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6441发布日期:2023-05-17 04:5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显示设备组装过程中,显示基板的边框区域内需要绑定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为进一步降低厚度堆叠,引入了反绑fpc工艺,使得fpc与显示基板堆叠重合。但采用反绑工艺后,fpc与显示基板之间容易出现水汽侵蚀问题,使得反绑工艺无法有效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柔性电路板通过结构调整,实现阻隔水汽侵蚀路径。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用于连接显示基板,柔性电路板包括绑定区、走线区以及与走线区相邻的非走线区,走线区内的金属线路与绑定区内的绑定引脚连接,走线区的厚度大于非走线区的厚度,非走线区内设有通孔,通孔靠近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设置,在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时,绑定区、走线区和非走线区均与显示基板有交叠,显示基板用作通孔的底部,且通孔内填充有阻水介质。

3、根据本申请的柔性电路板,通过靠近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设置通孔,以在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后,向该通孔内填充阻水介质,从而阻隔水汽侵蚀路径,降低水汽侵蚀的影响。

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通孔靠近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的端部设置。

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的第一端靠近绑定区,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的第二端远离绑定区,通孔靠近第二端设置。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包括相连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直线段的第一端为分界线的第二端,第一直线段从分界线的第二端向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直线段从第一直线段的第二端向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80度,通孔设置于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的相接处。

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走线区沿第一方向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走线区的宽度小于第二走线区的宽度,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沿第二方向与非走线区相接,第二走线区沿第一方向与绑定区连接。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时,绑定区、走线区和非走线区的同一侧与显示基板贴合。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非走线区的表面设有环绕通孔的加固层。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和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柔性电路板,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柔性电路板连接于边框区,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区、走线区和非走线区均与边框区有重叠,边框区用作柔性电路板中通孔的底部,且通孔内填充有阻水介质。

11、根据本申请的显示模组,通过将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并在柔性电路板中沿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设置的通孔内设置阻水介质,在保证更薄的厚度堆叠的同时,可以阻隔水汽侵蚀路径,降低水汽侵蚀的影响。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非走线区与边框区之间通过背胶粘合,背胶封闭通孔的底端。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区与边框区之间通过异向导电胶粘合,绑定区的粘合面、非走线区的粘合面和走线区的粘合面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的端部设有阻水介质。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的第一端靠近绑定区,分界线的第一端设有阻水介质,且阻水介质覆盖绑定区的边缘。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阻水介质为uv胶。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显示模组还包括支架、保护膜、偏光片和盖板,保护膜和支架设于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保护膜与显示基板贴合,支架通过粘结胶与保护膜贴合,偏光片和盖板设于显示基板的第二侧,偏光片与显示基板贴合,盖板通过光学胶与偏光片贴合,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的第二侧。

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显示模组。

19、根据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通过将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并在柔性电路板中沿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设置的通孔内设置阻水介质,在保证更薄的厚度堆叠的同时,可以阻隔水汽侵蚀路径,降低水汽侵蚀的影响。

20、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电路板,用于连接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绑定区、走线区以及与所述走线区相邻的非走线区,所述走线区内的金属线路与所述绑定区内的绑定引脚连接,所述走线区的厚度大于所述非走线区的厚度,所述非走线区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显示基板时,所述绑定区、所述走线区和所述非走线区均与所述显示基板有交叠,所述显示基板用作所述通孔的底部,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阻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走线区之间的所述分界线的端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走线区之间的所述分界线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绑定区,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走线区之间的所述分界线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绑定区,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走线区之间的所述分界线包括相连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一端为所述分界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直线段从所述分界线的第二端向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二端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80度,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的相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走线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宽度,所述第一走线区和所述第二走线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非走线区相接,所述第二走线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绑定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显示基板时,所述绑定区、所述走线区和所述非走线区的同一侧与所述显示基板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走线区的表面设有环绕所述通孔的加固层。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边框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区、走线区和非走线区均与所述边框区有交叠,所述边框区用作所述柔性电路板中通孔的底部,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阻水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边框区之间通过背胶粘合,所述背胶封闭所述通孔的底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区与边框区之间通过异向导电胶粘合,所述绑定区的粘合面、所述非走线区的粘合面和所述走线区的粘合面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走线区之间的所述分界线的端部设有所述阻水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走线区与所述走线区之间的所述分界线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绑定区,所述分界线的第一端所述阻水介质,且所述阻水介质覆盖所述绑定区的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介质为uv胶。

14.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支架、保护膜、偏光片和盖板,所述保护膜和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所述保护膜与所述显示基板贴合,所述支架通过粘结胶与所述保护膜贴合,所述偏光片和盖板设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二侧,所述偏光片与所述显示基板贴合,所述盖板通过光学胶与所述偏光片贴合,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的所述第二侧。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柔性电路板包括绑定区、走线区以及与走线区相邻的非走线区,走线区内的金属线路与绑定区内的绑定引脚连接,走线区的厚度大于非走线区的厚度,非走线区内设有通孔,通孔靠近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设置,在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时,绑定区、走线区和非走线区均与显示基板有交叠,显示基板用作通孔的底部,且通孔内填充有阻水介质。根据本申请的柔性电路板,通过靠近非走线区与走线区之间的分界线设置通孔,以在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显示基板后,向该通孔内填充阻水介质,从而阻隔水汽侵蚀路径,降低水汽侵蚀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蔡洋洋,梁恒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