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5974发布日期:2022-10-19 09:4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外壳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并且应用电子技术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随着电器设备的发展,外接电源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会依赖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3.在很多电子设备的相关应用场合,外接电源模块都是固定的,然后人们根据使用需求连接、安装相应的电子设备。只是普通设置外接电源模块的话,可能会出现电子设备连接到外接电源后不便于安置的问题。
4.设计便于自身的安装且便于电子设备的设置的外接电源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方便安置电子设备的外接电源模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内部设置电源模块,包括l型底板、l型壳体、多个安装结构、多个装置连接结构、散热齿和多个不同规格的接线端;
8.所述l型壳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l型底板上;
9.所述l型壳体的第一边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齿,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的底边,安装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10.所述装置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的顶边,装置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11.所述接线端设置在所述l型壳体的外表面,且连接到所述电源模块的供电端。
12.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上还设置有减重孔。
13.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的第一边的底边和所述l型壳体的第二边的底边。
14.优选地,所述装置连接结构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的第一边的顶边,另外两个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的第二边的顶边。
15.优选地,所述l型壳体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在所述l型底板上。
16.优选地,所述接线端的数量为三个。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了l型壳体,安装好该外接电源模块以后,l型壳体本身的第二边可以直接作为尺寸外形合适的电子设备的安置点,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装置连接结构和外接电源模块固定在一起,进而电子设备的安置简单且方便;l型壳体上设置了散热齿,有
助于电源模块散热;两个安装结构设置在壳体底部,且设置有减重孔以实现减重,可以复制壳体更为稳定、牢固地安装;设置不同规格的接线端,方便适配不同的电子设备,提升其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01-安装结构,102-接线端,103a-第一边,103b-第二边,103-l型壳体,104-装置连接结构,105-l型底板,301-减重孔,30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如图1到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内部设置电源模块,包括l型底板105、l型壳体103、多个安装结构101、多个装置连接结构104、散热齿和多个不同规格的接线端102;
27.所述l型壳体10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l型底板105上;
28.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一边103a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齿,所述安装结构101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底边,安装结构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302;
29.所述装置连接结构104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顶边,装置连接结构10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30.所述接线端102设置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外表面,且连接到所述电源模块的供电端。
31.在本实施例中,外壳内部的电源模块通过基本电学原理进行设置实现充电功能,然后多个不同规格的接线端102作为充电接口为不同的电子设备供电,实用性较广。
32.在安装时,l型壳体103的第二边103b水平设置,第一边103a竖直设置,第二边103b作为壳体的底边,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本身通过安装结构101被固定安装在各个平面,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固定螺丝穿过安装孔302进行固定安装。进而,l型壳体103的第二边103b本身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安置台面。
33.另一方面,有时候为了保证电子设备不移动,所以需要更为稳固的设置,也可以通过装置连接结构104与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具体也是可以通过螺钉或
者连接绳配合连接孔实现。而l型壳体10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l型底板105便于维护内部的充电模块。
34.最后,l型壳体103的第一边103a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齿可以有效辅助充电模块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
35.实施例2
36.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参阅图3。
3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结构101上还设置有减重孔301,使得安装结构101可以支撑壳体的情况下尽量减轻整体重量。
38.实施例3
39.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参阅图1-图2。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10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一边103a的底边和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二边103b的底边。两个安装结构101共同支撑该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既保障稳定性,又尽量减少了部件设置进而节约了制作成本。
41.同样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连接结构10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一边103a的顶边,另外两个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二边103b的顶边。在连接电子设备时,方式更灵活,根据电子设备的形状等进行连接。
42.实施例4
43.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参阅图1-图2。
44.为了便于内部充电模块的维护,所述l型壳体103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在所述l型底板105上。
45.最后,所述接线端102的数量为三个,以适应具备不同充电接口的电子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内部设置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底板(105)、l型壳体(103)、多个安装结构(101)、多个装置连接结构(104)、散热齿和多个不同规格的接线端(102);所述l型壳体(10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l型底板(105)上;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一边(103a)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齿,所述安装结构(101)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底边,安装结构(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302);所述装置连接结构(104)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顶边,装置连接结构(10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接线端(102)设置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外表面,且连接到所述电源模块的供电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101)上还设置有减重孔(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10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一边(103a)的底边和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二边(103b)的底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连接结构(10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一边(103a)的顶边,另外两个固定在所述l型壳体(103)的第二边(103b)的顶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壳体(103)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在所述l型底板(105)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102)的数量为三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接电源模块用外壳,涉及电源外壳技术领域,目的是实现方便安置电子设备的外接电源模块,包括L型底板、L型壳体、多个安装结构、多个装置连接结构、散热齿和多个不同规格的接线端;L型壳体可拆卸安装在L型底板上;L型壳体的第一边的正面设置有散热齿,安装结构固定在L型壳体的底边,安装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装置连接结构固定在L型壳体的顶边,装置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接线端设置在L型壳体的外表面,且连接到电源模块的供电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置要充电的电子设备的优点。便于安置要充电的电子设备的优点。便于安置要充电的电子设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 姚青连 张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恒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