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7205发布日期:2023-06-28 09:0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干燥设备的,特指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


背景技术:

1、在电池制造过程中,电池除水干燥、电池静置或电池化成过程中,常需要对电池进行加热,然而,传统的电池加热干燥方式,一般采用云母片方式或电阻丝方式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热效率低,热量损耗较大,而且容易出现温度不一致的现象,导致部分电池摆放位置加热效果不佳,影响电池的干燥效果;另外,若采用云母发热体,为了确保云母发热体的温度一致性,常需要采用不锈钢等蚀刻发热体,这类型的发热体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封装,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而这种类型的发热体面积很大,所以需要进行大面积封装,因此,此类加热干燥结构制作工艺较为繁琐,制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优点是制作简单,有效避免了蚀刻和大面积封装的繁琐操作,制作成本相比电加热降低了约50%,可以根据需求变化阻值,同时,热效率高,温度一致性好,能有效确保板体整体受热均匀,避免板体出现加热空白区域,较大限度地将碳纤维发热体的热量通过板体用于电池干燥上,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损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包括至少一板体,该板体用以摆放待干燥物品,该板体从其中一端到另一端穿设有至少一孔道,所述孔道中设有至少一碳纤维发热体,该碳纤维发热体用以为在工作时为板体提供热量,当孔道为复数时,各孔道之间的碳纤维发热体相互连接。

4、所述板体与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当孔道为两个以上时,各孔道相互平行设置,或各孔道纵横交错呈网状布设,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孔道中。

5、或,所述板体由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互扣合而成,该第一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线槽,该第二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线槽,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相对扣合构成孔道,当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为复数时,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同向装配,或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纵横交错呈网状装配,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第一线槽和/或第二线槽中。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螺丝锁固,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粘接方式连接,又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其中,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采用单一板材制成,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采用二层以上的板材复合而成。

7、又或,所述板体由两块以上的插板拼接而成,各该插板两端分别设有拼接端,各插板上分别至少设有一孔道。

8、进一步地,所述插板和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当孔道为两个以上时,各孔道相互平行设置,或各孔道纵横交错呈网状布设,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各孔道中,各插板之间的碳纤维发热体相连接。

9、或,所述插板由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构成,该第一板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线槽,该第二板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线槽,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相对扣合构成孔道,当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为复数时,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同向装配,或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纵横交错呈网状装配,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第一线槽和/或第二线槽中。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螺丝锁固,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粘接方式连接,又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其中,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分别采用单一板材制成,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分别采用二层以上的板材复合而成。

11、所述孔道为复数个时,各孔道之间形成有间隔部,各该间隔部的宽度为0.0005~100mm。

12、所述间隔部上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至少一通风孔,各通风孔用以为流道的气流提供通道。

13、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有且仅有一碳纤维发热线,当孔道为复数时,该碳纤维发热体连续穿设于各孔道中。

14、或,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一碳纤维发热线,当孔道为复数时,各该碳纤维发热体分别设于对应的孔道中,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相连接。

15、又或,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一碳纤维发热片,该碳纤维发热体贴覆于孔道的至少其中一面上,当孔道为复数时,各该碳纤维发热体分别设于对应的孔道中,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相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相互串联,或,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相互并联,又或,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为串并联方式组合连接。

17、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之间的间隙为0.0005~100mm。

18、所述板体上还设有至少一导热板,该导热板用以将板体传导出的热量进行传导。

19、当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碳纤维发热线时,该碳纤维发热体包含至少一碳纤维丝束和包覆于碳纤维丝束上的至少一绝缘层。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于板体布设碳纤维发热体,并通过对碳纤维发热体的间隙控制,能有效确保板体整体受热均匀,避免板体出现加热空白区域,较大限度地将碳纤维发热体的热量通过板体用于电池干燥上,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损耗;

22、2、采用碳纤维发热体,热效率高,本身发热均匀,温度一致性好,能为板体提供发热均匀的发热源,为板体发热均匀提供保障;

23、3、可以根据干燥温度的需求,通过对各碳纤维发热体通断的通断进行控制,以更改碳纤维发热体的总阻值,达到改变能量的传递变化的目的;

24、4、本实用新型仅需将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孔道中,然后将碳纤维发热体电性连接到干燥设备的控制电路上即可,制作简单,有效避免了蚀刻和大面积封装的繁琐操作,制作成本相比电加热降低了约50%;

25、5、因碳纤维的阻值高,使用安全(常用于医疗和穿戴,就算绝缘层破裂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包括至少一板体,该板体用以摆放待干燥物品,该板体从其中一端到另一端穿设有至少一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中设有至少一碳纤维发热体,该碳纤维发热体用以为在工作时为板体提供热量,当孔道为复数时,各孔道之间的碳纤维发热体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与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当孔道为两个以上时,各孔道相互平行设置,或各孔道纵横交错呈网状布设,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孔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互扣合而成,该第一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线槽,该第二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线槽,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相对扣合构成孔道,当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为复数时,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同向装配,或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纵横交错呈网状装配,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第一线槽和/或第二线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螺丝锁固,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粘接方式连接,又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其中,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采用单一板材制成,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采用二层以上的板材复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两块以上的插板拼接而成,各该插板两端分别设有拼接端,各插板上分别至少设有一孔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和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当孔道为两个以上时,各孔道相互平行设置,或各孔道纵横交错呈网状布设,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各孔道中,各插板之间的碳纤维发热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由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构成,该第一板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线槽,该第二板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二线槽,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相对扣合构成孔道,当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为复数时,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同向装配,或各该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分别相互平行设置且纵横交错呈网状装配,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布设于第一线槽和/或第二线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螺丝锁固,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粘接方式连接,又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其中,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分别采用单一板材制成,或,该第一板组件和第二板组件分别采用二层以上的板材复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为复数个时,各孔道之间形成有间隔部,各该间隔部的宽度为0.0005~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上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至少一通风孔,各通风孔用以为流道的气流提供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有且仅有一碳纤维发热线,当孔道为复数时,该碳纤维发热体连续穿设于各孔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一碳纤维发热线,当孔道为复数时,各该碳纤维发热体分别设于对应的孔道中,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一碳纤维发热片,该碳纤维发热体贴覆于孔道的至少其中一面上,当孔道为复数时,各该碳纤维发热体分别设于对应的孔道中,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相互串联,或,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相互并联,又或,各碳纤维发热体之间为串并联方式组合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之间的间隙为0.0005~10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还设有至少一导热板,该导热板用以将板体传导出的热量进行传导。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碳纤维发热体为碳纤维发热线时,该碳纤维发热体包含至少一碳纤维丝束和包覆于碳纤维丝束上的至少一绝缘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干燥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碳纤维加热板,包括至少一板体,该板体用以摆放待干燥物品,该板体从其中一端到另一端穿设有至少一孔道,所述孔道中设有至少一碳纤维发热体,该碳纤维发热体用以为在工作时为板体提供热量,当孔道为复数时,各孔道之间的碳纤维发热体相互连接,本技术热效率高,温度一致性好,能有效确保板体整体受热均匀,避免板体出现加热空白区域,较大限度地将碳纤维发热体的热量通过板体用于电池干燥上,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郭作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兴(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