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4973发布日期:2024-03-22 10:2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属于散热。


背景技术:

1、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简称pcb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印制电路板在工作期间,印制电路板上的芯片等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印制电路板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2、公开号为cn21947837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性pcb板结构,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顶面抵接有上层散热腔,所述pcb板的底面抵接有下层散热腔,所述上层散热腔与所述下层散热腔连通;所述上层散热腔的顶面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所述上层散热腔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与所述上层散热腔连通;所述上层散热腔和所述下层散热腔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上层散热腔和所述下层散热腔的两端,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抵接所述pcb板;该实用新型可保证pcb板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有效保证pcb板的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芯片产生的热量由导热片传递给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对导热片传导的热量进行散发,由于芯片本身体积较小,导致芯片与散热片之间的导热面积较小,芯片与导热片之间的热传递效率较低,从而影响芯片散热效率。

3、因此,需要有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避免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高散热效率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

2、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连接有pcb板,所述pcb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左右分布,所述散热箱上设置有散热机构;

3、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散热箱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一散热板固定且密封贴合设置在散热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散热板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散热板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散热板固定插入散热箱,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顶部与第一芯片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二散热板内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散热板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均与散热箱的外部连通,所述散热箱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液,所述pcb板浸没在第一冷却液内,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均输入有第二冷却液;

4、所述散热箱内设置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pcb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竖向活动穿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散热箱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杆的底端通过弹簧与连接块连接;

5、所述散热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所述箱盖盖设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箱盖用于实现检修口的密封,所述箱盖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盖的底部竖向固定设置有多个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与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外壁,所述导杆上设置有多个锁紧孔,同一导杆上的多个锁紧孔自上而下分布,其中一个导杆上穿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锁紧块的顶部抵靠,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箱盖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箱内设置有液体扇,所述液体扇位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芯片之间,所述液体扇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固定设置在第二散热板上。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芯片功率为300瓦,所述第二芯片功率为30瓦。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呈s型分布。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却液为氟化液,所述氟化液的密度1600千克每立方米,动力粘度为0.0025帕秒,比热为1100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导热系数为0.1瓦每米每开。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冷却液为水,所述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每立方米,动力粘度为0.000089帕秒,比热为4181.72j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导热系数0.620271瓦每米每开。

11、作为优选,所述箱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2、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包括固定管和两个连接管,所述固定管水平设置在箱盖的上方,两个连接管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管的两端,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固定穿过箱盖,所述连接管位于pcb板的上方,所述固定管内空腔、箱体内空腔和两个连接管内空腔形成气道。

13、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固定管平行,所述滑槽延伸至固定管的外周壁上,所述固定管上同轴套设有移动管,所述移动管与固定管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实现滑槽的密封,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固定管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块上固定设置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滑槽匹配,所述传动块穿过滑槽,所述传动块与滑槽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传动块固定设置在移动管的内壁上。

14、作为优选,所述箱盖的底部设置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检修口匹配,所述密封板位于检修口内,所述密封板与检修口实现密封。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6、1、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采用了双液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另外,因第一芯片的功率大于第二芯片的功率,第一芯片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芯片,第一芯片采用第二散热板和第一冷却液同时吸热的方式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17、2、pcb板维修时,首先将pcb板固定在箱体的上方,不仅便于pcb板上的第一冷却液流至箱体内,避免第一冷却液的浪费,而且无需排出箱体内的第一冷却液,提高pcb板维修的便捷性;

18、3、通过连接管往复吸入和排出空气,使空气作用到pcb板的上,吹动pcb板上的第一冷却液流入箱体内,提高pcb板的干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箱(1),所述散热箱(1)内连接有pcb板(2),所述pcb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芯片(21)和第二芯片(22),所述第一芯片(21)和第二芯片(22)左右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上设置有散热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内设置有液体扇(33),所述液体扇(33)位于第一散热板(31)和第二芯片(22)之间,所述液体扇(33)通过第一螺栓(34)可拆卸固定设置在第二散热板(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21)功率为300瓦,所述第二芯片(22)功率为30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311)和第二流道(321)均呈s型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为氟化液,所述氟化液的密度1600千克每立方米,动力粘度为0.0025帕秒,比热为1100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导热系数为0.1瓦每米每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液为水,所述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每立方米,动力粘度为0.000089帕秒,比热为4181.72j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导热系数0.620271瓦每米每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8)包括固定管(181)和两个连接管(182),所述固定管(181)水平设置在箱盖(12)的上方,两个连接管(182)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管(181)的两端,所述连接管(182)的两端均固定穿过箱盖(12),所述连接管(182)位于pcb板(2)的上方,所述固定管(181)内空腔、箱体(11)内空腔和两个连接管(182)内空腔形成气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8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83),所述滑槽(183)与固定管(181)平行,所述滑槽(183)延伸至固定管(181)的外周壁上,所述固定管(181)上同轴套设有移动管(184),所述移动管(184)与固定管(181)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184)实现滑槽(183)的密封,所述固定管(181)内设置有密封块(185),所述密封块(185)与固定管(181)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块(185)上固定设置有传动块(186),所述传动块(186)滑槽(183)匹配,所述传动块(186)穿过滑槽(183),所述传动块(186)与滑槽(183)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传动块(186)固定设置在移动管(184)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2)的底部设置固定设置有密封板(121),所述密封板(121)与检修口(13)匹配,所述密封板(121)位于检修口(13)内,所述密封板(121)与检修口(13)实现密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连接有PCB板,所述PCB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左右分布,所述散热箱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散热箱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一散热板固定且密封贴合设置在散热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散热板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散热板的外侧壁,本发明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采用了双液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另外,因第一芯片的功率大于第二芯片的功率,第一芯片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芯片,第一芯片采用第二散热板和第一冷却液同时吸热的方式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马长年,尹乐,刘印,周禛,丁力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佰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