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控制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6167发布日期:2024-03-01 12:50阅读:9来源:国知局
车载控制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控制箱,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控制箱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汽车上所需实现的功能以及所需处理的信息量也急剧增加,为满足这些需求,则需引入更高功耗,更高性能的硬件平台。

2、但这也意味着,控制系统的功耗及发热量将进一步大幅提升,器件的温度控制问题也将更加严峻。现有技术中,通过强制风冷对控制箱进行散热,其散热性能受散热齿的散热面积及风扇转速、风量影响较大,若需满足高功耗、高生热量的系统散热需求时,则需设计大散热面积的散热齿,选用更大风量,更高转速的风扇。但这种方式会导致控制箱体积大而臃肿,且风扇所产生的噪声也更大,严重影响驾驶体验,而且控制箱的板卡间存在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

3、因此,需要一种车载控制箱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控制箱结构,能够有效进行散热,满足控制箱散热需求,同时能够避免板卡间相互干扰。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车载控制箱结构,包括:

4、箱体,所述箱体中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中设置有核心板卡;

5、屏蔽墙,所述屏蔽墙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且所述屏蔽墙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分隔为相互电磁隔离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sub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体中,dgpu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体中;

6、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之间,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却组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之间的液冷腔和水冷板,液冷腔位于第二安装腔中的部分腔体壁由所述水冷板构成,所述液冷腔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连通所述进水口的第一区域和连通所述出水口的第二区域。

8、进一步地,所述流道的所述第一区域中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流翅片,所述流道的所述第二区域中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流翅片。

9、进一步地,沿朝向所述第一分流翅片的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分流翅片之间的间距逐步变小。

10、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热区域,所述第一导热区域与所述核心板卡接触,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区域,所述第二导热区域所述sub板和/或所述dgpu板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快插管件,所述快插管件包括连接公端和连接母端,,所述连接母端与所述连接公端密封插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公端包括接头主体和卡扣,所述连接母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向部和防脱部,所述接头主体设置在所述进水口或者所述出水口处,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接头主体上,所述导向部插设在所述接头主体中,所述卡扣与所述防脱部卡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核心板卡之间设置有核心板接地屏蔽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腔体与所述sub板之间设置有sub板接地屏蔽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腔体与所述dgpu板之间设置有dgpu板接地屏蔽结构。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载控制箱结构,箱体中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之间设置有冷却组件,第一安装腔通过屏蔽墙分为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sub板设置在第一子腔体中,dgpu板设置在第二子腔体中,核心板卡设置在第二安装腔中,通过冷却水对sub板、dgpu板以及核心板卡进行散热。通过将sub板、dgpu板以及核心板分隔在不同的空间,实现良好的屏蔽空间,从而避免板卡件相互干扰;通过设置冷却组件,利用流动的冷却水对sub板、dgpu板以及核心板卡进行散热,从而加速散热,满足控制箱散热需求。



技术特征:

1.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之间的液冷腔和水冷板(51),所述液冷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中的部分腔体壁由所述水冷板(51)构成,所述液冷腔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连通所述进水口的第一区域和连通所述出水口的第二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所述第一区域中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流翅片(511),所述流道的所述第二区域中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流翅片(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朝向所述第一分流翅片(511)的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分流翅片(16)之间的间距逐步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51)上设置有第一导热区域,所述第一导热区域与所述核心板卡(4)接触,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区域,所述第二导热区域与所述sub板(2)和/或所述dgpu板(3)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快插管件(14),所述快插管件(14)包括连接公端(142)和连接母端(141),所述连接母端(141)与所述连接公端(142)密封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公端(142)包括接头主体和卡扣,所述连接母端(141)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向部(1411)和防脱部(1412),所述接头主体设置在所述进水口或者所述出水口处,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接头主体上,所述导向部(1411)插设在所述接头主体中,所述卡扣与所述防脱部(1412)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核心板卡(4)之间设置有核心板接地屏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腔体与所述sub板(2)之间设置有sub板接地屏蔽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腔体与所述dgpu板(3)之间设置有dgpu板接地屏蔽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控制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控制箱结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中设置有核心板卡;屏蔽墙,所述屏蔽墙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且所述屏蔽墙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分隔为相互电磁隔离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SUB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体中,DGPU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体中;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之间,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却组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能够有效进行散热,满足控制箱散热需求,同时能够避免板卡间相互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罗源,杨致强,涂朝逸,何少荣,李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