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开关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6604发布日期:2023-08-09 19:3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车门开关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电陶瓷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开关及汽车。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汽车车门把手开关,有采用机械的形式,需要人手动提起车门把手用力打开车门,操作比较费力。对于较为高档的汽车,有采用电容设计,人触碰车门对应位置后即可将车门打开。但电容式设计开关对环境较为敏感,尤其在湿手或者雨天的环境下,会导致开关操作不灵敏,影响用户体验。

2、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车门开关及汽车,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开关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机械把手开关操作费力和电容式开关在湿手或雨天环境下操作不灵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开关,包括面板和安装于所述面板的压电陶瓷模组,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包括下壳体、盖合于所述下壳体的上壳体、印制电路板、压电陶瓷组件和柔性电路板,所述下壳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压电陶瓷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压电陶瓷组件包括压电陶瓷片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压电陶瓷片安装于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印制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压电陶瓷片和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面板和所述压电陶瓷片。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门还包括线束,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束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槽并从所述密封槽侧壁的过线孔伸出,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封堵所述过线孔和所述线束之间间隙的密封胶。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激光焊接形成密封连接。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形成有下突起,所述下突起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面板的一侧形成有上突起,所述上突起与所述面板连接。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形成有下突起,所述下突起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面板的一侧且对应所述下突起的位置形成有上突起,所述上突起与所述面板连接。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设置有所述上突起和所述下突起的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上壳体其余位置的厚度。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面板通过第一粘接胶层连接,所述第一粘接胶层上形成有避让所述上突起的避让位,所述下突起和所述压电陶瓷片通过第二粘接胶层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框体和形成于所述框体中间的通孔,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于所述框体。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通过第三粘接胶层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第四粘接胶层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隙。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面板朝向所述安装耳的一侧形成有螺柱,所述螺柱上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安装耳和所述螺柱通过第一螺纹件连接,以将所述面板和所述压电陶瓷模组连接。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车门,所述车门上设置有上述所述的车门开关。

14、上述方案中,车门开关包括面板和安装于面板的压电陶瓷模组,压电陶瓷模组包括下壳体、盖合于下壳体的上壳体、印制电路板、压电陶瓷组件和柔性电路板,下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印制电路板和压电陶瓷组件均设置于容纳腔内,压电陶瓷组件包括压电陶瓷片和弹性件,弹性件安装于印制电路板,压电陶瓷片安装于弹性件背离印制电路板的一侧,压电陶瓷片和印制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面板和压电陶瓷片。面板是车门把手面板,车门开关安装在车门上,面板1可以与车门一体成型。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面板和压电陶瓷片,当手指按压面板时,通过上壳体将压力传递至压电陶瓷片,引起压电陶瓷片变形,触发正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片的形变引起电压信号的变化,压电陶瓷片将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柔性电路板传递至印制电路板。一方面,通过印制电路板将信号传导至控制电路控制车门开关打开;另一方面,印制电路板发送信号给压电陶瓷片,触发逆压电反应,使得压电陶瓷片振动,并通过上壳体将振动传递至面板上,完成一个触觉反馈过程。同时,在压电陶瓷片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弹性件随之一起发生形变,可以增强信号反馈的强度,人手触摸在面板上会有更强的振感。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压电陶瓷片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层叠设置的陶瓷片,陶瓷片上形成有电极,陶瓷片的电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印制电路板。该发明通过感应面板上的压力实现对车门开关的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把手开关而言,具有更省力的优点;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电容式开关的方案而言,对环境要求小,在潮湿环境或者湿手的情况下,不会降低操作的灵敏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和安装于所述面板的压电陶瓷模组,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包括下壳体、盖合于所述下壳体的上壳体、印制电路板、压电陶瓷组件和柔性电路板,所述下壳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压电陶瓷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压电陶瓷组件包括压电陶瓷片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压电陶瓷片安装于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印制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压电陶瓷片和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面板和所述压电陶瓷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线束,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束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槽并从所述密封槽侧壁的过线孔伸出,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封堵所述过线孔和所述线束之间间隙的密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激光焊接形成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形成有下突起,所述下突起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面板的一侧形成有上突起,所述上突起与所述面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形成有下突起,所述下突起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所述上壳体面向所述面板的一侧且对应所述下突起的位置形成有上突起,所述上突起与所述面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置有所述上突起和所述下突起的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上壳体其余位置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面板通过第一粘接胶层连接,所述第一粘接胶层上形成有避让所述上突起的避让位,所述下突起和所述压电陶瓷片通过第二粘接胶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框体和形成于所述框体中间的通孔,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于所述框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通过第三粘接胶层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第四粘接胶层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面板朝向所述安装耳的一侧形成有螺柱,所述螺柱上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安装耳和所述螺柱通过第一螺纹件连接,以将所述面板和所述压电陶瓷模组连接。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车门,所述车门上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开关及汽车,车门开关包括面板和安装于面板的压电陶瓷模组,压电陶瓷模组包括下壳体、盖合于下壳体的上壳体、印制电路板、压电陶瓷组件和柔性电路板,下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印制电路板和压电陶瓷组件均设置于容纳腔内,压电陶瓷组件包括压电陶瓷片和弹性件,弹性件安装于印制电路板,压电陶瓷片安装于弹性件背离印制电路板的一侧,压电陶瓷片和印制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面板和压电陶瓷片。该车门开关通过感应面板上的压力实现对车门开关的控制,具有更省力和对环境要求小,在潮湿环境或者湿手的情况下,不会降低操作灵敏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欧铭绪,刘琪,安春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