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的散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70717发布日期:2023-04-26 19:4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控制器的散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器的散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车载控制器逐步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转变,大算力的中央计算平台及域控制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与主流,车载控制器中的多重芯片集中在一起,会散发大量热量,因此散热要求也逐步提升。

2、目前已有的散热方案为水冷散热方案和风冷散热方案。其中,水冷散热方案需要提供循环水泵,且车载控制器的水循环回路需要严格密封,仍可能存在漏水风险,安全性较低,实用性差,因此引入风冷方案。而对于采用风扇模块散热的风冷散热方案而言,在车载控制器内部增加多个风扇模块,在需要对车载控制器散热时,同时控制所增加的所有风扇模块工作,导致散热功耗大,风扇模块的使用寿命低。因此,亟需对现有的风冷散热方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器的散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对控制器的发热区域采用对应的散热设备进行针对性有效散热,降低了散热功耗,从而提高了散热设备的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器的散热方法,控制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配置有芯片,第二腔体内配置有候选散热设备,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邻且相互独立,该方法包括:

3、获取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

4、根据待散热区域,在第二腔体内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以及从候选散热设备中确定与目标散热风道对应的目标散热设备;

5、控制目标散热设备基于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以实现对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散热区域,在第二腔体内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包括:

7、确定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热量分布轨迹;

8、根据候选散热设备的送风方向和各个散热孔的位置,得到至少一个第一候选风道;

9、根据第一候选散热风道与热量分布轨迹之间的相似度,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候选散热风道与热量分布轨迹之间的相似度,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包括:

11、将与热量分布轨迹相似度最高的第一候选散热风道,确定为第二候选散热风道;

12、根据热量分布轨迹与第二候选散热风道以及二者之间的偏移量,从候选散热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矢量调整散热设备;

13、通过改变矢量调整散热设备的风向和/或风力,对第二候选散热风道进行调整,得到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包括:

15、根据温度预警值和第一腔体内各芯片的当前温度,从各芯片中确定待散热芯片;

16、根据待散热芯片的安装位置,确定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目标散热设备基于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以实现对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包括:

18、在控制目标散热设备基于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的过程中,获取待散热区域的实时温度;

19、基于待散热区域的实时温度与目标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确定目标散热设备的目标送风强度;

20、控制目标散热设备以目标送风强度运行,直至待散热区域的实时温度降至目标温度值。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22、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待散热区域的实时温度未降至目标温度值,则控制辅助散热设备运行,以协助目标散热设备对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其中,辅助散热设备为候选散热设备中除目标散热设备之外的散热设备。

2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的散热装置,控制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配置有芯片,第二腔体内配置有候选散热设备,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邻且相互独立,该装置包括:

24、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

25、风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待散热区域,在第二腔体内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以及从候选散热设备中确定与目标散热风道对应的目标散热设备;

26、散热模块,用于控制目标散热设备基于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以实现对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道选择模块,包括:

28、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热量分布轨迹;

29、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候选散热设备的送风方向和各个散热孔的位置,得到至少一个第一候选风道;

30、相似度比对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候选散热风道与热量分布轨迹之间的相似度,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

31、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32、获取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

33、根据待散热区域,在第二腔体内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以及从候选散热设备中确定与目标散热风道对应的目标散热设备;

34、控制目标散热设备基于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以实现对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

35、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36、获取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

37、根据待散热区域,在第二腔体内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以及从候选散热设备中确定与目标散热风道对应的目标散热设备;

38、控制目标散热设备基于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以实现对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

39、上述控制器的散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将控制器的芯片和候选散热设备分别放置于不同的腔体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相邻能够相互导热,使得芯片散发的热量能够导入到第二腔体中,候选散热设备对第二腔体内的热量进行散热,即相当于间接地对第一腔体进行散热;进一步的,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候选散热设备,不同的候选散热设备能够在第二腔体内形成不同的送风通道,送风通道内的气流相比于第二腔体内的其他区域的气流具有高速高压的特性,即送风通道具有针对性散热的效果,因此,在确定了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后,通过在第二腔体内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送风通道,即可通过目标送风通道对待散热区域进行针对性地散热,提高散热的针对性,降低散热功耗,从而提高散热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本申请相比于传统技术,特将芯片和散热设备分隔于不同的腔体中,避免了热风直吹芯片,也避免散热设备损坏(检修)时对芯片产生的不良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器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配置有芯片,所述第二腔体内配置有候选散热设备,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邻且相互独立,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散热区域,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确定与所述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候选散热风道与所述热量分布轨迹之间的相似度,确定与所述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散热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以实现对所述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配置有芯片,所述第二腔体内配置有候选散热设备,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邻且相互独立,所述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选择模块,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器的散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腔体内的待散热区域;根据待散热区域,在第二腔体内确定与待散热区域对应的目标散热风道,以及从候选散热设备中确定与目标散热风道对应的目标散热设备;控制目标散热设备基于目标散热风道进行送风,以实现对待散热区域进行散热。本申请能够对控制器的发热区域进行针对性有效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宇,林湖,韩超,柴振华,黄歆,徐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