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5097发布日期:2023-08-20 15:2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属于功能陶瓷。


背景技术:

1、压电陶瓷作为一种功能陶瓷,广泛应用于换能、致动、传感等诸多领域。压电陶瓷应用时,很多情况下需要在其正负极焊接引线,为了生产自动化,通常需要将电极制作到一面上,便于焊接自动化。目前的技术是在同一面上制作正负极焊盘,通过侧电极将另一面电气连接到其中一个焊盘上,实现共面电极。如果压电陶瓷片侧边是直角,容易造成电气连接不可靠,导致产品失效。对于厚度0.5mm以上的陶瓷片,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将陶瓷片倒角,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而对于厚度小于0.5mm的陶瓷片,机械方法很难将陶瓷片侧边倒角,尤其像倒车雷达传感器等上面应用的压电陶瓷片,厚度通常只有0.2mm,这就导致了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共面电极,在生产过程中,侧面直角处的电极很可能由于摩擦等原因产生脱落,导致电气连接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的,可以很好的解决共面电极压电陶瓷薄片产品的可靠性问题,容易实现产品焊接的自动化。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包括压电陶瓷薄片(1),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一面设置正面电极焊盘一(2),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一面中部设置焊盘二(3),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另一面设置负面电极(4),在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的中心设置贯通两面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壁设置通孔内电极(6)。

3、进一步的,所述通孔(7)直径0.8~1.5mm。

4、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电极焊盘一(2)、焊盘二(3)和通孔(7)同心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的正反面均设置导电银浆。

6、进一步的,所述通孔(7)直径1mm。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共面电极由侧面引出方式,改为由中心孔处引出。采用通用的丝网印刷的技术,在陶瓷片正反表面分别印刷导电银浆时,导电银浆从中心孔处从一表面流向另一表面,从而实现共面电极通过中心孔实现电气连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外力摩擦,避免了电气连接失效的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陶瓷薄片(1),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一面设置正面电极焊盘一(2),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一面中部设置焊盘二(3),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另一面设置负面电极(4),在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的中心设置贯通两面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壁设置通孔内电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直径0.8~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电极焊盘一(2)、焊盘二(3)和通孔(7)同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的正反面均设置导电银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直径1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电陶瓷薄片共面电极。包括压电陶瓷薄片(1),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一面设置正面电极焊盘一(2),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一面中部设置焊盘二(3),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另一面设置负面电极(4),在所述压电陶瓷薄片(1)的中心设置贯通两面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壁设置通孔内电极(6)。本技术将共面电极由侧面引出方式,改为由中心孔处引出。采用通用的丝网印刷的技术,在陶瓷片正反表面分别印刷导电银浆时,导电银浆从中心孔处从一表面流向另一表面,从而实现共面电极通过中心孔实现电气连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外力摩擦,避免了电气连接失效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陈思源,汪玮玺,杜昌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江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