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4901发布日期:2023-06-10 01:5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铰接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铰接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行业现有具有开盖结构的电子设备中一般采用固定轴结构实现盖体与电子设备本体之间的铰接,进而实现盖体的开合。而采用固定轴结构的铰接结构会导致盖体及电子设备本体外形设计受限,尤其是诸如椭圆体形及正圆体形的外形,需要在固定轴结构附件开设避让空间以对盖体的铰接运动进行避让,从而破坏了电子设备id完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铰接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铰接结构会导致盖体及电子设备本体外形设计受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4、铰接组件,包括:

5、第一铰接件,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弧状;及

6、第二铰接件,具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导向槽同轴设置,所述圆弧段能够相对所述导向槽移动,以使所述圆弧段收容于所述导向槽或使所述圆弧段部分移出所述导向槽。

7、在所述铰接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本体,所述导向槽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两个所述第一本体相对设置,以使两个所述导向槽同轴,所述圆弧段的数量与所述导向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8、在所述铰接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能够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形成槽底部,所述槽底部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圆弧段抵接,以使所述圆弧段与所述槽底部间隔。

9、在所述铰接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弧状且与所述导向槽同轴设置,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铰接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并能够随所述第二铰接件相对所述限位槽滑动。

10、在所述铰接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贯穿于所述第一本体且与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限位件穿设于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第二铰接件可拆连接。

11、在所述铰接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呈环状且换设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导向槽一侧。

12、在所述铰接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本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铰接件间隔设置;和/或

13、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于两个所述圆弧段之间,且与所述圆弧段位于同一圆弧面上。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15、壳体组件,包括:

16、外壳;

17、盖体,用于盖合所述外壳;及

18、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铰接组件,所述第一铰接件设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铰接件设于所述盖体。

19、在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二铰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插接件并夹持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2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三为:

21、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组件。

22、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上述方案的铰接组件应用装备于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中,除了使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具备极佳的盖体开合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或减轻对电子设备外形设计的限制,同时避免开设用于盖体运动的避让空间,保证电子设备id的完整度。具体而言,该铰接组件包括开设有导向槽的第一铰接件及第二铰接件。其中,导向槽呈弧状,第二铰接件具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圆弧段,圆弧段与导向槽同轴设置,圆弧段能够相对导向槽移动,以使圆弧段部分移出导向槽,此时设有第二铰接件的盖体由于圆弧段部分移出导向槽,使得盖体与设有第一铰接件的外壳之间形成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对盖体铰接运动的避让,在保证电子设备id完整度的同时,实现盖体的开合,避免或减轻对电子设备外形设计的限制。



技术特征:

1.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本体,所述导向槽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两个所述第一本体相对设置,以使两个所述导向槽同轴,所述圆弧段的数量与所述导向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能够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形成槽底部,所述槽底部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圆弧段抵接,以使所述圆弧段与所述槽底部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弧状且与所述导向槽同轴设置,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铰接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并能够随所述第二铰接件相对所述限位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贯穿于所述第一本体且与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限位件穿设于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第二铰接件可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环状且换设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导向槽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本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铰接件间隔设置;和/或

8.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二铰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插接件并夹持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壳体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铰接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铰接组件包括开设有导向槽的第一铰接件及第二铰接件。其中,导向槽呈弧状,第二铰接件具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圆弧段,圆弧段与导向槽同轴设置,圆弧段能够相对导向槽移动,以使圆弧段部分移出导向槽,此时设有第二铰接件的盖体由于圆弧段部分移出导向槽,使得盖体与设有第一铰接件的外壳之间形成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对盖体铰接运动的避让,在保证电子设备ID完整度的同时,实现盖体的开合,避免或减轻对电子设备外形设计的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唐外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一刻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