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5722发布日期:2023-10-11 18:5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控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控制装置通过自身的运动来触发与控制装置相连的电路板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被控制装置的控制。相关的控制装置的形式包括旋钮和触控件,例如,旋钮通过用户旋转而转动触发电信号,触控件通过用户按压而平动触发电信号。

2、相关的控制装置集成了旋钮和触控件的两种功能,但是实现上述两种功能需要分别通过不同的部件,从而导致控制装置的结构复杂,相关部件的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以解决如何简化集成旋钮和触控两种功能的控制装置结构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底座;盖体,可转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容纳腔;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设置电位器和弹簧针;其中,所述电位器设置有可与所述盖体抵接以随所述盖体的转动而运动的运动部;所述弹簧针间隔设置至少两个且均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盖体之间并与所述盖体固定;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弹簧针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接触。

3、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电件呈片状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弹簧针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盖体相邻,所述导电件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弹簧针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接触面积。

4、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件的第二表面开设定位槽,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内壁面设置突出的定位柱;或,所述导电件的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盖体设置突出的定位柱,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内壁面设置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过盈固定连接。

5、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件还开设从第一表面贯穿到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电位器朝向所述盖体的所述内壁面的一侧开设与所述运动部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盖体的所述内壁面突出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运动部连接以带动所述运动部旋转。

6、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导电件的第一表面开设定位槽的状态下,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侧,多个所述定位柱围绕所述连接件设置。

7、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件的所述第二表面还开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弹簧针相对所述导电件转动的轨迹上。

8、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位器包括本体和在径向上向外突出所述本体的所述运动部,所述运动部可相对所述本体摆动;所述盖体的所述内壁面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凸起部,所述多个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运动部相对盖体转动的轨迹上。

9、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盖体的边缘设置突出的卡扣件,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或,所述盖体的边缘设置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突出的卡扣件;其中,所述卡扣件与所述环形凹槽可转动的卡接。

10、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座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设置排线插座和与所述排线插座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可转动地与底座连接的盖体、电路板和与盖体固定的导电件,电路板上设置电位器和弹簧针;其中,电位器设置有可与盖体抵接以随盖体的转动而运动的运动部,弹簧针间隔设置至少两个且均向远离底座的方向延伸,导电件与弹簧针远离电路板的一端接触。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盖体能够转动从而带动电位器的运动部转动实现旋钮的功能,盖体被触摸从而改变与导电件之间的感应电容从而实现触控件的功能,旋钮和触控件的功能通过相同的部件来实现,从而简化了旋转和触控两种控制方式的实现结构,有利于节省控制装置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呈片状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弹簧针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盖体相邻,所述导电件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弹簧针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接触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第二表面开设定位槽,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内壁面设置突出的定位柱;或,所述导电件的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盖体设置突出的定位柱,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内壁面设置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还开设从第一表面贯穿到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电位器朝向所述盖体的所述内壁面的一侧开设与所述运动部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盖体的所述内壁面突出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运动部连接以带动所述运动部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件的第二表面开设定位槽的状态下,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侧,多个所述定位柱围绕所述连接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所述第一表面还开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弹簧针相对所述导电件转动的轨迹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包括本体和在径向上向外突出所述本体的所述运动部,所述运动部可相对所述本体摆动;所述盖体的所述内壁面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凸起部,所述多个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运动部相对盖体转动的轨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的所述内壁面设置所述定位柱的状态下,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定位柱的外侧;所述弹簧针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条直径方向上,所述电位器与该直径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边缘设置突出的卡扣件,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或,所述盖体的边缘设置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突出的卡扣件;

10.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设置排线插座和与所述排线插座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底座;盖体,可转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容纳腔;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设置电位器和弹簧针;其中,所述电位器设置有可与所述盖体抵接以随所述盖体的转动而运动的运动部;所述弹簧针间隔设置至少两个且均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盖体之间并与所述盖体固定;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弹簧针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接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盖体作为一个部件集成旋钮和触控件的功能,从而简化了旋转和触控两种控制方式的实现结构,有利于节省控制装置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冲,李江,杨夫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时光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