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01468发布日期:2023-09-09 18:1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具有高响应、高对比度、可柔性化等优点,在手机、平板以及电视等显示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oled显示器件具有高亮度、全视角、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经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2、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器件存在部分侧光被部分反射或全反射,导致光线无法从显示器件出射,降低光线利用率和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2、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绝缘层、透明结构层、第二绝缘层和发光部件;

3、第一绝缘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绝缘层具有与透明结构层相适配的第一图案部;

4、透明结构层,位于第一图案部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以使透明结构层形成预设结构;

5、第二绝缘层,位于透明结构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以及

6、发光部件,位于第二绝缘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

7、其中,透明结构层用于允许发光部件出射的至少部分第一光线透过,透明结构层还用于使第一光线在透明结构层与第一图案部的交界面产生朝向透明结构层中心方向出射的反射光线并透过透明结构层。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明结构层包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透明结构层包括位于边缘区域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朝向靠近衬底基板方向凹陷设置,第一凹陷部包括第一侧壁层和第二侧壁层,第一侧壁层和第二侧壁层相对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第一侧壁层相对第二侧壁层远离中心区域,第一光线经过第一侧壁层产生朝向第二侧壁层的反射光线并从第二侧壁层透过透明结构层。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层和第二侧壁层相对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60°。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陷部还包括第一底壁层,第一底壁层的两端与第一侧壁层和第二侧壁层连接,第一底壁层相对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明结构层包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透明结构层包括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二凹陷部,第二凹陷部朝向靠近衬底基板方向凹陷设置,第二凹陷部包括沿中心区域边缘设置的第三侧壁层,第一光线经过第三侧壁层产生朝向中心方向出射的反射光线并透过透明结构层。

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侧壁层相对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35°。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凹陷部还包括第二底壁层,第二底壁层的边缘与第三侧壁层的边缘连接,第二底壁层相对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明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透明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绝缘层的折射率。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16、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第二绝缘层的折射率以及衬底基板的折射率相同,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为1.4-1.5;和/或

17、透明结构层的折射率为1.5-1.7。

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第二绝缘层和发光部件之间的薄膜晶体管层,发光部件包括沿背离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透明结构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至少部分交叠,

19、透明结构层包括透明导电材料,透明结构层与第一电极形成电容。

20、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

21、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通过图案化工艺形成第一图案部;

22、在第一图案部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透明结构层,以使透明结构层形成预设结构;

23、在透明结构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

24、在第二绝缘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部件,透明结构层用于允许发光部件出射的至少部分第一光线透过,透明结构层还用于使第一光线在透明结构层与第一图案部的交界面产生朝向透明结构层中心方向出射的反射光线并透过透明结构层。

25、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26、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如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可以降低光线损失,提高光线取出率,提高光线利用率,提高显示基板的发光效率。

2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第一绝缘层、透明结构层、第二绝缘层和发光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结构层包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透明结构层包括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向靠近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第一侧壁层和第二侧壁层,所述第一侧壁层和所述第二侧壁层相对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侧壁层相对所述第二侧壁层远离所述中心区域,所述第一光线经过所述第一侧壁层产生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层的反射光线并从所述第二侧壁层透过所述透明结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层和所述第二侧壁层相对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还包括第一底壁层,所述第一底壁层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层和第二侧壁层连接,所述第一底壁层相对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结构层包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透明结构层包括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朝向靠近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二凹陷部包括沿所述中心区域边缘设置的第三侧壁层,所述第一光线经过所述第三侧壁层产生朝向中心方向出射的反射光线并透过所述透明结构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层相对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3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陷部还包括第二底壁层,所述第二底壁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三侧壁层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底壁层相对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所述透明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折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发光部件之间的薄膜晶体管层,所述发光部件包括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透明结构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至少部分交叠,

11.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绝缘层、透明结构层、第二绝缘层及发光部件,第一绝缘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绝缘层具有与透明结构层相适配的第一图案部,透明结构层位于第一图案部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以使透明结构层形成预设结构,第二绝缘层位于透明结构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部件位于第二绝缘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透明结构层用于允许发光部件出射的至少部分第一光线透过,透明结构层还用于使第一光线在透明结构层与第一图案部的交界面产生朝向透明结构层中心方向出射的反射光线并透过透明结构层。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光线损失,提高光线取出率,提高发光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容豪,玄丽燕,赵策,王明,王安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