孔壁为一体结构或者为分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与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错开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三部分为贯穿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为位于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相贯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相对所述第三表面呈倾斜设置,或,所述第二通风孔相对所述第三表面呈垂直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三部分或/和第四部分相对所述第三表面倾斜设置的角度为45°至75°。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分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第四部分的下半部在远离所述第四表面一端的开口低于靠近所述第四表面一端的开口,所述第四部分的上半部在远离所述第四表面一端的开口低于靠近所述第四表面一端的开口或与靠近所述第四表面一端的开口平齐;或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部上围成所述第三部分的孔壁与围成所述第四部分的孔壁为一体结构或者为分体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形状为斜棱柱形或斜圆柱形,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形状为斜棱柱形或斜圆柱形。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分成多列排布,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分成多列排布,所述多列第一通风孔与所述多列第二通风孔在行方向上交替排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列第一通风孔包括多个第一通风孔,每列第二通风孔包括多个第二通风孔。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列第一通风孔与所述多列第二通风孔在行方向上不相交叠或者相交叠。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列第一通风孔的第二部分的孔壁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导流槽,相邻的两列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的孔壁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一列第一通风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导流槽与一列第二通风孔相对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列第一通风孔与所述多列第二通风孔在行方向上相交叠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嵌入到所述第二导流槽中,所述第二通风孔嵌入到所述第一导流槽中。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列第一通风孔的第二部分的孔壁在列方向上连成一体,每列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的孔壁在列方向上连成一体。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为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的开口。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面向所述第四表面。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纵向上的最低点均低于所述第二开口在纵向上的最低点。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一开口在纵向上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二开口在纵向上的最低点。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在纵向上的最低点的高度由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高。

2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包括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其中,所述第三开口为所述第二通风孔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为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远离所述第三表面的一端的开口。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面向所述第二表面。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在所述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纵向上的最低点均低于所述第四开口在纵向上的最低点;或者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三开口在纵向上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四开口在纵向上的最低点;或者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在纵向上的最低点的高度由所述第三开口至所述第四开口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高;或者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和所述第二通风部扣合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通风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柱;

3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至所述第四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的长度之和。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所述第一通风孔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的交叠区域的长度大于等于3毫米。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所述防水通风组件装配于所述设备的侧壁状态下,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第四部分的端部与所述侧壁的外侧平齐。

36.一种信号屏蔽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信号屏蔽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贯通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通风口处装配有如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通风组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位于所述通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二通风部的部分位于所述通风口的内侧。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通风组件进一步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嵌套在所述第二通风部的外表面的周围边缘的卡口中,所述第二通风部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实现过盈装配。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部围成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内壁的至少部分是倾斜的,用于阻挡水滴进入所述腔室。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由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第四表面向上倾斜。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部围成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内壁的至少部分是倾斜的,用于阻挡水滴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由所述第三表面朝所述第二表面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

43.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通风组件用作进气组件或/和排气组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的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相较于所述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离所述信号屏蔽装置的底端更近;所述防水通风组件包括第一防水通风组件和第二防水通风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防水通风组件装配在所述第一通风口处,用作进气组件,所述第二防水通风组件装配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处,用作排气组件。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上或不同的侧壁上。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屏蔽装置包括进风风扇或/和排风风扇,所述进风风扇用于通过所述进气组件吸入所述壳体外部的空气进入所述壳体内侧,所述排风风扇用于通过所述排气组件排出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到所述壳体外部。

4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号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屏蔽装置为便携式频率干扰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和信号屏蔽装置,该防水通风组件中第一通风部的多个第一通风孔贯穿其第一板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通风部的多个第二通风孔贯穿其第二板部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通风部与第一通风部配合形成盒状结构,盒状结构内部围成一腔室,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相面对设置;防水通风组件装配于一设备的侧壁状态下,腔室分别通过多个第一通风孔、多个第二通风孔与设备的侧壁的内外两侧空间连通;第一通风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贯通;第一部分分的下半部在第一表面的开口低于在第二表面的开口,其上半部在第一表面的开口低于在第二表面的开口或与第二表面的开口平齐。该防水通风组件能够实现防水、散热和排气。

技术研发人员:别体军,张伟生,卢泓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卫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