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4099发布日期:2023-04-20 00:3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数显仪器,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


背景技术:

1、数显仪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质量可靠、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到各种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电力电子、医疗器械、教学设备、交(直)流稳压电源等作为显示部件,提升产品档次,为各类指针式面板表的首选换代产品。

2、数显仪表的传统安装方式多为通过螺钉固定在面板的安装孔上,存在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数显仪表需要长时间工作,其内部需要及时散热,否则易导致其工作不稳定。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包括显示模块、控制模块、采集模块、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在面板上的面壳、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面壳尾端的底盖;所述面壳内设容置腔,所述面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显示窗,所述显示模块安装在所述显示窗处,所述控制模块、采集模块、以及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均通过安装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面壳上并对所述底盖限位的中壳体,所述中壳体与所述面壳配合以夹持所述面板;

3、所述面壳包括翘边部、卡扣部以及直筒部,所述翘边部、卡扣部上均开设有第一进风窗口,所述直筒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二进风窗口,所述中壳体上开设有环形槽;当所述中壳体与所述面壳配合夹持在所述面板上后,所述第一进风窗口通过环形槽与所述第二进风窗口连通;所述底盖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散热窗口。

4、进一步地,所述中壳体螺纹连接于所述面壳的直筒部外壁上。

5、进一步地,所述面壳的直筒部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豁口,所述底盖外壁设置有能够伸入第一限位豁口内的扣合卡条。

6、进一步地,所述扣合卡条背离底盖的端部沿底盖径向向外弯折形成扣合部,当所述中壳体与所述面壳配合以夹持所述面板后,所述扣合部抵接在所述中壳体的环形槽槽壁上。

7、进一步地,所述面壳的直筒部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豁口,所述安装架包括能够伸入第二限位豁口内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底盖外壁设置有能够伸入第二限位豁口内的抵接卡条。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第二安装部,所述控制模块、采集模块、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分别纵向对应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

9、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安装部之间还安装有散热基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底盖朝向面壳的端壁设置有限位环。

11、进一步地,所述底盖上还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散热窗口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将传统的数显仪表改进为面壳、底盖、中壳体均可拆卸连接,安装时只需要通过面壳的翘边部与中壳体相配合,夹持面板即可;拆装方面,连接强度高。

14、2.在面壳的翘边部和卡扣部上开设第一进风窗口、在面壳直筒部侧壁上开设第二进风窗口,当中壳体与面壳配合夹持在面板上后,第一进风窗口通过环形槽与第二进风窗口连通;外部空气通过第一进风窗口、环形槽、第二进风窗口进入到容置腔内,使容置腔内各类模块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窗口排出。

15、3.采集模块、显示模块、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及控制模块均采用纵向安装形式,提高其之间的散热空间,同时与容置腔内散热风向保持一致,大幅度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包括显示模块(1)、控制模块、采集模块、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安装壳体(2),所述安装壳体(2)包括用于安装在面板(3)上的面壳(2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面壳(21)尾端的底盖(22);所述面壳(21)内设容置腔(4),所述面壳(21)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4)连通的显示窗,所述显示模块(1)安装在所述显示窗处,所述控制模块、采集模块、以及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均通过安装架(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容置腔(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面壳(21)上并对所述底盖(22)限位的中壳体(23),所述中壳体(23)与所述面壳(21)配合以夹持所述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23)螺纹连接于所述面壳(21)的直筒部(21c)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21)的直筒部(21c)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豁口(10),所述底盖(22)外壁设置有能够伸入第一限位豁口(10)内的扣合卡条(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卡条(11)背离底盖(22)的端部沿底盖(22)径向向外弯折形成扣合部(11a),当所述中壳体(23)与所述面壳(21)配合以夹持所述面板(3)后,所述扣合部(11a)抵接在所述中壳体(23)的环形槽(8)槽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21)的直筒部(21c)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豁口(12),所述安装架(5)包括能够伸入第二限位豁口(12)内的第一安装部(5a),所述底盖(22)外壁设置有能够伸入第二限位豁口(12)内的抵接卡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还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第二安装部(5b),所述控制模块、采集模块、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分别纵向对应安装在第二安装部(5b)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安装部之间还安装有散热基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2)朝向面壳(21)的端壁设置有限位环(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2)上还安装有散热风扇(16),所述散热风扇(16)位于所述散热窗口(9)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数显仪表,包括显示模块、控制模块、采集模块、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在面板上的面壳、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面壳尾端的底盖;所述面壳内设容置腔,所述面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显示窗,所述显示模块安装在所述显示窗处,所述控制模块、采集模块、以及电源供电电路模块均通过安装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面壳上并对所述底盖限位的中壳体,所述中壳体与所述面壳配合以夹持所述面板;本技术中将传统的数显仪表改进为面壳、底盖、中壳体均可拆卸连接,安装时只需要通过面壳的翘边部与中壳体相配合,夹持面板即可;拆装方面,连接强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电力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