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板组件及电磁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8398发布日期:2023-06-08 14: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板组件及电磁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板组件及电磁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1、电磁扫描用来获取被测物周围空间的电磁场分布情况,识别强电磁场区域,进而查找产生强电磁场的发射源,以便对发射源进行处理,或采取屏蔽措施隔绝空间辐射途径降低空间电磁场强度。

2、现有的电磁扫描仪的控制模块实现两个芯片同步扫频功能需要同步时钟及补偿算法,结构安装精度要求高,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板组件,通过在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夹角处设置支撑块,提高控制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板组件,包括:

4、第一柔性电路板;

5、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夹角为90°;

6、第一控制元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表面上;

7、第二控制元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表面上;

8、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夹角处设有至少两个支撑块,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的区域用以布线。

9、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为芯片或晶圆。

10、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为三棱柱的结构,其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厚度相同;

12、所述支撑块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厚度的比值为(5-15):1。

13、优选地,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厚度的比值为(2-5):1。

14、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相对的第一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相对的第二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若干第一凹槽沿所述支撑块的延伸方向阵列排布,所述若干第二凹槽沿所述支撑块的延伸方向阵列排布。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宽度均为0.1mm-0.3mm。

17、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为对称结构。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电磁扫描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板组件。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板组件,由于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相垂直,第一控制元件和第二控制元件相配合能够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同步扫频功能。通过设置支撑块,能够增加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夹角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控制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3)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4)为芯片或晶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为三棱柱的结构,其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的厚度的比值为2:1-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相对的第一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51),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相对的第二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52);所述若干第一凹槽(51)沿所述支撑块(5)的延伸方向阵列排布,所述若干第二凹槽(52)沿所述支撑块(5)的延伸方向阵列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1)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所述第一凹槽(51)的槽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所述第二凹槽(52)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所述第二凹槽(52)的槽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1)的槽口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52)的槽口宽度均为0.1mm-0.3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为对称结构。

10.电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板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板组件及电磁扫描装置,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夹角为90°;第一控制元件,其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朝向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表面上;第二控制元件,其设置于第二柔性电路板朝向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表面上;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夹角处设有至少两个支撑块,相邻两个支撑块之间的区域用以布线。本技术的控制板组件,通过限定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相垂直,第一控制元件和第二控制元件相配合能够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同步扫频功能。通过设置支撑块,能够增加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夹角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控制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科炼,邓俊男,王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