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0508发布日期:2023-05-05 15:3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设备产品对应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电路板模块来实现,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模块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的电路板模块1为分别通过固定螺钉2安装在显示设备的壳体3或其他组件上,同时不同电路板模块1之间通常需要通过电子线材4连接,这种方式提高了组装工艺的复杂性,使产品的成本增加,且线材连接的方式必然存在线材插头插座结构,而由于加工精度限制或组装公差的存在等原因,在线材连接后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产生阻抗进而导致传输过程中电子信号容易损失,造成产品功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简便且产品成本低等的优点。

2、一种电路板组件,其可拆卸式安装于显示设备,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具有相同材质的主功能模块、辅功能模块以及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功能模块以及所述辅功能模块固定连接。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组件通过不同的模块实现产品的不同功能,相对于常规设计中不同电路板模块之间通过电子线路进行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主功能模块以及辅功能模块具有相同材质的弹性连接臂,以实现主功能模块以及辅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连接,所述弹性连接臂具有弹性变形功能,可以实现辅功能模块在产品内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安装,此外,弹性连接臂采用电路板的材质,使其与主功能模块、辅功能模块形成一个整体,利用电路板内部之间线路阻抗更小的特点,可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电信号的损耗,确保高效传输,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外在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同时,弹性连接臂替代电子线材可以减少产品组装时线材插头与插头插接等操作,简化加工工序,降低成本,并避免了由于加工精度限制及组装公差的存在而导致线材连接后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进而增大传输阻抗的问题,确保信号高效传输,使产品功能更加稳定。

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臂包括若干直型段以及若干弯曲段,若干直型段和若干弯曲段彼此首尾连接成可伸缩和弯折的蜿蜒形状,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伸缩,并具有一定的可弯折性,满足辅功能模块在不同位置以及不同角度的安装需求。

5、进一步地,所述主功能模块、所述辅功能模块以及所述弹性连接臂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去除了连接线材,降低了产品组装复杂性,减少了产品成本,同时一体式结构其内部线路阻抗更小,避免了由于电子线材的内阻与负载阻抗的存在,以及线材连接中由于加工精度、组装公差等导致连接处出现接触不良,从而造成阻抗偏大,影响信号传输等。

6、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所述主功能模块通过若干固定螺钉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辅功能模块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主功能模块实现产品的主要功能,其体积一般较大,使用固定螺钉进行固定能够确保其安装固定的稳定性,辅功能模块实现产品的其他功能,例如外接usb、触摸按键、指示灯等,其一般面积体积较小,位于产品边缘位置,并与主功能模块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固定,固定稳定性良好,且安装操作简便,便于提高组装效率。

7、进一步地,所述辅功能模块的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扣,所述壳体内侧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对应的位置处凸起设置若干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并活动卡持,卡扣活动卡持的方式安装便捷,且固定稳定性良好。

8、进一步地,所述辅功能模块的边缘开设有若干定位凹槽,所述壳体内侧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凸起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并活动卡持,其能够对所述辅功能模块进行定位,配合卡扣结构的设置,实现辅功能模块沿其平面方向上的限位,进一步提高对辅功能模块固定安装的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活动卡合安装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卡扣以及所述定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便于进行安装。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凸起设置有若干支撑筋位,所述辅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撑筋位上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凸起设置有若干压紧筋位,所述压紧筋位抵接于所述辅功能模块,使得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安装后,支撑筋位以及压紧筋位能够相互配合,实现辅功能模块沿其厚度方向上的限位,进一步提高对辅功能模块固定安装的稳定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数目均至少为2,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柱的数目均至少为2,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定位凹槽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功能模块相对的两侧边缘,相互配合提高固定稳定性。

12、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以上所述的电路板组件。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其通过对其显示设备的电路板组件进行优选改进,整体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且安装操作简便,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14、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路板组件,其可拆卸式安装于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具有相同材质的主功能模块、辅功能模块以及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功能模块以及所述辅功能模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臂包括若干直型段以及若干弯曲段,若干直型段和若干弯曲段彼此首尾连接成可伸缩和弯折的蜿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功能模块、所述辅功能模块以及所述弹性连接臂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所述主功能模块通过若干固定螺钉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辅功能模块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功能模块的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扣,所述壳体内侧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对应的位置处凸起设置若干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并活动卡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功能模块的边缘开设有若干定位凹槽,所述壳体内侧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凸起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并活动卡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活动卡合安装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卡扣以及所述定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凸起设置有若干支撑筋位,所述辅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撑筋位上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凸起设置有若干压紧筋位,所述压紧筋位抵接于所述辅功能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数目均至少为2,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柱的数目均至少为2,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定位凹槽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功能模块相对的两侧边缘。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路板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所述电路板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显示设备,其包括具有相同材质的主功能模块、辅功能模块以及弹性连接臂,弹性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主功能模块以及辅功能模块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连接臂替代常规线材,实现主功能模块以及辅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连接,利用弹性连接臂的自身弹性可以实现辅功能模块在产品内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安装,且相同材质的设置使弹性连接臂与主功能模块、辅功能模块形成一个整体,内部阻抗更小,可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电信号的损耗,确保高效传输,并减少产品组装时线材插头与插头插接等操作,简化加工工序,降低成本,并避免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使产品功能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肖冬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六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