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9269发布日期:2023-06-01 09:4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效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芯片、中央处理器等发热源的执行速度越来越快,造成发热温度越来越高,容易对其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通常会以高效散热器敷设于发热源的溢热表面上,并配合风扇协助散热。高效散热器一般包含热管和散热鳍片模组,热管将发热源上的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鳍片模组上,通过风扇对散热鳍片模组进行吹风带走热量。

2、散热鳍片模组一般由多个鳍片单元连接组成,相邻两个鳍片单元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但处于末端的一个鳍片单元上的气流通道为开放式,风扇吹风时容易在电子产品内造成扰流,不利于散热,因此通常在末端的一个鳍片单元上进行加装一个反扣片,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所加装的反扣片通常为平面状铜片,在铜片边缘对应设置有凸起的扣点,来与末端的一个鳍片单元进行卡扣,这种方式会导致铜片连接不牢固,铜片很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以克服现有散热鳍片模组的反扣片扣接不牢固、容易掉落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包括:皆呈“匚”字型的若干鳍片单元、尾鳍片和反扣片,若干鳍片单元朝第一方向依次扣接,并在相邻两个所述鳍片单元之间均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尾鳍片朝第一方向扣接在处于末端的一个所述鳍片单元上,所述尾鳍片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尾鳍侧板,该尾鳍侧板上均设置有尾鳍孔以及朝向所述尾鳍孔内延伸出的扣爪;所述反扣片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有朝向第二方向的反扣侧板,该反扣侧板上均设置有反扣孔,所述反扣片朝第二方向嵌扣在所述尾鳍片内,且所述扣爪均向内折弯至对应的所述反扣孔内,以用来扣住所述反扣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鳍片单元具有鳍片主体以及由所述鳍片主体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的朝向第一方向的鳍片侧板,所述鳍片侧板上均开设有鳍片孔,且所述鳍片侧板对应于所述鳍片孔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有扣片;所述鳍片孔延伸至所述鳍片主体上,并在所述鳍片主体上形成有鳍片扣点;前一所述鳍片单元的扣片拼接在后一所述鳍片单元的鳍片孔内,并卡扣在所述鳍片扣点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鳍孔延伸至所述尾鳍片的尾鳍主体上,并在所述尾鳍主体上形成有尾鳍扣点,处于末端的所述鳍片单元的扣片伸入所述尾鳍孔内,并卡扣在所述尾鳍扣点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反扣侧板相对于各自反扣孔外侧的部位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凹进所形成内凹扣板,处于末端的所述鳍片单元的扣片伸入所述尾鳍孔内,并折弯扣接在所述内凹扣板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扣孔延伸至所述反扣孔的反扣主体上,以用来为末端所述鳍片单元的扣片的折弯提供避让空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鳍片孔、所述扣片及所述尾鳍孔均呈“凸”字型。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鳍片单元、所述尾鳍片及所述反扣片采用的材质均为铜。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设置有若干依次相互扣接的鳍片单元、尾鳍片和反扣片,尾鳍片扣接在处于末端的一个鳍片单元上,反扣片反向嵌扣在尾鳍片内,并通过末端的鳍片单元上四个扣片及尾鳍片上八个扣爪共同卡扣在反扣片上,形成对反扣片更加牢固的扣合,使其不易脱落;此外,采用此结构形式的尾鳍片和反扣片也能够实现在冲压模具内自动扣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皆呈“匚”字型的若干鳍片单元(1)、尾鳍片(2)和反扣片(3),若干鳍片单元(1)朝第一方向依次扣接,并在相邻两个所述鳍片单元(1)之间均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尾鳍片(2)朝第一方向扣接在处于末端的一个所述鳍片单元(1)上,所述尾鳍片(2)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尾鳍侧板(201),该尾鳍侧板(201)上均设置有尾鳍孔(202)以及朝向所述尾鳍孔(202)内延伸出的扣爪(203);所述反扣片(3)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有朝向第二方向的反扣侧板(301),该反扣侧板(301)上均设置有反扣孔(302),所述反扣片(3)朝第二方向嵌扣在所述尾鳍片(2)内,且所述扣爪(203)均向内折弯至对应的所述反扣孔(302)内,以用来扣住所述反扣片(3);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单元(1)具有鳍片主体(101)以及由所述鳍片主体(101)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的朝向第一方向的鳍片侧板(102),所述鳍片侧板(102)上均开设有鳍片孔(103),且所述鳍片侧板(102)对应于所述鳍片孔(103)的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有扣片(104);所述鳍片孔(103)延伸至所述鳍片主体(101)上,并在所述鳍片主体(101)上形成有鳍片扣点(105);前一所述鳍片单元(1)的扣片(104)拼接在后一所述鳍片单元(1)的鳍片孔(103)内,并卡扣在所述鳍片扣点(10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鳍孔(202)延伸至所述尾鳍片(2)的尾鳍主体(204)上,并在所述尾鳍主体(204)上形成有尾鳍扣点(205),处于末端的所述鳍片单元(1)的扣片(104)伸入所述尾鳍孔(202)内,并卡扣在所述尾鳍扣点(2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反扣侧板(301)相对于各自反扣孔(302)外侧的部位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凹进所形成内凹扣板(303),处于末端的所述鳍片单元(1)的扣片(104)伸入所述尾鳍孔(202)内,并折弯扣接在所述内凹扣板(3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扣孔(302)延伸至所述反扣孔(302)的反扣主体(304)上,以用来为末端所述鳍片单元(1)的扣片(104)的折弯提供避让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孔(103)、所述扣片(104)及所述尾鳍孔(202)均呈“凸”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单元(1)、所述尾鳍片(2)及所述反扣片(3)采用的材质均为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模组,包括:皆呈“匚”字型的若干鳍片单元、尾鳍片和反扣片,若干鳍片单元朝第一方向依次扣接,并在相邻两个鳍片单元之间均形成有气流通道;尾鳍片朝第一方向扣接在处于末端的一个鳍片单元上,尾鳍片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的尾鳍侧板,该尾鳍侧板上均设置有尾鳍孔以及朝向尾鳍孔内延伸出的扣爪;反扣片的相对两侧折弯形成有朝向第二方向的反扣侧板,该反扣侧板上均设置有反扣孔,反扣片朝第二方向嵌扣在尾鳍片内,且扣爪向内折弯至对应的反扣孔内。本技术通过末端的鳍片单元上的扣片及尾鳍片上的扣爪共同卡扣在反扣片上,形成对反扣片更加牢固的扣合,使其不易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江加伟,王改新,熊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远桥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