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83323发布日期:2023-10-21 17: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装置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可实现弯曲折叠、窄边框等优点,因而成为目前显示装置的主流发展趋势。

2、为了使oled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更窄的下边框,通常采用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弯折(bending)的方式,将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贴合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同时,为了保护弯折区的走线,会在弯折区外侧设置一层保护层。但是,相关技术中的保护层的工艺设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柔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克服相关技术中保护层结构制约窄边框发展的问题,进而利于实现显示模组的窄边框显示需求。

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3、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直区、第二平直区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直区和所述第二平直区的弯折区,所述第一平直区与所述第二平直区相对设置;

4、功能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直区背离所述第二平直区的一侧;

5、盖板,设置于所述功能膜层背离所述第一平直区的一侧;

6、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直区背离所述第一平直区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盖板在所述第一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第一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以及

7、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填充于所述盖板以及所述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弯折区背离所述第一平直区的一侧。

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9、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10、本申请中的显示模组,先对第二平直区进行弯折。弯折后,第二平直区与第一平直区相对设置。然后,再在由盖板、功能膜层、弯折区外侧以及支撑板所形成的容纳腔内填充保护层,以对弯折区进行防护。这样,保护层不存在爬坡段,显示模组的边框尺寸仅取决于弯折区的弯折半径,进而有利于实现显示模组的窄边框显示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弯折区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在所述第一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一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粘接层,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第二平直区背离所述第一平直区的一侧表面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在所述第二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二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铜箔、铝、铝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紫外光固化胶层或热固化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偏光片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偏光片层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触控层;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2.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弯折区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平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利于实现显示模组的窄边框显示需求。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直区、第二平直区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直区和所述第二平直区的弯折区,所述第一平直区与所述第二平直区相对设置;功能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直区背离所述第二平直区的一侧;盖板,设置于所述功能膜层背离所述第一平直区的一侧;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直区背离所述第一平直区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盖板在所述第一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第一平直区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以及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填充于所述盖板以及所述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弯折区背离所述第一平直区的一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