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的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9637发布日期:2023-05-24 12:0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的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控箱,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的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外加硅胶圈的非焊接非一体成型的防水连接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2、1.通过硅胶与塑胶、硅胶与tpu、硅胶与pc硬胶之间的过盈配合进行防水,如工字塞、按键防水圈等;但工字塞的过盈配合防水,由于塞子外侧有部分面积是裸露在外的,必然会因缝隙导致封闭不严或因硅胶外露导致老化渗水。

3、2.通过o型硅胶圈和垫片组合,并且在其上方施加正压力进行防水,如螺丝孔的防水设计;但大部分的o型胶圈接触面小,且容易应挤压变形导致出现不密封空间,导致防水效果不佳或防水级别不够;此外,用螺孔固定的方式会导致螺丝孔锁定的地方受力大,其他地方受力小,导致垫圈不平整或局部翘起;

4、3.通过设计的侧边防水凸边或槽与硅胶圈进行组合,并在其侧面施加压力或用螺丝锁定硅胶圈保证壳体间贴合进行防水,如部分扣合型后盖的防水设计。

5、参考图1,侧压式或螺丝锁紧式的硅胶圈防水方案,通常侧压式的防水方案是通过设计一个侧压凸边,并在该侧压凸边形成的凹槽中放置硅胶圈,再外扣外盖进行夹紧形成防水圈。

6、参考图2,螺丝锁紧式的硅胶圈防水方案则是对防水硅胶圈的形状做了规定,即在硅胶圈及需要进行防水的壳体上,每一定距离就打上一个螺孔,以此形成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硅胶圈/刚性窗口面板的三明治结构,最后用螺丝锁上形成防水圈。

7、本文提供的背景描述用于总体上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除非本文另外指示,在该章节中描述的资料不是该申请的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要通过包括在该章节内来承认其成为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防水装置,其包括:

2、一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所述带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具有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第五槽面;其中第一槽面与第五槽面是所述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与刚性窗口面板的配合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是所述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与e型硅胶垫圈的配合面;

3、一e型硅胶垫圈,所述e型硅胶垫圈由两对四分之一圆角槽及一个半圆角柱组成,其左侧切面和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右侧槽面配合,右侧切面与刚性窗口面板右侧槽面配合;

4、一刚性窗口面板,所述刚性窗口面板是一个带圆角的凹方槽和底部的沉头钻孔位;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将刚性窗口面板左侧贴合面装配于垫圈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装配体右侧,并通过底部沉头孔将刚性窗口面板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锁紧。

5、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由一带槽口的刚性材料外壳组成,所述带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具有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第五槽面;其中第一槽面与第五槽面是所述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与刚性窗口面板的配合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是所述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与e型硅胶垫圈的配合面。

6、具体的,所述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一槽面深度小于第五槽面的深度,大于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的深度。

7、具体的,所述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一槽面宽度小于第五槽面的宽度。

8、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e型硅胶垫圈,所述e型硅胶垫圈由两对四分之一圆角槽及一个半圆角柱组成,其左侧切面和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右侧槽面配合,右侧切面与刚性窗口面板右侧槽面配合。

9、具体的,所述e型硅胶垫圈的半圆角柱的宽度大于所述两对四分之一圆角槽的宽度。

10、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刚性窗口面板,所述刚性窗口面板是一个带圆角的凹方槽和底部的沉头钻孔位;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将刚性窗口面板左侧贴合面装配于垫圈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装配体右侧,并通过底部沉头孔将刚性窗口面板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锁紧。

11、具体的,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具有第一圆角槽,第一方形槽,其中第一圆角槽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一槽面配合,第一方向槽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五槽面配合。

12、具体的,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由透光材质构成的刚性窗口面板。

13、具体的,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的第一方形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的第一圆角槽的宽度。

14、第五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的防水装置的装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5、s1,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为被装配零件,将e型硅胶垫圈放入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对应切面槽中套紧;

16、s2,将刚性窗口面板左侧面放置入硅胶垫圈右侧,在形成可靠贴合面后硅胶垫圈被挤压,使用螺丝锁定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和刚性窗口面板的螺孔形成固定,将横向切应力保持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硅胶垫圈、刚性窗口面板中,形成挤压的过盈配合。

17、本发明的夹层式硅胶垫圈的防水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三层e型的硅胶圈的形式,增加贴合处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挤压变形的应力集中处做圆角处理,增加受到挤压情况下的受力面积,使其不会出现空隙导致不密封情况;

18、2.用内夹嵌入的方式,在采用壳体1/硅胶垫圈/壳体2的三明治结构的同时,避免对硅胶圈做螺孔设计,也就避免了因螺丝锁紧的固定形式所导致的硅胶层受力不均的情况,保证了防水线的完整,减少垫圈的变形;

19、3.通过内置硅胶圈的形式,解决了硅胶裸露在外导致的缝隙,同时也通过壳体1和壳体2的挤压,使得硅胶垫圈本身挤压膨胀,达到类似于过盈配合的防水效果,同时e型垫圈外形由于外圈壳体1的刚性材料限制,使得硅胶垫圈本身形变空间减少无法变形,增加防水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防水装置,其包括:

2.一种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由一带槽口的刚性材料外壳组成,所述带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具有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第五槽面;其中第一槽面与第五槽面是所述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与刚性窗口面板的配合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是所述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与e型硅胶垫圈的配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箱,所述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一槽面深度小于第五槽面的深度,大于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箱,所述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一槽面宽度小于第五槽面的宽度。

5.一种e型硅胶垫圈,所述e型硅胶垫圈由两对四分之一圆角槽及一个半圆角柱组成,其左侧切面和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右侧槽面配合,右侧切面与刚性窗口面板右侧槽面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e型硅胶垫圈,所述e型硅胶垫圈的半圆角柱的宽度大于所述两对四分之一圆角槽的宽度。

7.一种刚性窗口面板,所述刚性窗口面板是一个带圆角的凹方槽和底部的沉头钻孔位;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将刚性窗口面板左侧贴合面装配于垫圈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装配体右侧,并通过底部沉头孔将刚性窗口面板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刚性窗口面板,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具有第一圆角槽,第一方形槽,其中第一圆角槽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一槽面配合,第一方向槽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第五槽面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刚性窗口面板,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由透光材质构成的刚性窗口面板。

10.所述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刚性窗口面板,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的第一方形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的第一圆角槽的宽度。

11.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的防水装置的装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式硅胶垫圈防水装置,一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所述带槽口刚性材料的外壳具有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第四槽面,第五槽面;一E型硅胶垫圈,所述E型硅胶垫圈由两对四分之一圆角槽及一个半圆角柱组成,其左侧切面和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右侧槽面配合,右侧切面与刚性窗口面板右侧槽面配合;一刚性窗口面板,所述刚性窗口面板是一个带圆角的凹方槽和底部的沉头钻孔位;所述刚性窗口面板的凹方槽将刚性窗口面板左侧贴合面装配于垫圈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的装配体右侧,并通过底部沉头孔将刚性窗口面板与带槽口的刚性材料的外壳锁紧。本发明采用三层E型的硅胶圈的形式,使其不会出现空隙导致不密封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豪,邹炜,柏林,刘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