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7870发布日期:2023-06-03 14:0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获取旋转部件运行参数的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各类商品及设备中,经常需要通过数据采集单元获取连续单向旋转部件的各种运行参数,由于数据采集单元安装在旋转部件上,因此对数据采集单元进行供电以及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输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电滑环进行供电以及数据输出,电滑环一般体积较大,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较高,且电滑环的可靠性也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巧,能够实现无线供电以及信号输出的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其包括环形的第一绝缘基板;所述第一绝缘基板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部分以及连接外部元件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绝缘基板的另一端面上印刷有第一涡形导电线路;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电路部分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基板上还设置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的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部分。

4、进一步地,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两个半桥,两个所述半桥对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上中部通孔的两侧;两个所述半桥之间通过印刷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上的连接线路连接,所述连接线路沿着所述中部通孔的边缘延伸。

5、进一步地,所述中部通孔的内径大于等于20mm。

6、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电路板,还包括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具有第二涡形导电线路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两端的第二电路部分;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与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同心正对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元件为电路板形式,其还包括环形的第二绝缘基板,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印刷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板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电路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板的另一端面上。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及第二涡形导电线路中,相邻线路圈之间的间距均为0.127-0.245mm。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8.3±5mm及52±5mm;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8±5mm及54±5mm。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1.8±5mm及45.2±5mm;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0.25±5mm及46.5±5mm。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及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的圈数分别为4圈以及10圈。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及电子装置,通过设置带有第一涡形导电线路与第一电路部分的电路板,使用时,电路板随旋转部件转动并连接旋转部件上的数据采集单元,并通过固定元件上的第二涡形导电线路与电路板上第一涡形导电线路的电磁感应,可实现对电路板的供电,此外,电路板可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可进行两个涡形导电线路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传送,实现信号的无线输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及电子装置结构小巧,易于安装,不需要在商品或设备上大幅留出安装空间。将第一涡形导电线路与第一电路部分设置在第一绝缘基板的正反两侧,可有效避免第一涡形导电线路与第一电路部分之间的信号干扰,可使电路板结构小巧简洁和一体化,传输效率高,信号稳定及能耗极低,有利于电子装置以及其所在设备的小型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路板,其包括环形的第一绝缘基板(16);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6)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部分(11)以及连接外部元件的第一接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6)的另一端面上印刷有第一涡形导电线路(13);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13)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电路部分(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6)上还设置有放大电路(14),所述放大电路(14)与所述第一电路部分(11)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6)的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一接口(12)通过所述放大电路(14)连接所述第一电路部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14)包括两个半桥(141),两个所述半桥(141)对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6)上中部通孔(15)的两侧;两个所述半桥(141)之间通过印刷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6)上的连接线路(142)连接,所述连接线路(142)沿着所述中部通孔(15)的边缘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通孔(15)的内径大于等于20mm。

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还包括固定元件(2),所述固定元件(2)具有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两端的第二电路部分(22);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与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13)同心正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2)为电路板形式,其还包括环形的第二绝缘基板(23),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印刷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板(23)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电路部分(22)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板(23)的另一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13)及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中,相邻线路圈之间的间距均为0.127-0.24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13)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8.3±5mm及52±5mm;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8±5mm及54±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13)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1.8±5mm及45.2±5mm;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的内外圈尺寸分别为40.25±5mm及46.5±5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形导电线路(13)及所述第二涡形导电线路(21)的圈数分别为4圈以及10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与电子装置,其中电路板包括环形的第一绝缘基板;第一绝缘基板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路部分以及连接外部元件的第一接口;第一绝缘基板的另一端面上印刷有第一涡形导电线路;第一涡形导电线路的两端均与第一电路部分连接。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电路板,还包括固定元件,固定元件具有第二涡形导电线路以及第二电路部分;第二涡形导电线路与第一涡形导电线路同心正对设置。本技术中,通过同一对涡形导电线路能够进行无线供电与信号传递,将第一涡形导电线路与第一电路部分设置在第一绝缘基板的正反两侧,可有效避免第一涡形导电线路与第一电路部分之间的信号干扰,可使电路板结构小巧简洁和一体化。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工业园区新悦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