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及智能座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4414发布日期:2023-04-29 19:5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及智能座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及智能座舱控制器。


背景技术:

1、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2、汽车电子领域内,连接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实现电力传输。同时,良好的连接器设计也是解决汽车电力传输线路emc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集成,汽车电子控制单元面临的emc问题越来越复杂。尤其当a2b功放等功能集成在主连接器上时,传导发射电流法容易超标(a2b信号),功放pwm开关频率在ce电流法容易超标,因现有的控制器emc中的主连接器与非主连接器之间并未设置屏蔽结构,导致emc问题会变得更棘手。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控制器emc中的主连接器与非主连接器之间并未设置屏蔽结构而产生emc问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及智能座舱控制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包括:

4、下壳体,用于对pcba板进行定位;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顶端和前端开口的主连接器屏蔽腔以及若干非主连接器屏蔽腔,pcba板主连接器定位在主连接器屏蔽腔内,pcba板非主连接器定位在非主连接器屏蔽腔内,主连接器屏蔽腔与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之间互不连通;当pcba板定位至所述下壳体内部时,pcba板对主连接器屏蔽腔的顶端及非主连接器屏蔽腔的顶端进行封堵;

5、上壳体,扣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方并与所述下壳体形成屏蔽壳体;

6、emc弹片,顶端与所述上壳体连接,底端与pcba板上的漏铜部相接触;所述emc弹片与pcba板、下壳体及上壳体围设成封闭的第二主连接器屏蔽腔。

7、可选的,所述emc弹片设置为l型。

8、可选的,所述主连接器屏蔽腔与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之间以及各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之间分别通过隔筋隔开。

9、可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周向设置有对pcba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筋条,支撑筋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各连接柱上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pcba板通过第一螺钉定位至第一螺纹连接孔内。

10、可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后侧壁上向下开设有若干使得pcba板后端伸出的定位槽,下壳体的后侧壁上可拆卸链接有天线罩。

11、可选的,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以及两个翻边板,两个翻边板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翻边板相适配的定位卡槽。

12、可选的,所述上壳体接地。

13、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

14、pcba板,所述pcba板的底端设置有pcba板主连接器和pcba板非主连接器,所述pcba板的顶端设置有漏铜部;

15、所述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用于对所述pcba板进行定位、防护。

16、可选的,还包括:

17、支架,可拆卸设置在上壳体上,与整车接地。

18、可选的,还包括:

19、风扇,设置在下壳体的底端;

20、散热板,周向设置在下壳体的底端并位于所述风扇外围。

2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将pcba板主连接器与pcba板非主连接器分别定位设置在不同的屏蔽腔体内,主连接器屏蔽腔与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之间互不连通,进而有效地防止了pcba板主连接器与pcba板非主连接器之间的信号干扰,并且在pcba板上方设置有第二主连接器屏蔽腔,实现对pcba板上的其他信号从pcba板背面传输至pcba板主连接器处,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屏蔽腔体,更加有效地避免了信号干扰的问题,避免了emc问题的产生。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电路板和壳体实现自身电子器件的屏蔽保护,还可以在保证主连接器a2b功放等功能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避免对外的影响,且具有成本低、组装方便的优点。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emc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当上壳体盖设在下壳体上时,emc弹片能够与pcba板的漏铜部进行有效接触,以实现主连接器位置的屏蔽,增强了结构整体的屏蔽性能。

2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emc弹片设置为l型,emc弹片、上壳体的顶壁、上壳体的侧壁、下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主连接器屏蔽腔。通过第二主连接器屏蔽腔对pcba板主连接器上方的区域也进行了有效地封闭,进而能够进一步起到屏蔽作用,防止信号间的干扰,防止信号对外界造成影响。

25、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上壳体接地,通过emc弹片及上壳体将pcba板中的静电导入地面,有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保护。

2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零件少,组装简单;零件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emc弹片(45)设置为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器屏蔽腔与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之间以及各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之间分别通过隔筋(13)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周向设置有对pcba板(2)进行支撑的支撑筋条(14),支撑筋条(1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柱(17),各连接柱(17)上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pcba板(2)通过第一螺钉定位至第一螺纹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后侧壁上向下开设有若干使得pcba板后端伸出的定位槽(15),下壳体(1)的后侧壁上可拆卸链接有天线罩(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包括顶板(41)以及两个翻边板(42),两个翻边板(42)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顶板(4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下壳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翻边板(42)相适配的定位卡槽(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接地。

8.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器EMC防护结构及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下壳体,用于对PCBA板进行定位;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顶端和前端开口的主连接器屏蔽腔以及若干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主连接器屏蔽腔与非主连接器屏蔽腔之间互不连通;上壳体,扣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方并与所述下壳体形成屏蔽壳体;EMC弹片,顶端与所述上壳体连接,底端与PCBA板上的漏铜部相接触;所述EMC弹片与PCBA板、下壳体及上壳体围设成封闭的第二主连接器屏蔽腔。本技术有效地防止了PCBA板主连接器与PCBA板非主连接器之间的信号干扰,在保证主连接器A2B功放等功能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避免对外的影响,避免EMC问题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张壮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