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带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6749发布日期:2024-03-06 16:5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灯带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尤其涉及一种灯带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通常,同一型号的多个终端可以采用同一套灯效控制指令控制灯带发光。然而,随着终端的更新迭代,不同型号的终端在设置灯带时,灯带的数量以及形状均可能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控制a型号终端的灯效控制指令控制b型号终端的灯带发光,则可能存在无法适配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灯带控制的适配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带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有效提高灯带控制的适配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基于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确定与第一灯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二灯带;灯带设置信息包括位置区域、数量以及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灯带设置于第一终端,第二灯带设置于第二终端;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不同;

4、生成兼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控制指令;灯带控制指令应用于第一终端时,适用于控制第一灯带的发光参数;应用于第二终端时,控制与第一灯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

5、可见,本申请先确定与第一灯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二灯带,然后生成兼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控制指令。基于此,无论不同型号的终端中灯带的设置如何变更,均可以基于兼容的灯带控制指令来控制不同型号的终端中的灯带发光,从而有效提高灯带控制的适配性。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参数包括灯带发光时的亮度、时长、色温、颜色、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第二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在映射关系中,第一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第二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8、可见,基于该映射关系,当灯带控制指令包括第一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时,就可以对第二灯带进行控制。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第二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在映射关系中,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第二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10、可见,基于该映射关系,当灯带控制指令包括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时,就可以对第二灯带进行控制。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第二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包括:

12、若亮灯场景为亮灯提示场景,则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最大值映射为第二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13、若亮灯场景为低功耗亮灯场景,则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最小值映射为第二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14、可见,可以在亮灯提示场景下,通过将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最大值映射为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可以达到较好的用户提示效果;在低功耗亮灯场景下,通过将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最小值映射为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可以减少终端的能耗。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第一灯带包括的子灯带中存在至少两个灯珠,第二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在映射关系中,若第一灯带中待点亮的灯珠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第一灯带中待点亮的灯珠的发光参数映射为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若第一灯带中待点亮的灯珠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为预设值。

16、可见,基于该映射关系,在第一灯带的一个子灯带包括多个灯珠时,可基于待点亮的灯珠的数量对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进行控制,可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第二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在映射关系中,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第二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18、可见,基于该映射关系,当灯带控制指令包括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时,就可以对第二灯带进行控制。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映射关系中,第一灯带的至少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频率,与第二灯带的至少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频率相同。

20、可见,基于该映射关系,在通过灯带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灯带或第二灯带时,频率可以保持不变,用户对不同型号终端中灯带发光的观感不变。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灯带在第一终端的位置区域与第二灯带在第二终端的位置区域相同;位置区域根据关联不同功能的硬件模组所在的区域划分;硬件模组为后置摄像模组、无线充电模组、有线充电模组、摄影灯模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22、可见,可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相同功能的硬件模组所在的区域中的灯带分别作为第一灯带与第二灯带。

2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带控制装置,该灯带控制装置包括:

24、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基于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确定与第一灯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二灯带;灯带设置信息包括位置区域、数量以及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灯带设置于第一终端,第二灯带设置于第二终端;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不同;

25、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兼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控制指令;灯带控制指令应用于第一终端时,适用于控制第一灯带的发光参数;应用于第二终端时,控制与第一灯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

2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其中,存储器、通信接口和处理器相互连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27、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终端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带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灯带发光时的亮度、时长、色温、颜色、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所述第二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一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所述第二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所述第二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所述第二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所述第二灯带的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所述第一灯带包括的子灯带中存在至少两个灯珠,所述第二灯带包括一个子灯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若所述第一灯带中待点亮的灯珠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所述第一灯带中待点亮的灯珠的发光参数映射为所述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若所述第一灯带中待点亮的灯珠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所述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为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所述第二灯带包括至少两个子灯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一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映射为所述第二灯带的至少两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一灯带的至少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频率,与所述第二灯带的至少一个子灯带的发光参数中的频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在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区域与所述第二灯带在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区域相同;所述位置区域根据关联不同功能的硬件模组所在的区域划分;所述硬件模组为后置摄像模组、无线充电模组、有线充电模组、摄影灯模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10.一种灯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终端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灯带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基于第一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灯带设置信息,确定与第一灯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二灯带;第一灯带设置于第一终端,第二灯带设置于第二终端;生成兼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灯带控制指令;灯带控制指令应用于第一终端时,适用于控制第一灯带的发光参数;应用于第二终端时,控制与第一灯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二灯带的发光参数;发光参数包括灯带发光时的亮度、时长、色温、颜色、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有效提高灯带控制的适配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纳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