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及其形成方法、滤波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00316发布日期:2023-09-09 17:5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及其形成方法、滤波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及其形成方法、滤波装置。


背景技术:

1、无线通信设备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前端芯片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pa)、天线开关、rf滤波器、多工器(multiplexer,包括双工器,duplexer)和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

2、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谐振器的品质因数值(q值)较高,由saw谐振器制作成低插入损耗、高带外抑制的rf滤波器,即saw滤波器,是目前手机、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主流rf滤波器。其中,q值是谐振器的品质因数值,定义为中心频率除以谐振器3db带宽。由于saw滤波器的工作频率对温度较为敏感,具有频率随工作温度漂移的特性,且5g时代射频终端的滤波器频段进一步扩展,saw滤波器难以满足性能要求。因此,提高声表面波器件的温度稳定性、降低温度对工作频率的影响,具备温度稳定性的saw滤波器成为发展所需。

3、常见的用以改善saw谐振器温度稳定性的方式是在负声速温度系数(tcv: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velocity)的钽酸锂(litao3)、铌酸锂(linbo3)压电基底上沉积一层正声速温度系数(tcv)的温度补偿材料,如二氧化硅(sio2),以此来抑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频率漂移,形成温度补偿tc(temperature compensated)-saw谐振器。

4、然而,现有的tc-saw仍存在技术问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及其形成方法,在谐振装置的电极结构上设置电极保护层,从而提高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良率及可靠性。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包括:压电基底;电极结构,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电极保护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所述电极保护层覆盖所述电极结构;温度补偿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方,所述温度补偿层覆盖所述电极保护层,其中,基于大于100w的偏压电源功率形成所述温度补偿层。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补偿层位于所述电极结构上方的表面平坦。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电极条,所述电极条包括: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钼、钨或铝。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条还包括: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或铝合金。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条还包括: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其中,所述第三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钼、钛或钛合金。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保护层覆盖所述电极结构的顶部表面及侧表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保护层还覆盖所述压电基底的上表面,所述温度补偿层位于所述电极保护层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多晶硅、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和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氧化硅的硅原子数量和氧原子数量之比大于1:1.8。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氮化硅的硅原子数量和氮原子数量之比大于3.2:3.8。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氮氧化硅的硅原子数量、氧原子数量和氮原子数量之比大于1:x:y,其中,2x+3y<4。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氧化铝的铝原子数量和氧原子数量之比大于2.2∶2.8且小于1。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保护层包括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覆盖所述电极结构;第二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10纳米至50纳米。

1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滤波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

1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压电基底;形成电极结构,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形成电极保护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覆盖所述电极结构;形成温度补偿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方,所述温度补偿层覆盖所述电极保护层;其中,基于大于100w的偏压电源功率形成所述温度补偿层。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电极结构包括形成多个电极条,形成所述电极条包括:形成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电极条还包括:形成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电极条还包括:形成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电极保护层包括:形成第一电极保护子层及第二电极保护子层,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覆盖所述电极结构,所述第二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上。

20、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极结构与温度补偿层之间设置电极保护层,可以在基于大于100w的偏压电源功率形成温度补偿层时,避免高能离子直接轰击电极结构,造成电极结构的损伤,从而提高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良率及可靠性。

21、此外,采用较高偏压电源功率,沉积过程中会处于较高温(>200℃)状态,电极条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及第三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第三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钼、钛或钛合金,可以抑制较高温状态下的铝析出,从而避免电极条出现小丘或凹陷,从而提高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良率及可靠性。

22、此外,当电极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硅,谐振装置的寄生模态横向剪切(shearhorizontal,sh)波相对主模态瑞利波的波速会有升高,从而使sh波对于滤波装置通带差损的影响减小,提高滤波性能。

23、此外,当电极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多晶硅、特定原子数量比例的氧化硅、特定原子数量比例的氮化硅、特定原子数量比例的氮氧化硅或特定原子数量比例的氧化铝,电极保护层具有导电性,从而可以释放静电荷,避免压电基底热释电效应造成的静电放电现象。

24、此外,电极条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合金,例如铝铜合金、铝镁铜合金,可以抑制电迁移,从而提高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电极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层位于所述电极结构上方的表面平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电极条,所述电极条包括: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钼、钨或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条还包括: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或铝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条还包括: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其中,所述第三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钼、钛或钛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保护层覆盖所述电极结构的顶部表面及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保护层还覆盖所述压电基底的上表面,所述温度补偿层位于所述电极保护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多晶硅、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和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氧化硅的硅原子数量和氧原子数量之比大于1:1.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氮化硅的硅原子数量和氮原子数量之比大于3.2:3.8。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氮氧化硅的硅原子数量、氧原子数量和氮原子数量之比大于1:x:y,其中,2x+3y<4。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氧化铝的铝原子数量和氧原子数量之比大于2.2:2.8且小于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保护层包括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覆盖所述电极结构;第二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10纳米至50纳米。

15.一种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电极结构包括形成多个电极条,形成所述电极条包括形成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电极条还包括:形成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电极条还包括:形成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电极保护层包括:形成第一电极保护子层及第二电极保护子层,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压电基底上,覆盖所述电极结构,所述第二电极保护子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子层上。

20.一种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其中之一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装置。


技术总结
一种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压电基底;形成电极结构,位于压电基底上;形成电极保护层,位于压电基底上,覆盖电极结构;形成温度补偿层,位于压电基底上方,温度补偿层覆盖电极保护层;其中,基于大于100W的偏压电源功率形成温度补偿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谐振装置的电极结构上设置电极保护层,从而提高声表面波谐振装置的良率及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烜,徐流龙,路园园,孙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承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