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05941发布日期:2022-10-14 20:1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


背景技术:

2.日常便携式电子产品(例如:充电宝、u盘、录音笔等)日趋小型化,出于保护(卫生安全或防止损坏)以及防丢等考虑,用户往往给一些产品增加额外的保护外壳已对便携式电子产品进行收纳,为了方便携带,保护外壳也是尽可能做小,因此受结构空间的限制,导致现有的保护外壳的盖子在设计时往往是与壳体没有连接的,需要取下盖子方可对内部的东西进行取放,进而存在盖子等小部件在打开后容易丢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电子产品的保护外壳存在盖子在打开后容易丢失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盖体设有活动轴,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活动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活动轴可在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活动轴移动至第一开孔位置时,所述盖体可转动打开,所述盖体转动复位并且所述活动轴移动至第二开孔位置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闭合。
6.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移动至所述第一开孔位置时,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第一开孔间隙配合,所述活动轴移动至所述第二开孔位置时,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第二开孔过盈配合。
7.优选的,所述壳体开口边缘设有限位部,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抵接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闭合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抵接部配合进而限制所述盖体打开。
8.优选的,所述抵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内侧边缘的第一凸沿,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第一凸沿配合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二凸沿扣合进而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闭合。
9.优选的,所述盖体设有连接部,所述活动轴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侧。
10.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与容纳所述连接部的安装部,所述轴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两侧。
11.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限位筋条。
12.优选的,所述盖体表面设有下凹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收纳和保护,并且盖体与壳体装配和打开后具能保持连接状态,有效避免了盖体容易丢失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本实用新型盖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本实用新型盖体打开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21.图7: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8:本实用新型盖体关闭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23.图9:本实用新型图7中b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0、壳体;11、安装部;12、限位部;13、限位筋条;20、盖体;21、连接部;22、抵接部;23、下凹部;30、活动轴;40、轴孔; 41、第一开孔;42、第二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有电子产品的保护外壳存在盖子在打开后容易丢失的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26.参见图1-5,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包括壳体10和盖体20,所述壳体10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盖体20与所述壳体10活动连接,所述盖体 20设有活动轴30,所述壳体10设有与所述活动轴30配合的轴孔40,所述轴孔40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孔42和第二开孔,所述活动轴30可在所述第一开孔42和第二开孔之间往复移动。
27.所述第一开孔41至所述第二开孔42的内径逐渐减小。
28.参见图6-7,所述活动轴30移动至第一开孔42位置时,所述活动轴30 与所述第一开孔42间隙配合,所述盖体20解锁进而实现转动打开。
29.参见图8-9,所述盖体20转动复位并且所述活动轴30移动至第二开孔位置时,所述活动轴30与所述第二开孔过盈配合,所述盖体20锁定进而实现所述盖体20与所述壳体10闭合。
30.参见图3与图5,所述壳体10开口边缘设有限位部12,所述盖体20设有与所述限位部12配合的抵接部22,所述盖体20与所述壳体10闭合后,所述限位部12与所述抵接部22配合进而限制所述盖体20打开。
31.所述抵接部22为设置于所述盖体20内侧边缘的第一凸沿,所述限位部 12为与所述第一凸沿配合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二凸沿扣合进而实现所述盖体20与所述壳体10相闭合。
32.参见图5,所述盖体20设有连接部21,所述活动轴30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1两侧。
33.参见图3,所述壳体10设有与容纳所述连接部21的安装部11,所述轴孔40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1两侧。
34.参见图4,所述壳体10内设有若干限位筋条13,所述限位筋条13能够有效对放置于容置腔内的电子产品进行固定,防止晃动导致电子产品损坏的情况。
35.参见图5,所述盖体20表面还设有下凹部23,所述下凹部23内设有防滑纹路,该下凹部23能够使用户手指嵌设其中,进而便于施加推力,以使所述盖体20与所述壳体10解锁
或锁定。
3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收纳和保护,并且盖体20与壳体10装配和打开后具能保持连接状态,有效避免了盖体20 容易丢失的情况。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盖体设有活动轴,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活动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活动轴可在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活动轴移动至第一开孔位置时,所述盖体可转动打开,所述盖体转动复位并且所述活动轴移动至第二开孔位置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移动至所述第一开孔位置时,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第一开孔间隙配合,所述活动轴移动至所述第二开孔位置时,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第二开孔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边缘设有限位部,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抵接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闭合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抵接部配合进而限制所述盖体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内侧边缘的第一凸沿,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第一凸沿配合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二凸沿扣合进而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闭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连接部,所述活动轴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与容纳所述连接部的安装部,所述轴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限位筋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表面设有下凹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外盖丢失的保护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盖体设有活动轴,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活动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活动轴可在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活动轴移动至第一开孔位置时,所述盖体可转动打开,所述盖体转动复位并且所述活动轴移动至第二开孔位置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闭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收纳和保护,并且盖体与壳体装配和打开后具能保持连接状态,有效避免了盖体容易丢失的情况。避免了盖体容易丢失的情况。避免了盖体容易丢失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何辉 温华生 于小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