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3300发布日期:2023-05-05 12:4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光幕,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随着电梯使用频率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电梯的安全性要求逐步提升,对此人们于电梯的外部安装有电梯光幕,电梯光幕是一种光线式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适用于客梯、货梯,保护乘客的安全,由安装在电梯轿门两侧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轿顶的电源盒及专用柔性电缆四大部分组成,为了避免光幕失效造成安全性较低,因而人们设计出一种光幕故障采集装置。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8472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上下两侧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块,所述防护框顶端内壁设置有搭台,防护框内部四侧在搭台表面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主体外部四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框,通过将主体内置于防护框中的结构形式可使得在本装置的常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的碰撞,通过内置于防护框中的结构形式,加上橡胶块、橡胶减震垫的添加使用,使得防护框能够为主体全方位的减震保护,有效减少了主体在受碰撞时的碰撞力,进而有效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3、但是,上述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包裹并保护是由橡胶减震垫8和限位块16的限制对冲击进行缓冲并减震,所能承受的冲击力较差,所能承受冲击角度较差较为单一,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承载的冲击角度较为单一并且承载的力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设置有输出传输天线;

3、第一减震收容腔,其设置于装置外壳内部下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减震收容腔横向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减震收容腔的外部均设置有抗冲击承载板,所述抗冲击承载板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减震收容腔,所述第二减震收容腔的外部设置有滑动限制杆,两个所述滑动限制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外壳和抗冲击承载板固定连接。

4、优选的,三个所述抗冲击承载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抗冲击承载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输出传输天线的外部环状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包裹片,所述支撑包裹片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连接片,所述支撑包裹片与装置外壳之间设置有支撑底座,且支撑底座、支撑包裹片和支撑连接片之间均焊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外部设置有包裹保护凹腔。

7、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热量排出腔,所述热量排出腔的外部环状设置有三个排热环,所述排热环的上端设置有排热环包裹框,所述排热环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减震橡胶垫,且防滑减震橡胶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外壳的下端横向均匀分布有三个第一减震收容腔,第一减震收容腔外部的上端设置有抗冲击承载板,三个抗冲击承载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承受不同角度的冲击时,冲击力会使得相接近的位置的减震弹簧优先进行收缩,收缩至最大后由连接板于连接轴外部转动,可带动其余的减震弹簧进行收缩,可应对不同的角度冲击,并且可有效提高装置整体承载冲击的能力。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外壳内部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包裹保护凹腔,包裹保护凹腔的内部环状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包裹片,两个所述支撑包裹片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由输出传输天线优先收容至包裹保护凹腔内部,收容的同时由支撑包裹片对输出传输天线进行进一步包裹,多层的保护可提高输出传输天线的承载能力,避免输出传输天线受到冲击后弯折。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热量排出腔,热量排出腔的内部环状设置有若干个排热环,其中两个排热环的上端均设置有排热环包裹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排热环包裹框避免异物落入排热环内部,并且将排热环收容至热量排出腔内部可进一步避免外部的异物流入内部,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输出传输天线(7),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抗冲击承载板(1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与抗冲击承载板(12)之间通过连接轴(1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传输天线(7)的外部环状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包裹片(8),所述支撑包裹片(8)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连接片(10),所述支撑包裹片(8)与装置外壳(1)之间设置有支撑底座(9),且支撑底座(9)、支撑包裹片(8)和支撑连接片(10)之间均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9)的外部设置有包裹保护凹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热量排出腔(3),所述热量排出腔(3)的外部环状设置有三个排热环(4),所述排热环(4)的上端设置有排热环包裹框(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8)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减震橡胶垫(19),且防滑减震橡胶垫(19)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幕故障采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设置有输出传输天线;所述第一减震收容腔横向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减震收容腔的外部均设置有抗冲击承载板,所述抗冲击承载板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减震收容腔,所述第二减震收容腔的外部设置有滑动限制杆,两个所述滑动限制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外壳和抗冲击承载板固定连接,在承受不同角度的冲击时,冲击力会使得相接近的位置的减震弹簧优先进行收缩,收缩至最大后由连接板于连接轴外部转动,可带动其余的减震弹簧进行收缩,可应对不同的角度冲击,并且可有效提高装置整体承载冲击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王卫国,林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维阳机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