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68894发布日期:2024-02-07 13:1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构造体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起到挠曲电效应的构造体。


背景技术:

1、压电效应是与施加于材料的应力成比例地发生的电极化现象,与此相对,挠曲电效应是与材料的应变的空间变化率即“应变梯度”成比例地发生的电极化现象(例如,非专利文献1)。

2、例如,已知由于液晶可以容易地取得较大的形状变化,因此由这种现象引起的电极化显著地出现。

3、与此相对,已知在普通的固体材料中,出现大的应变梯度的变形形态较少、以及由压电效应引起的极化通常较大。

4、专利文献1:中国(cn)专利申请公开第109950045号公报

5、非专利文献1:2019年精密工程学会秋季大会学术会议演讲论文集,336~337,信州大学,边见信彦,“关于固体材料的挠曲电效应及其应用的可能性”

6、非专利文献2:“挠曲电驻极体:一种具有可调控类挠曲电响应的驻极体”(flexoelectret:an electret with a tunable flexoelectriclike response),文馨,李东藩,谭楷,邓谦,申胜平,《物理快评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122,148001(2019年)

7、目前,几乎没有发现在固体材料中将挠曲电效应实用的例子,例如仅已知利用了聚合物薄膜的例子(例如,专利文献1)。

8、本发明者发现:对于能够起到挠曲电效应的固体材料,仍然留有开发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起到挠曲电效应的新的构造体。

2、本申请发明者不是在现有技术的延长线上接着处理,而是通过在新的方向上进行处理来尝试解决上述课题。其结果,完成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的构造体的发明。

3、本公开所涉及的构造体具有驻极体部而形成,

4、上述构造体在上述驻极体部的外侧具有挠性部件而形成,

5、上述驻极体部是包含陶瓷成分而形成的陶瓷驻极体,并具备电荷保持陶瓷部、和位于该电荷保持陶瓷部的内部的内部电极,

6、上述驻极体部具有挠性。

7、本公开所涉及的构造体成为能够起到挠曲电效应的新的构造体。具体而言,本公开的构造体成为具有陶瓷驻极体的起到挠曲电效应的构造体,至少在这一点上成为新的挠曲驻极体构造体。



技术特征:

1.一种构造体,是具有驻极体部而形成的构造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体,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驻极体部而形成的构造体。该构造体在驻极体部的外侧具有挠性部件而形成,驻极体部是包含陶瓷成分而形成的陶瓷驻极体,并具备电荷保持陶瓷部和位于该电荷保持陶瓷部的内部的内部电极,驻极体部具有挠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石贵志,田中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