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盒和睡眠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2460发布日期:2023-08-05 23:5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控制盒和睡眠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睡眠眼罩,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盒和睡眠眼罩。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娱乐方式的改变,让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身体上的不适,长此以往容易引发疾病。特别是睡眠的缺失,受到外界环境光照以及噪声的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普遍降低,长期无法进行优质睡眠,易引发多种疾病。通常使用睡眠眼罩来阻隔光照与噪声,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睡眠眼罩中通常设有功能器件和控制盒,控制盒为功能器件提供电能和控制功能器件的运行,以实现功能器件不同的功能和档位。现有技术中控制盒内部排线冗杂,主要的电子元件和电池都直接与主板电连接,电池没有合适的放置空间,而且控制键和主板排布不合理,造成应用于睡眠眼罩的控制盒的尺寸太大,不方便装配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盒和睡眠眼罩,旨在优化控制盒内部电子元件排布,减小控制盒的尺寸。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主控板、电池、电连接件以及控制键;其中,

3、所述盒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形成安装腔;

4、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池均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池沿第一壳壁至第二壳壁的方向排布,所述主控板邻近所述第一壳壁设置,所述电池邻近所述第二壳壁设置;

5、所述电连接件设于所述主控板背离所述电池的一侧,所述电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壳壁显露,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6、所述控制键安装于所述电池背离所述主控板的一侧,所述控制键穿设于所述第二壳壁显露,所述控制键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具有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壳壁与所述第二壳壁沿所述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壳壁至所述第二壳壁的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一致;和/或,所述控制盒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电池背离所述主控板的一侧,所述控制键设于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电池的表面。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包括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柔性导电件的第二端绕过所述电池以及所述安装支架至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主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控制键电性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键包括键帽以及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键帽套设于所述触发开关外,所述第二壳壁设有按键孔,所述键帽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按键孔。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面对所述触发开关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槽壁部分贯穿形成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用于供连接所述主控板和所述触发开关的所述柔性导电件通过。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电池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两所述定位柱呈间隔设置;

13、所述键帽包括主体和两弹性臂,所述主体包括按压端和抵顶端,所述按压端与所述按键孔间隙配合,所述抵顶端与所述触发开关间隔设置;

14、两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抵顶端的周壁固定连接,两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柱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按键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沿着所述安装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限位板均与所述电池的周壁抵接,以夹持所述电池。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壁贯穿地设置有通孔,所述电连接件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导电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控板,所述导电柱的另一端从所述通孔显露出。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壁设有可磁吸件,所述可磁吸件用于磁性吸附固定。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壁设置有环绕所述通孔的装配槽,所述可磁吸件呈环形设置,所述可磁吸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槽内。

1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睡眠眼罩,所述睡眠眼罩包括佩戴主体和如上所述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于所述佩戴主体。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控板和电池在沿第一壳壁至第二壳壁的方向上排布,主控板邻近第一壳壁设置,电池邻近第二壳壁设置,电连接件设于主控板背离电池的一侧,电连接件穿设于第一壳壁显露,电连接件与主控板电连接,控制键安装于电池背离主控板的一侧,控制键穿设于第二壳壁显露,这样电池以及主控板沿厚度方向尽可能的进行堆叠,降低两者之间的装配间距,使得两者之间装配的更加紧凑,而且电连接件以及控制键可以穿设于对应壳壁,直接利用壳壁本身的厚度空间,而不会占据盒体内的空间,这样使得控制盒内能达到更大的空间利用率,有效地降低控制盒的沿第一壳壁至第二壳壁的方向的整体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主控板、电池、电连接件以及控制键;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具有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壳壁与所述第二壳壁沿所述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壳壁至所述第二壳壁的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一致;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柔性导电件的第二端绕过所述电池以及所述安装支架至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主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控制键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键包括键帽以及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键帽套设于所述触发开关外,所述第二壳壁设有按键孔,所述键帽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按键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面对所述触发开关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部分贯穿形成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用于供连接所述主控板和所述触发开关的所述柔性导电件通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背离所述电池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呈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壁贯穿地设置有通孔,所述电连接件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导电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控板,所述导电柱的另一端从所述通孔显露出;和/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壁设置有环绕所述通孔的装配槽,所述可磁吸件呈环形设置,所述可磁吸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槽内。

10.一种睡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眼罩包括佩戴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于所述佩戴主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控制盒和睡眠眼罩,其中,控制盒包括盒体、主控板、电池、电连接件以及控制键,盒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形成安装腔,主控板和电池均安装于安装腔内,主控板和电池沿第一壳壁至第二壳壁的方向排布,主控板邻近第一壳壁设置,电池邻近第二壳壁设置,电连接件设于主控板背离电池的一侧,电连接件穿设于第一壳壁显露,电连接件与主控板电连接,控制键安装于电池背离主控板的一侧,控制键穿设于第二壳壁显露,控制键与主控板电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将控制盒内部部件沿第一壳壁至第二壳壁的方向依次排布,从而减小控制盒沿第一壳壁至第二壳壁的方向的厚度,提高控制盒内部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