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0878发布日期:2023-05-17 19:3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转移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移治具。


背景技术:

1、在固态环氧塑封类产品例如chip led、光电耦合器、ic等产品的封装制程中,因模具精度及利用率设计因素,为兼顾作业效率,一般采用特定尺寸及质量的固态胶饼直接放入加热后的塑封模腔内。现在,一般是由作业员直接使用长嘴镊子逐颗夹取胶饼放入塑封模腔的胶饼定位孔中,完成固态胶饼的转移。

2、然而,使用长嘴镊子逐颗夹取胶饼时,胶饼容易掉落,操作效率低。夹取转移的过程中,作业员手臂容易受到塑封模腔的高温烘烤,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当一个塑封模腔需要放置多个胶饼时,对作业员放置胶饼的反应速度有很高要求,若放置胶饼的反应速度较慢,在放置最后一粒胶饼时,之前放置的胶饼已经融化为流体,将导致塑封胶体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治具,能够同时且安全地对多个胶饼进行转移。

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转移治具,包括托盘和闸片开合机构,上述托盘包括设有多个贯通孔的卡位板,上述闸片开合机构包括闸片和控制杆,通过上述控制杆可控制上述闸片遮挡上述贯通孔。

3、根据此结构,由于托盘具有多个贯通孔,闸片开合机构能够控制该贯通孔的开闭,可在遮挡(关闭)贯通孔时,在各贯通孔中放入胶饼,在将转移治具移动至塑封模腔的对应位置后打开贯通孔,使胶饼同时落入塑封模腔中对应的胶饼定位孔,从而实现多个胶饼的转移。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利用本结构,可同时向塑封模腔转移批量胶饼,无需逐颗夹取放入,能够大幅提高胶饼的转移效率,并消除直接转移胶饼时作业员容易遭受高温烘烤的安全隐患。而且,多个胶饼同时落入塑料模腔,避免了因各胶饼放入时间不同、融化程度不一而引起的塑封胶体不均的问题。

4、进一步地,上述卡位板至少有两个,上述闸片包括至少两个挡片和连接上述挡片的连接片,每个挡片分别位于一个卡位板的下方,通过上述控制杆可控制上述连接片的移动,从而控制挡片遮挡上述贯通孔。

5、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卡位板、对应的挡片和连接片,能够通过控制杆控制连接片的移动,同时控制多个卡位板中贯通孔的开闭。

6、进一步地,上述托盘包括一托盘框架,上述卡位板固定于上述托盘框架的上方,上述挡片位于上述托盘框架和上述卡位板之间。

7、根据此结构,通过设置托盘框架,能够对卡位板和挡片进行支承,便于移动和操作转移治具。

8、进一步地,上述闸片开合机构包括一复位弹簧,上述托盘框架上设有第一凸台,上述第一凸台与连接片相对,上述复位弹簧设置在上述第一凸台和连接片之间。

9、根据此结构,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在撤去使闸片(连接片)相对于托盘(第一凸台)移动的外力时,闸片相对于托盘能够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10、进一步地,上述连接片的一端设有一穿过上述第一凸台的第一限位杆,上述第一限位杆上位于上述连接片和第一凸台之间设有一凸起板,一螺栓穿过上述凸起板固定在上述第一凸台上,上述复位弹簧套设在上述螺栓的螺杆上,其两端分别与上述螺栓的螺帽及上述凸起板抵接。

11、根据此结构,通过设置穿过第一凸台的第一限位杆,能够对闸片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通过设置凸起板,能够对闸片(连接片)相对于托盘的移动进行限位;进而通过设置螺栓,能够保证复位弹簧与连接片、第一凸台的稳定连接。

12、进一步地,上述托盘框架上设有第二凸台,上述第二凸台与连接片相对,上述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一穿过上述第二凸台的第二限位杆。

13、根据此结构,通过设置与连接片相对的第二凸台,能够对闸片(连接片)相对于托盘的移动进行限位;此外,通过设置穿过第二凸台的第二限位杆,能够对闸片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

14、进一步地,上述闸片开合机构还包括一连接杆和传动杆,上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上述控制杆固定连接,上述传动杆的一端与上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上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限位杆铰接,且上述传动杆可转动地固定于上述托盘框架。

15、根据此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杆和传动杆,能够实现控制杆与闸片的物理连接,控制杆可通过传动杆的杠杆作用控制闸片的移动,从而控制贯通孔的开闭。

16、进一步地,上述传动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可供紧固件沿上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贯通槽,两个上述紧固件分别穿过两个上述贯通槽而固定于上述连接杆、上述第一限位杆,从而实现上述传动杆与上述连接杆的铰接、和上述传动杆与上述第一限位杆的铰接。

17、根据此结构,通过设置贯通孔,使得紧固件在铰接件相对转动时具有一定的滑移空间,从而能够减少转动时铰接件间产生的压力,缓解由此导致的零件的塑性变形。

18、进一步地,上述托盘还包括固定于上述托盘框架且从上述托盘框架伸出的至少一个手柄,上述控制杆可转动地固定于上述托盘框架且从上述托盘框架伸出,上述控制杆设置于在单手同时握住上述控制杆和上述至少一个手柄中的一个手柄时可将上述控制杆拉近上述一个手柄的位置。

19、根据此结构,通过设置手柄和特定的控制杆,能够方便使用者单手操作控制杆;同时,也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转移治具。

20、进一步地,上述托盘框架划分为载放区、连接区和支承区,上述载放区包括第一载放区、第二载放区、第三载放区和第四载放区,上述第一载放区与上述第二载放区水平设置,上述第三载放区与上述第四载放区水平设置,上述第一载放区、上述第二载放区分别与上述第三载放区、上述第四载放区平行间隔设置,各上述载放区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一上述卡位板,上述连接区连接各上述载放区的一端,上述连接片位于上述连接区的上方,上述支承区与上述连接区、上述第三载放区和上述第四载放区相连,上述控制杆、上述传动杆和上述手柄固定于上述支承区。

21、根据此结构,能够简单地设计和制造转移治具。

2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和闸片开合机构,所述托盘包括设有多个贯通孔的卡位板,所述闸片开合机构包括闸片和控制杆,通过所述控制杆可控制所述闸片遮挡所述贯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至少有两个,所述闸片包括至少两个挡片和连接所述挡片的连接片,每个挡片分别位于一个卡位板的下方,通过所述控制杆可控制所述连接片的移动,从而控制挡片遮挡所述贯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一托盘框架,所述卡位板固定于所述托盘框架的上方,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托盘框架和所述卡位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片开合机构包括一复位弹簧,所述托盘框架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连接片相对,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和连接片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设有一穿过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上位于所述连接片和第一凸台之间设有一凸起板,一螺栓穿过所述凸起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栓的螺杆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栓的螺帽及所述凸起板抵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框架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连接片相对,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一穿过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二限位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片开合机构还包括一连接杆和传动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铰接,且所述传动杆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托盘框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移治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移治具。该转移治具包括托盘和闸片开合机构,托盘包括设有多个贯通孔的卡位板,闸片开合机构包括闸片和控制杆,通过控制杆可控制闸片遮挡贯通孔。本技术的转移治具具有能够同时且安全地对多个胶饼进行转移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喻晓鹏,雷国文,钟诗琴,朱明军,李玉容,林宇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