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6125发布日期:2023-06-28 11: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控箱,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


背景技术:

1、电控箱是包含一个或多个低压开关设备以及与之相关的控制、测量、信号、保护、调节等设备,并且由制造厂家负责用结构部件完整地组装在一起的,电控箱由于内部由大量的电器元件及电路,要求很高的绝缘性,而空气中的灰尘对电器元件的安全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且空气中的水汽极易进入电控箱内腔,从而导致精密仪器和精密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2、专利号cn202023051937.1公开了电控箱的监控装置及电控箱,包括:连接电控箱控制器的控制板,安装在电控箱内连接所述控制板检测烟雾浓度的烟雾传感器和检测电控箱内负载元器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电控箱外并连接控制板的报警装置和显示电控箱监控参数的显示装置,所述烟雾传感器靠近电控箱的顶部,还包括连接电控箱内负载电路的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连接控制板将电压值显示在显示装置上。连接电控箱内负载电路的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连接控制板将电流值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3、此专利在电控箱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避免意外的发生;但无法对电控箱内的精密仪器和精密构件进行防水防潮的功能,且无法对电控箱内存在的水汽进行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包括电控箱和辅助机构,所述电控箱的内腔横向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电控箱包括箱体及开设于箱体侧端面的贯穿孔,所述箱体的外端面两侧均设置有组装框,一侧所述组装框的内腔安装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机构。将需要使用的精密仪器放置在电控箱的内腔,通过设置的组装框对设备中的精密构件进行限位处理,工作人员能够直接透过观察窗,向箱体内腔中的精密构件进行观察,工作人员可以在不打开整体装置,实时监测运行中的精密构件,在电控箱中的精密构件安装结束后盖上展开的组装框,使箱体的内腔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保持其内部的湿度。

4、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组装框架及穿插设置于组装框架内腔的内贴合机构,所述组装框架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防护机构,两组所述防护机构之间通过拉伸连接带串联。

5、优选的,所述组装框架包括架体及开设于架体四端面的外开设腔,所述架体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连通腔。

6、优选的,所述内贴合机构包括内贴合板及串联于每相邻的两组内贴合板之间的衔接带,四组所述内贴合板之间贯穿设置有形变机构。四组内贴合板相邻位置通过活动的衔接带弹性连接,当形变机构向外扩张后使内贴合板自内向外扩张,直至内贴合板贴合于外开设腔的内腔壁,使组装框架的内腔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从而将装置内腔的水汽进行吸附,方便水汽的排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7、优选的,所述形变机构包括两组定位盘及设置于两组定位盘之间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气腔。通过外接电机连接一端的定位盘,外接电机向内贯穿气腔后,使气囊的内腔充满气体,当气囊充满气体时其整体体积增加,体积增加后的气囊向外扩张两端的定位盘,使一侧的定位盘贯穿通过连通腔的内腔,使架体的内腔成为一个密闭状态,重复上述步骤,将架体内腔的水汽通过连通腔排出装置。

8、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及设置于防护壳顶端的入料腔,所述防护壳的两端均设置有限定片板,所述防护壳的内腔横向穿插设置有内穿插板。

9、优选的,所述内穿插板包括板体及开设于板体侧端面的边缘槽,所述板体的侧端面安装有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另一端安装有拉伸带。设置的板体之间安装有过滤网,在连通腔中排出的水汽通过过滤网时,能够对吸附在过滤网上的灰尘打湿,从而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通过连通腔进入装置内腔,通过设置的衔接柱与拉伸带的配合,拉伸带通过外接电机带动,带动下的拉伸带以衔接柱为支点拉动板体进行晃动,在装置中的水汽未排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摇晃而使过滤网上的杂质和灰尘脱离。

10、优选的,所述定位盘的外端面贴合于内贴合板的内端面,所述形变机构的顶端贴合于连通腔的内腔壁,所述限定片板的外圈贴合于连通腔的内腔壁。

11、优选的,所述内贴合板的外端面开设宽度与外开设腔的内腔壁开设宽度一致,所述内贴合板插入外开设腔的内腔,使组装框架与内贴合机构成为一个整体。

12、优选的,所述拉伸连接带包括定位块及设置于两组定位块上端面的带体,两组所述定位块插入入料腔的内腔,使防护机构与拉伸连接带成为一个整体。工作人员在需要移动整体装置时,工作人员手持两端带体,使整体装置在两端被拉起,方便转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将需要使用的精密仪器放置在电控箱的内腔,通过设置的组装框对设备中的精密构件进行限位处理,工作人员能够直接透过观察窗,向箱体内腔中的精密构件进行观察,工作人员可以在不打开整体装置,实时监测运行中的精密构件,在电控箱中的精密构件安装结束后盖上展开的组装框,使箱体的内腔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保持其内部的湿度。

15、四组内贴合板相邻位置通过活动的衔接带弹性连接,当形变机构向外扩张后使内贴合板自内向外扩张,直至内贴合板贴合于外开设腔的内腔壁,使组装框架的内腔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从而将装置内腔的水汽进行吸附,方便水汽的排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6、通过外接电机连接一端的定位盘,外接电机向内贯穿气腔后,使气囊的内腔充满气体,当气囊充满气体时其整体体积增加,体积增加后的气囊向外扩张两端的定位盘,使一侧的定位盘贯穿通过连通腔的内腔,使架体的内腔成为一个密闭状态,重复上述步骤,将架体内腔的水汽通过连通腔排出装置。

17、设置的板体之间安装有过滤网,在连通腔中排出的水汽通过过滤网时,能够对吸附在过滤网上的灰尘打湿,从而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通过连通腔进入装置内腔,通过设置的衔接柱与拉伸带的配合,拉伸带通过外接电机带动,带动下的拉伸带以衔接柱为支点拉动板体进行晃动,在装置中的水汽未排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摇晃而使过滤网上的杂质和灰尘脱离,工作人员在需要移动整体装置时,工作人员手持两端带体,使整体装置在两端被拉起,方便转运。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包括电控箱(1)和辅助机构(2),所述电控箱(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辅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包括箱体(11)及开设于箱体(11)侧端面的贯穿孔(12),所述箱体(11)的外端面两侧均设置有组装框(13),一侧所述组装框(13)的内腔安装有观察窗(14),所述箱体(11)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组装框架(21)及穿插设置于组装框架(21)内腔的内贴合机构(22),所述组装框架(21)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防护机构(23),两组所述防护机构(23)之间通过拉伸连接带(24)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框架(21)包括架体(211)及开设于架体(211)四端面的外开设腔(212),所述架体(211)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连通腔(2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贴合机构(22)包括内贴合板(221)及串联于每相邻的两组内贴合板(221)之间的衔接带(222),四组所述内贴合板(221)之间贯穿设置有形变机构(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机构(223)包括两组定位盘(2231)及设置于两组定位盘(2231)之间的气囊(2232),所述气囊(2232)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气腔(223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3)包括防护壳(231)及设置于防护壳(231)顶端的入料腔(232),所述防护壳(23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定片板(233),所述防护壳(231)的内腔横向穿插设置有内穿插板(2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穿插板(234)包括板体(2341)及开设于板体(2341)侧端面的边缘槽(2342),所述板体(2341)的侧端面安装有衔接柱(2343),所述衔接柱(2343)的另一端安装有拉伸带(23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2231)的外端面贴合于内贴合板(221)的内端面,所述形变机构(223)的顶端贴合于连通腔(213)的内腔壁,所述限定片板(233)的外圈贴合于连通腔(213)的内腔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贴合板(221)的外端面开设宽度与外开设腔(212)的内腔壁开设宽度一致,所述内贴合板(221)插入外开设腔(212)的内腔,使组装框架(21)与内贴合机构(22)成为一个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连接带(24)包括定位块(241)及设置于两组定位块(241)上端面的带体(242),两组所述定位块(241)插入入料腔(232)的内腔,使防护机构(23)与拉伸连接带(24)成为一个整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潮电控箱,属于电控箱技术领域,包括电控箱和辅助机构。本发明在使用时,当气囊充满气体时其整体体积增加,体积增加后的气囊向外扩张两端的定位盘,使一侧的定位盘贯穿通过连通腔的内腔,使架体的内腔成为一个密闭状态,重复上述步骤,将架体内腔的水汽通过连通腔排出装置,设置的板体之间安装有过滤网,在连通腔中排出的水汽通过过滤网时,能够对吸附在过滤网上的灰尘打湿,从而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通过连通腔进入装置内腔,通过设置的衔接柱与拉伸带的配合,拉伸带通过外接电机带动,带动下的拉伸带以衔接柱为支点拉动板体进行晃动,在装置中的水汽未排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摇晃而使过滤网上的杂质和灰尘脱离。

技术研发人员:夏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容贝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