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I/O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4213发布日期:2023-08-09 18: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工位I/O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i/o箱,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工位i/o箱装置。


背景技术:

1、i/o箱现场用来将控制信号与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装置,通常摆放在工位旁边,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的i/o箱内部装配相应的电器元件以及电线后,加上箱体本身的重量,整体重量较重,因此使用人员在对其进行移动时较为不便,因此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从而会耽误i/o箱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工位i/o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i/o箱不便移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位i/o箱装置,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i/o箱本体,所述调节组件的底面活动安装有移动组件。

3、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底座的侧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升降板。

4、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所述安装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插柱。

5、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柱的表面与转动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表面与第一固定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表面与i/o箱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侧面与底座的表面活动连接。

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面与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大小与固定槽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插柱的表面与转动轴的内部活动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8、上述方案中,设置调节组件和移动组件,当需要对i/o箱本体进行移动时,使用者可以手扶升降板对其进行推动,使得转动轴带动滚轮能够在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进行转动,并且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以及个人习惯,将第一固定柱以及第一固定板分别从底座和活动板的表面移出,使得活动板以及升降板的高度可以进行移动的调整,当使用者对两者进行高度调整后,可以将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相应位置的凹槽内,以对活动板和升降板的位置进行固定,确保推动i/o箱本体时的稳定性,并且当i/o箱本体驻停时,使用者可以将第二固定柱向安装柱的外侧移动,使得第二连接板带动插柱下落,并将插柱安装在转动轴内部所开设的孔洞中,以对转动轴进行固定,确保了i/o箱本体不会发生意外移动,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特征:

1.工位i/o箱装置,包括调节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i/o箱本体(2),所述调节组件(1)的底面活动安装有移动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底座(11)的侧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柱(13),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柱(14),所述转动柱(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6),所述活动板(15)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升降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i/o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33),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柱(34),所述安装柱(34)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固定柱(35),所述安装柱(3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36),所述第二连接板(36)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37),所述第二连接板(3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8),所述安装板(38)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插柱(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位i/o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3)的表面与转动柱(14)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7)的表面与第一固定板(16)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1)的表面与i/o箱本体(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5)的侧面与底座(11)的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i/o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顶面与底座(1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35)的大小与固定槽(37)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插柱(39)的表面与转动轴(32)的内部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工位I/O箱装置,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I/O箱本体,调节组件的底面活动安装有移动组件。上述方案中,设置调节组件和移动组件,当需要对I/O箱本体进行移动时,使用者可以手扶升降板对其进行推动,使得转动轴带动滚轮能够在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进行转动,并且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以及个人习惯,将第一固定柱以及第一固定板分别从底座和活动板的表面移出,使得活动板以及升降板的高度可以进行移动的调整,使用者可以将第二固定柱向安装柱的外侧移动,使得第二连接板带动插柱下落,并将插柱安装在转动轴内部所开设的孔洞中,以对转动轴进行固定,确保了I/O箱本体不会发生意外移动,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桂馨,王镇,胡志伟,左义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瑞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